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入画 其貌不凡——浅析画家梁健人物画作
2014-10-24 11:25:15 来源:成功书画家网 已浏览次
中国人物画讲究对人物个性刻画上,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因此品评国画人物往往会发现,成功的画家在人物性格的表现上,常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使之“传神”。就此而言,当代人物画家梁健先生显然是悟得了其中三昧,掌握了其中神韵要旨,画中笔墨流动自然扑面而来,撼人心魂。
梳理梁健先生艺术经历可知,他幼承庭训,酷爱书画。后师从何家英老师学习人物画,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致力于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三十余载,孜孜不倦、耕砚不辍。
翻阅资料发现,梁先生多次参展获奖作品,亦或者成名代表作品,诸如《花旦芳泽》《雏雁轻飞》等作品大都为“花旦”和“童真”两个系列。由此可料想到画家在这两大系列上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经营笔墨、反复琢磨,自可功力扎实、基础深厚。因此笔者赏读评鉴梁健先生的人物画作,也是大致从其 “花旦系列”和“童真系列”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
就“花旦系列”来讲,梁先生与其他画戏曲人物画家的创作还有很大的区别。他在表现人物神韵的角度选取上,不仅仅只是把关注的视角放在舞台之上的嬉笑怒骂、悲欢离合、裙裾飞扬、衣带翩翩,还将幕后演员生活、工作的场景纳入其中,反映中国戏剧演员们最真实的台前幕后生活,用最真实内心情感和写实的笔墨方法呈现在画面当中。
这一系列的作品虽然也可见一些景物的烘托,但更多的是画家通过对人物形态、动作、肢体语言的描绘来讲述正在发生的故事,这也是画家长期细心揣摩角色思想情感、深刻理解戏剧故事的基础上,积极融进个人的、社会的审美意识进行再创作,塑造出的一个个鲜活灵动、栩栩如生的人物。这样的画作呈献给观者更多的是灵动自然、生趣氤氲的人物,而用画作体现戏曲人物的婀娜身姿,梁健先生的造型能力不可谓不深,其呈现的画作内涵和文化品位不可谓不可也。同时,这样的国画人物也更能体现国画人物所追求的“形神兼备”精神。
相较“花旦系列”,梁健先生的“童真系列”在情感倾诉、造型特点上又能带给观者另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心灵撼动。孩童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童真无邪、天真烂漫是孩童的特点。梁健先生的“孩童系列”在画面主题上也融入了不同的内涵,呈现出不同精神诉求。比如以传统文化中“吉祥纳福”等美好愿望和祝福为主题的作品《福如东海》《五子玩雅》《鸿运》《诗情画意》《富贵有余》等,还比如以古典诗词中对孩童天真烂漫情貌赞美为主题的作品《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牧童遥指杏花村》等。
而在这诸多作品中,笔者认为那幅《雏雁轻飞》,当属画家“童真系列”的典型代表,画作选取一组在东风和煦、河柳渐绿的季节,一组滑旱冰的少年好似学飞的雏雁,虽然略显稚嫩,但却又动作娴熟、身子灵动,一派出巢雏雁跃跃欲试的神情。画中十二个少年身姿各异、神情自若、信心满满,呈现当代中国少年,志气昂扬、青春向上的精神面貌。画作以传统国画人物创作方法为基础,借鉴其他姊妹艺术之长,画作关注时代精神,关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可谓情真意切。
纵观梁健先生的画作,画法上多为兼工带写,用笔用墨功力扎实;线描上明快而又准确,笔墨落于纸上处理的恰到好处。画作虽多为兼工带写,趋于写实,但往往却又将国画传神达意的审美精神展现的一览无余,同时也在“工而不工”和“工而见意”中确立了自己的表现形式。由此也可见梁健先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巧妙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梁健先生的人物画作无论“花旦系列”、“童真系列”还是当代题材、传统绘画都可见画家以真实情感汇入画中,以真性情入画,将个人的、社会的审美意识积极融入人物进行再创作,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正如画家自己所说:“这一切,只不过是由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唯其率真而已。”因此在笔者看来,梁健先生以真性情入画,其作品面貌当然不凡。(作者: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 《神州诗书画报》记者 冯宜玉)
画家简历:梁健,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煤炭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副教授,百杰画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院士,北京南海画院院士,中国三峡画院画师,东方白马书画院副院长、艺委会委员.1969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幼承家学,勤习书画。198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0年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班深造,师从何家英先生,获助教资格证书。2007年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人物画创作工作室深造,擅长人物画,兼习花鸟山水.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展览并获奖。代表作品有《梅兰芳先生-苦学成才》、《国粹育华章》、《浦东颂歌》、《百虎迎归图》等。
责任编辑:八宝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