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 中国人物画自明清时期一蹶不振,直至清末民初任伯年力挽狂澜才出现生机。后经徐悲鸿、蒋兆和等人倡导中西结合,引进西画造型,提倡写生,创建新体,打开了新局面。但是,如何使中国人物画接续民族传统本源,发挥笔墨语言特别是线条造型的魅力,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气派,当代的艺术家们都在苦苦探索,从不同的侧面试图有所突破。 王家训正是他们其中颇为耀眼的一员。他是一位师古求新、善于思考、勤于深入探...
我的发言是谈中国人物画造型基础训练的问题。开门见山,我不主张中国画系造型基础课全盘采用外国的训练方法。理由包括下面几点: 一、线描造型是中国画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有的手段,从来学画,都是从白描双勾入手,以骨法用笔取形,它的特点是:一开始就用毛笔造型,在练笔中练造型,在造型中练笔,二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二、学国画的传统方法是先临摹,后写生,二者反复交叉进行,提高造型用笔的能力,临摹...
近日《武媚娘传奇》在湖南卫视的热播使大家再次关注唐朝女性的着装艺术,那么,历史上唐朝女性的服饰妆容究竟是什么样?让我们通过唐代人物画来一同了解吧。 唐朝是一个非常富强的时期,盛唐服装以绸缎为主,服饰色彩艳丽、丰富,丝织品的种类也非常多,女性妆容艳丽缤纷。唐朝以胖为美,女性由于胖,胸部和胯部就会 非常凸出,穿上衣服这两个地方会凸显出来。唐朝服饰中的内衣是兜肚,有点像现在的抹胸,外面搭一件过膝长衫,...
蒋兆和与徐悲鸿、林风眠是20世纪中国画改革三大家。在改造中国传统人物画方面,蒋兆和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在画中表现下层人物的艰苦,形成“满纸穷相”。正如刘墨所言,从蒋兆和开始,中国艺术能够直接面对痛苦而惨淡的人生了。受到徐悲鸿的指点,蒋兆和汲取西画有用因素来发展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继续发展徐悲鸿开创的改革中国画之路。 蒋兆和(1904-1986年),四川泸州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辗转上海、...
崔俊恒画作赠予成功美术馆收藏 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 冯宜玉 以线为主要媒介塑造形象的方法是中国绘画区别于其它绘画艺术,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同时也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质。国画人物中的线条更是造型人物,以形写神的核心手段。在千百年的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线条经历了早期的古拙质朴、中期的服务于写实,到后期的“不似之似”,但始终在中国绘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核心位置,线是画家造型人...
阎真人物画 阎真先生的画作从题材内容是本土性的,他一直执着于太行山山民的表达,他在题材内容中提炼并形式化了表达语言要素,同时又在此基础上深化了主题内容。其作品是在成为自律性的作品之后,才同他所挚爱的太行山山民(包括古代仕女)发生联系的;只有当他的作品具有形式自律性之后,其作品中的主题表达出的情感和爱才得以成立。 在风格归类上,阎真先生的国画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现代意味的兼工带写。说其为...
铃番,1980年出生于北京,本名王霞。现为中国名家书画艺术院院士,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院士,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校期间跟随汪港清、韦红燕、王晓辉等老师学习。毕业后拜淮阴美协副主席王兴华为师,专注于中国人物画的钻研。 王霞的写实风格的写意人物画,感觉像粉彩画,画中融合进了水彩和油画的技法。她的笔墨和色彩的很好地运用在作品中。不同于时常看到的国画人物,她的画富有立体感,非常的现代,时而给...
中国人物画讲究对人物个性刻画上,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因此品评国画人物往往会发现,成功的画家在人物性格的表现上,常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使之“传神”。就此而言,当代人物画家梁健先生显然是悟得了其中三昧,掌握了其中神韵要旨,画中笔墨流动自然扑面而来,撼人心魂。 梳理梁健先生艺术经历可知,他幼承庭训,酷爱书画。后师从何家英老师学习人物画,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致力于中国画人物...
“水墨青锋——杨晓刚人物画作品展”将于9月21日至27日在荣宝斋济南分店举办。本次展览将集中展出杨晓刚近年涉猎较多的包括彝族、藏族、惠安女、历史人物、写生作品及佛像白描等题材的近百件人物画精品。 杨晓刚对美与崇高有自己独到的领悟。不同于许多画家对于人物面部表情的孜孜追求,他选择弱化人物表情,在一些作品中,甚至完全过滤去了人物的喜怒形色,代之以平和、平静、平实的瞬间形象与神情的定格。这...
长松羽士图 清初四僧石涛、八大、石谿、弘仁以卓然不群而垂誉后世,而这四位中的弘仁与同时代的名家相比,其风格与正统派“四王”的追摹古意迥异,又有别于石谿的苍浑老辣,八大、石涛的跃动奇纵,更不同于龚贤的浓墨沉重,而是独具洗练简逸,苍劲整洁。 弘仁(1610-1663年)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出家后,名弘仁,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明朝灭亡后,入武夷山为僧,云游各地后回歙县,住西...
石齐 《二湘云游图》 中国画 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人物画,自二十世纪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当代人物画创作走到今天,也多为评论家所诟病,尤其是过于写实的倾向、照搬西画的块面处理、线条绵软无力、样式刻板而丢失传统写意精神等问题。那么,中国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弊病究竟有多重?是否有“药石”可对症而下?且听业界专家深入评析。 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名誉院长 何家英—— 突破传统时...
袁尚统(1590——1666年后)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与张宏齐名。他字叔明,吴(今江苏苏州)人。所画山水浑厚,人物粗放,颇得宋人笔意。在其主擅之山水之外,他也画了不少民间风俗画。这些画反映出明代后期以苏州地区为主流的文人审美倾向及其风俗人情,对于了解这一时期特有的美术现象不无裨益。 在袁氏所画风俗人物画中,尤以钟馗画极多且精。 在时人文献记载中我们知道,袁尚统画过无数的钟馗画...
袁尚统(1590-1666年后)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与张宏齐名。他字叔明,吴(今江苏苏州)人。所画山水浑厚,人物粗放,颇得宋人笔意。在其主擅之山水之外,他也画了不少民间风俗画。这些画反映出明代后期以苏州地区为主流的文人审美倾向及其风俗人情,对于了解这一时期特有的美术现象不无裨益。 在袁氏所画风俗人物画中,尤以钟馗画极多且精。 在时人文献记载中我们知道,袁尚统画过无数的钟馗...
中国画颜料主要是天然颜料,有石色、水色之分。石色,即矿物质粉状颜料,用时需调入胶水。石色稳定性好,覆盖力很强,千年不变色,且沉着厚重,漂亮而不火气,如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等。初学者可先用铅管装的石色,效果虽差些,但还比较方便。水色,是从植物中提取的颜料,稳定性能较差,但易与水调和,并较易与墨协调,如花青、藤黄、胭脂等等。 人物画的用色要与水墨配合好。水墨画要以水墨为主,颜色为辅,过分用...
在中国绘画领域,人物画的历史较悠久。在封建社会,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把绘画作为政治宣传、教育工具,起着"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所以,在绘画领域里,人物画首先得到发展,绘画技艺迅速地成熟起来。我国现存最早古老的人物画是两幅战国时代的帛画,一为《夔凤人物画》;另一为《御龙图》,两图均呈立轴式,用单线描,设色平涂的表现方法。 汉代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还是壁画、帛画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