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贵州从10000余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中遴选了150处,分别在贵州文化厅门户网站(www.gzwht.gov.cn)和贵州文化遗产网(www.gzwhyc.com)上同时开展“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公众网上评选活动。本次活动由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并成立评选活动评审委员会,组织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活动,各市(州、地)根据要求认真开展了初评...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有关会议上获悉,贵州遵义将加快遵义市红色旅游集团股份制改造,为5年后上市打基础。 据了解,2007年遵义市对遵义会议纪念馆经营部分进行转企改制,以遵义会议纪念馆门票收入作质押,向遵义商业银行贷款2亿多元,收购了遵义老城杨柳街近2万平方米街房,打造成既有红色文化又有黔北本土特色的“红军街”,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遵义红色旅游集团公司。 2008年8月,遵义会议...
金黔在线讯 麻江县文物管理所继2009年在六堡发现一批古书后,近日,又在该县宣威镇中寨村高堡组发现一批古书画。 据介绍,这批古书画藏于高堡组李发先家中,经县文物部门现场清点,共有古书115册、古画3张和刺绣笔套1个。古书大部分为手抄本,主要有佛家使用的《金刚经》、《明圣经》、《大乘经》、《玉皇经》等,还有部分私塾教材如《四书》、《幼学琼林》、《千家诗》等,最早的出版或抄录于清朝光绪年间,最迟的到...
首次引入社会公众参与评估机制,金黔在线“我为博物馆献一策”等活动相关网页点击量突破50万—— 2008年与2009年,贵州省分别有6家和27家博物馆、纪念馆(以下统称博物馆)被列入全国免费博物馆、纪念馆名单,免费开放的目的是要让老百姓走进博物馆,获取知识,拓展眼界,让老百姓走进博物馆里能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大餐”,真正体现党的...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日,以“游中华,品文化”及“中华文化,魅力之旅”为主题的“2011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在贵州贵阳中心会场启动,按照国家旅游局部署,江苏、福建、山东、河南四省同步举行。 近年来,贵州省把旅游业作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2010年,该省接待境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12月30日,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和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为重要内容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评选工作结束。评选出以苗族加榜梯田、茅台酒厂历史建筑群为代表的15处重要新发现和以苗族高要梯田、红阳苗民起义营寨遗址为代表的重要新发现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根据国家三普办《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关于举办以“第三次全国文...
本报讯 虽然连日来的冻雨灾害,给贵州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但贵州的集邮者依然热情地相聚黔南州独山县,参加已连续举办了13年的生肖邮票首发式,迎接辛卯年(兔年)生肖邮票的到来。一枚枚加盖了“兔场”邮戳的兔年生肖邮票首日封,也从这里飞向全国。 1月5日,由贵州省黔南州人民政府和贵州省邮政公司主办、独山县人民政府和黔南州邮政局承办的《辛卯年》邮票首发式在独山县文化宫隆重举行。 贵州是全国唯一拥有...
2010年3~5月,为配合贵州省铜仁市芦家洞水电站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和深入探索贵州铜仁锦江流域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铜仁市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业队伍对该市境内处于水淹区范围内的磨刀湾、笔架冲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同时对邻近的方田坝遗址进行了小面积试掘,累计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清理出先秦时期至宋代前后的灰坑、灰沟、窑址、灶址等遗迹;出土石制品、陶器、瓷器、铜器等大量遗物...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家私人办的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除了展出苗族、侗族等民族服饰外,更是倾力于苗绣的传承,这里的11名绣工和订单涉及的300多名农村妇女,与博物馆一起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苗绣传承基地。 18岁的侗族姑娘杨再丽才到博物馆学习苗绣3个月,她觉得苗绣比侗绣要复杂,“现在我已经学会苗族的平绣了,这里有很多好师傅,我要努力学习!” 47岁的吴老巧蜡画和刺绣的...
12月20—22日,由贵州省文物局邀请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局、清水江水电站开发有限公司、长江设计院白市移民监评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及文物、历史、考古、文博、民族等方面的专家对托口水电站库区(贵州境)文物考古发掘现场进行期中检查验收,文物考古有重大发现。受贵州省文物局的委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今年9—12月,组织专业人员对托口水电站库区贵州境内的白市盘...
12月中旬,文化部在贵阳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培训班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记者采访获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成为全省共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同。 多民族聚居,缔造了贵州省绚烂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吊脚楼、侗族风雨桥、布依族石板房独具特色,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历史”,蜡染、刺绣、银饰等民族手工技艺...
近日,凤冈县王寨乡烈士陵园修缮工程历时2个多月顺利完工。 王寨烈士陵园于1998年从原粮站迁到黔兴山重建,由于重建后无围墙,人为破坏严重,加之年久失修,墓碑、砖块及水泥地严重风化,防护措施及环境改善亟待解决。 该工程由县民政局投资26.5万元,由王寨乡负责实施。烈士陵园新修围墙270米,安装磁柱栏杆91米,硬化地面约120平方米,安装防护门34.8平方米,维修梯步128步,还对部分设施加固,对...
中新网上海12月23日电(叶艺勤)上海世博局23日在此间透露,正在筹建的世博会博物馆又添藏品——来自贵州馆、代表黔东南苗侗文化元素的“鼓楼”、“银饰”将被永久保存。 上海世博会贵州馆“鼓楼”、“银饰”捐赠仪式今日于世博局举行。上海世博局副局长朱咏雷、中共黔东南州委副书记韩卉出席仪式并致辞。 朱咏雷特别提到,筹办方前往各展馆收集藏品时,“我们一眼就看中了”凝结了浓厚贵州人文特色的“银饰”与“鼓楼...
根据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为实施全省免费开放工作动态管理,近期,贵州省文物局会同财政部驻贵州专员办、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组成联合考评组,对全省列入全国免费开放的33家博物馆纪念馆进行了绩效考评,5个单位评为“优”,11个单位评为“良”,13个单位评为“中”,4个单位评为“差”。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进行动态管理是贵州省文物局20...
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发现一史前洞穴遗址,或将揭示仡佬族先民文化原貌。 史前洞穴遗址位于道真县忠信镇境内猴子洞。贵州省文物考古部门日前组成专业队伍,会同道真县文物管理部门,对现场进行了认真细致调查、勘探。考古调查报告已经出台,后续发掘尚未开始。 据初步勘探,猴子洞史前洞穴遗址宽8米、深7米、高5.2米,洞底面平坦阳光充足、干燥,从洞顶面早期落下的4块巨石占去大部分洞穴面积。洞顶石也有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