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四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于8月16至17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来自全国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50多家单位,从事文物考古与保护研究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研讨会以丝绸之路文物保护科技为主题,共收到论文80篇,27位学者进行了大会发言,内容涉及青铜器、丝织品、...
古籍数字化,就是与时间赛跑,目前很多少数民族古籍数字化领域是空白”。兰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沙勇忠8月10日表示,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全国古籍以“数字化”形式挖掘保护、高效利用,已迫在眉睫。 当日,全国公共与高校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建设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个图书馆馆长及专家学者研讨全国图书馆在古籍数据库建设领域的经验及面临的问题。 2007年开始,中国启动了相关古籍文...
7月23日,榆中县兴隆山景区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古迹图片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了解着兰州、定西各县区玲琅满目的民俗历史文物,游客纷纷表示“过瘾”、“看了这些展览图片才真正了解了各地的文化民俗”。 近日,兰州市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三县一区博物馆与定西市“两市八县区”博物馆开展了馆际交流大型图片联展活动。当日,巡展活动一走进榆中兴隆山,便引来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市民争相观看。 ...
近日记者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测绘项目成果日前正式通过了省文物局验收,61243部队遥感测绘师张昭云、侯中伟,以及兰州大学教授谌文武,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研究员何双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辉等专家应邀参加验收。 大地湾遗址测绘项目是对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5.5平方千米拟建区域进行测绘,为遗址保护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由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实施。 验收...
昨日上午,由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皇娘娘台遗址保护与研究暨武威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39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金城,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保护与研究、古凉州历史地位与社会影响等主题展开广泛研讨。 皇娘娘台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皇娘娘台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齐家文化典型遗址,距今约4000年。1957年至1...
7日下午,“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高峰论坛在兰州举行,论坛举行了阿里文化中国·未来四方集团非遗手工艺传承战略联盟启动仪式,并宣布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展项目之“彩陶天地·绘就万千”国际丝路(敦煌)彩绘创意大赛淘宝网络赛区上线。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甘肃省委主委郭层城,省委宣传部巡视员、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张瑞民,省妇联副主席王灵英,省驻京办副主任、北京甘肃企业商会秘书长谢玉...
近日,以“设计点亮艺术,艺术服务生活”为主题的2016第二届国际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在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启动。 2016第二届国际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由甘肃省文化厅主办,中共兰州市城关区委、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甘肃省文化产业协会、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协办。据介绍,本次大赛共分为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和甘肃杰西娜民族文化服饰设计大赛两大分项赛事,旨在挖掘广大青年及大学生思想中创意的灵感和火花,弘扬传统文化和...
铝雕作品亮相展览会 铝雕作品 6月21日,由兰州新龙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兰州龙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兰州百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本土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中国铝雕亮相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展览会”。 中国铝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由我省著名书画家、民间艺术家南映极携静墨先生所创作。一幅完整的铝雕工艺品得以完成,要经过选材、打磨、喷漆、水洗、绘图...
杨津老人与他的民俗博物馆 “乡村记忆”博物馆里展出的老物件承载了老一代农民无数的难忘记忆 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厚重的历史,其最大的价值就是不仅为后人传递着文明的气息和底蕴,更凝聚着人类在生存繁衍中不断孕育出的人文精神和美好愿望。兰州市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自2015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全市四大类博物馆已陆续增至39家,这些种类丰富、主题各异的博物馆展示出鲜活的生命力,不仅显著的...
由甘肃省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联合举办的《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文物精品展》18日在兰州展出。此次展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物证,全面揭示一个战国时代的“千乘之国—中山国”的文化面貌,展现了其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和瑰丽独特的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文化产业处副主任刘光煜18日告诉中新网记者,尽管中山国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但记载并不详细。此次展览共推出了包括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礼器、酒器、车马器等共240余件...
丝绸之路贸易动态图、动静结合展示鼎形铜行灯、电子触摸屏真实再现铜奔马及车马阵、3D分解展示五重舍利宝函……利用三维动画等现代高科技技术,一批丝绸之路上的珍贵文物在兰州“复活”。 筹备近半年的新“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15日在甘肃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陈展内容除新增近年甘肃一些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新成果外,还有170多件“新文物”首次与民众“亲密接触”。 最夺人眼球的还是“现代高科技...
兰州旧时有八景,其中之一是“虹桥春涨”,虹桥春涨是指雷坛河握桥的美丽景观。握桥位于阿干河下游的雷坛河上,即今兰州市工人文化宫东侧雷坛河桥处。据《皋兰县志·桥津》记载:“卧桥又名三公桥,在袖川门西二百步,当阿干河口。架木横空,东西十余丈,其下无柱,高五丈。其上覆盖如屋,楹栏齐整,亦匠心之巧者”。《重修皋兰县志·舆地下·津梁》载:“卧(一作握)桥,一名三公桥,又名西津桥,在袖川门外二百步阿干河上。”阿...
一梁一柱、一门一窗都是他的心血。 一个榆中农民的微缩梦想 丁武明的博物馆 丁武明制作的五泉山微缩模型 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木匠,痴迷中国古建筑30余年。一梁一柱,一门一窗,他沉醉在飞檐斗拱的世界,90多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在他手中被“真实”还原。他的梦想是筹建民间微缩古建筑博物馆,用自己的双手把最精华的中国古代建筑微缩模型都做出来。然而,梦想还没有全部完成,他就永远地离开了。2...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折射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恒久魅力。3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烈士陵园获悉,我市将投资110.77万元,建设烈士陵园碑林广场,工期预计90天。 目前,碑林广场已开工建设,该工程建成后会将兰州市烈士陵园收集的命名碑、有纪念意义的烈士石碑、古代石碑等集中展现给广大群众,通过碑刻向人们讲述革命历史故事和中国历史文化,真正做到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