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王家训的人物画创作题材十分丰富,有高人逸士、有仕女孩童,又有重彩工笔、人物写生。无论哪种类型的题材,王家训都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画中的人物,在相貌、服饰及背景环境上也不追求形似,他注重以画意和气韵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王家训擅以古人为题,却使画面颇具新意。他注重对人物风韵仪姿和精神状态的表现,他笔下的女子干净单薄,宽额头、翘鼻梁、小嘴唇、细眉细眼,再配上俏丽的发髻,...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2015年6月13日下午3时,由搜藏天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北京现代收藏艺术馆承办,搜藏网协办的“艺无止境——中国人物画精品展”在北京现代收藏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崔虹、曹娜、杨旭、许莹、魏小伟近期精品佳作38幅。 搜藏网络营销总监张琪致辞 画家崔虹(左上)、曹娜(右上)、杨旭(左下)、魏小伟(右下)致辞 崔虹的每一幅作品,都...
展览海报 由搜藏天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北京现代收藏艺术馆承办,搜藏网协办的“艺无止境——中国人物画精品展”将于2015年6月13日下午3时在北京现代收藏艺术馆举办开幕式。此次展览于6月13日展至6月22日。参展艺术家分别是崔虹、曹娜、杨旭、许莹、魏小伟。 画家崔虹 崔虹作品 崔虹作品 崔虹: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2004年至2006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刘...
勿忘九一八•李人毅人物画展暨《国难来袭》赠阅仪式嘉宾合影 人民美术网讯 由人民美术馆主办的“勿忘九一八•李人毅人物画展暨《国难来袭》赠阅仪式”,4月30日在北京开幕。巨大的开幕式背景墙上,影印着画家李人毅的创作65幅肖像画,形成一座历史人物长廊,神态各异的九一八人物呼之欲出,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各界嘉宾围拢在背景墙前,凝聚在历史文化和现实对接的强烈氛围里,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开幕式。 ...
2015年4月21日,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国画院、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和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罗生门:罗宁的意义》人物画巡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展出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陕西省美协副主席罗宁70余幅作品,呈现他数十年来在中国人物画领域探索追求的成果。 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江苏省原文化厅副厅长赵绪成,江苏省美协名誉主席宋玉麟,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
昨天,“追影取像——馆藏古代人物画精品展”在嘉兴博物馆三楼禾缘厅揭开帷幕。这也是该馆继成功举办“生活在明代”、“碑风帖韵”等一系列原创性书画展览后,为公众献上的又一次精神文化盛宴。 中国源远流长的绘画历史中,人物画是最早独立成科也是最能直观反映各个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生活习俗、人文思想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绘画门类,在中国画科中颇具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逼真传神、气...
4月11日,“追影取像——嘉兴博物馆馆藏古代人物画精品展”正式在博物馆三楼禾缘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精选嘉兴博物馆馆藏明代至民国人物画近百幅,分别从“取像•传神”、“取像•风骨”、“取像•世象”、“取像•入悟”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展示。 中国源远流长的绘画历史中,人物画是最早独立成科也是最能直观反映各个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生活习俗、人文思想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绘画门类,在中国画科中...
4月11日,“追影取像”——嘉兴博物馆馆藏古代人物画精品展在嘉兴博物馆三楼禾缘厅正式开展。这是嘉兴博物馆继成功举办“生活在明代”、“碑风帖韵”等一系列原创性书画展览之后,又一次自主策划的原创展览。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 据介绍,嘉兴博物馆馆藏人物画藏品丰富,种类齐全,此次“追影取像”展览共遴选了馆藏近百幅明代至民国人物画作品,分别从“取像·传神”、“取像·风骨”、“取像·世象”、“取像·...
于栋华画展开幕现场 霍春阳教授与艺术家于栋华观看作品 于栋华陪贾广健教授观看作品 于栋华陪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观看作品 于栋华与天津大学工笔重彩研究所杨顺和教授合影 于栋华与李孝萱老师等嘉宾合影 2015年3月28日下午2:30,由天津大学工笔重彩研究所、天津市美术家协会、鼎天国际、淄博易新美术馆主办的《华彩文心——于栋华人物画作品展》在鼎天美术公馆开幕。画展将展出其工笔人...
目前在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拍卖中,近现代名家作品的数量最多,也最为抢手。拍卖成交价在亿元以上的作品也时有耳闻,如齐白石、李可染等,特别是2011年7月16日西泠印社春拍任伯年的重彩人物之作《华祝三多图》以1.45亿的价格成交(加上佣金1.67亿元)。有的拍卖行还专设“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 分析这些作品好卖又价高的原因,一是时间上离我们较近,人们比较熟悉;二是作品的数量相对古画来说,较为充...
王家训的人物画有一种引人回忆的内涵,它表现的是一种穿越时空的记忆空间。透过它的抒情性、叙事性和神秘感,我们可以发现打动他的东西,同时我们又为这同一种东西所打动。 说到中国画,总免不了要涉及到传承与创新的老话题。王家训曾师法任伯年和陈老莲,这体现了他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发展的某种脉络。但他深悟“师古而不泥古”之道,他的人物画作品充满古意,同时又透出现代气息,传承与创新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王家训的传承体现...
作为中国画重镇的江、浙、上海一带,其人物画的崛起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浙派人物画出现算起。这种浙派人物画的出现,当然也是服从于新中国建立之后艺术为政治服务的需要的。 浙派人物画家们在中国画人物画的创作上,建立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体系。这个体系解决了人物画创作中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古典传统与西方艺术关系,对素描对基本功的中国式、国画式理解,在对人物造型的平面性、虚拟性、主观性、结构性的自觉把握中...
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物画以其特有的艺术面貌,辉耀华芳。至近代,徐悲鸿将西方的素描体系引入并运用到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来,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空间和创作手段,乃是中国人物画发展中的一大变革与贡献。 然而,东西方文化在精神内涵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在绘画上则是:中国画讲究精神性,而西画更为讲究科学性。早年便有人总结了现代中国画的特点:“第一不拒绝影响,但不洋化;第二以现代人生为...
人物画基本技法无论中外,在早期绘画的发展史上,都以人物画为主,而且都为宗教或政治服务。从近年来陆续发掘的古代帛画或壁画中,可以见到古代的帝王、功臣、圣贤或文人们的面貌,有浓厚的政教功能,也有古人信奉的佛、菩萨、罗汉等释道人物,甚至更早的神话传说,充满的神秘的宗教色彩,尚可见到描写现实生活百态的风俗画、表现宫廷唯美趣味的仕女画及戏曲中的人物故事画等,各种不同形式与题材的人物画,都有细致的感情描写,和...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艺术方面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书法艺术方面,楷书真正出现了。绘画艺术的变化虽然不象书法那么显著,但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崇佛思想的上扬,都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进一步变得繁复起来。曹不兴创立了佛画,他的弟子卫协在他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作为绘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南方出现了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等著名的画家,北方也出现了杨子华、曹仲达、田僧亮诸多大家,画家这一身份逐渐地进入了历史书籍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