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国文物精品亮相兰州 揭“千乘之国”文化面貌

  由甘肃省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联合举办的《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文物精品展》18日在兰州展出。此次展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物证,全面揭示一个战国时代的“千乘之国—中山国”的文化面貌,展现了其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和瑰丽独特的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文化产业处副主任刘光煜18日告诉中新网记者,尽管中山国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但记载并不详细。此次展览共推出了包括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礼器、酒器、车马器等共240余件文物,比较完整地展示了中山国的一些风貌。其中,尤以“双翼神兽”、“山”字型铜器等最吸人眼球。

  据了解,由于周王朝统治的日渐衰落,中国进入了烽烟四起、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在北方大山深处逐步壮大的古老民族——鲜虞族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中山国。战国乱世,中山国与燕、赵、魏、齐诸强抗衡,几经沉浮。中山国进入全盛时期,称王耀兵于太行山下,与七雄相比亦无逊色。

  刘光煜介绍,由于各种原因,中山国于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两千余年来,由于史载缺略,文物遗迹湮没地下,成为“神秘王国”。1978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发掘了中山王墓,勘探出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揭开了中山古国之谜。

  刘光煜解释说,战国七雄当时被称为“万乘之国”,象征着其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强盛。而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中山国在当时也被称为“千乘之国”,可见其在那个历史时期毫不逊色的国力与文明程度。

  “平日里多是依据书本的凭空想象,而眼前的实物则让那段历史变得更为‘立体’。”西北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二学生卞坤当日专程来探秘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中山国珍贵文物。他表示,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印记的大量文物对他们专业学习可谓受益匪浅,通过这些实物便能见证到当时的历史行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