明代崇祯青花凸显承前启后
明代崇祯朝战乱时期多,景德镇御窑厂基本上处于半停产歇业状态,所烧制器物下降至明代最低水平,传世官窑器物十分少见。由于这个时期为明、清过度交替之际,崇祯青花瓷器除具有明代风格外,有些还孕育着清初瓷器特征。另外,由于部分瓷器继续外销荷兰、西班牙等国,所以一些瓷器在造型和装饰上仍保持有异国风情。如何把握其鉴定要点,中国古玩收藏研究会会长卢鹤寿为读者支招。
明代崇祯朝战乱时期多,景德镇御窑厂基本上处于半停产歇业状态,所烧制器物下降至明代最低水平,传世官窑器物十分少见。由于这个时期为明、清过度交替之际,崇祯青花瓷器除具有明代风格外,有些还孕育着清初瓷器特征。另外,由于部分瓷器继续外销荷兰、西班牙等国,所以一些瓷器在造型和装饰上仍保持有异国风情。如何把握其鉴定要点,中国古玩收藏研究会会长卢鹤寿为读者支招。
器型:崇祯朝时局动荡,瓷器烧造业受到严重影响,生产工艺、质量大幅度下降。瓷器风格的转变开启了明末清初的制瓷新貌,既部分保持了明瓷韵味,也初创了清代器风,并且多为民窑瓷。
总体上看,崇祯青花瓷器品种明显减少,主要以花觚、香炉、烛台、净水盂等供品居多,也有葫芦瓶、莲子罐、盘、洗、碗等日常生活用器。茶具、盘类、餐具多销往日本。
胎釉:崇祯青花瓷,一般胎质淘炼不精,胎体厚重,修胎粗糙,白砂底足,常有明显的重刮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足修齐整圆滑,胎体裸露,多有粘砂、个别前足留有明初期器底小乳头。
就釉面而言,亮青度较前减弱,有白中闪青、白中泛灰和青白多种色调。施釉均显稀薄。青花呈色夹带黑斑,多数灰暗伴随晕散,但也有发色稳定,色泽明快艳丽的,这为明末清初的时代特征。釉底的器物粘砂,有细小缩釉点。要指出的是,器物口沿普遍增加酱黄釉是崇祯民窑青花的一个显着特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