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18日上午,山西省运城市委党史研究室、新绛县委党史研究室和绛州澄泥砚研制所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抗战系列绛州澄泥砚。该系列绛州澄泥砚由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经过两年多的制作,打造出了以“同护和平”为主题,由五个系列组成的共计22块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砚台。 澄泥砚是中国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
留住历史根脉,彰显古都风貌,南京就老城保护再出新规:《南京市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管理办法》将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新规首次提出在砖混、砖木结构的民国建筑、城南清末民居上禁用“落架大修”,仅对少数纯木结构的予以考虑。南京的老城保护正沿着小规模、渐进式的路径前行,其间专家声音和原住民的声音变得更加响亮。 关注古建修缮新规 大部分老城南民居禁用落架大修 扬子晚报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南京市...
今天起,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将正式对公众开放。其实,这只是遗址公园的一期工程,10多年间大报恩塔的方案修改过十几轮。未来,二期工程建设会加快,将于2017年年底开放。 为何耗时十多年 地宫发现打乱计划,方案改了十几轮 现在,在高架上,市民远远就可以看到一座耸立的玻璃塔。但你知道吗,从2001年至今,大报恩寺遗址项目规划方案一直处于“变化”中,规划方案修改了十几轮。 2001年,大报恩寺所在...
南京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园林,但留存至今的已经寥寥无几,主要是瞻园、愚园、煦园等几座。在老城南的门西地区,就曾经有一座著名的石巢园,此园建于明代末年,但已消失多年。最近,南京收藏家徐雷给“老南京”版提供一张手绘图,这张图还原了金陵名园石巢园曾经的模样。 南明奸臣营造石巢园 看过《桃花扇》的人,对阮大铖这个名字并不陌生。阮大铖是安徽怀宁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戏曲作家。阮大铖早年依附魏忠贤阉党,后来...
几乎覆盖一整面墙的巨幅油画,色彩让人压抑 ,画幅上凶残的日本侵略者挥舞战刀砍向中国平民的头颅,怀抱孩子的中国妇女惨死刀下,孤儿在亲人遗体上无助地嚎哭;远处,黑云压城…… 10日,法国著名油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将自己30年绘画生涯中创作的最宏大、也是最艰难的一副作品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件巨幅油画,是为了纪念在78年前这场人类浩劫中失去生命的遇难者们,名字叫做《暴行》。 当天...
12月13日,在武汉中山舰博物馆举办的“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七十八周年藏品展”上,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军事秘密拼图亮相。 当天展出的有1938年出版记载南京大屠杀的美国《生活》杂志、日本小说家石川达三创作的小说《活着的士兵》、日军南京入城影像等400多件历史图片及珍贵实物。其中,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的16张军事秘密拼图为首次展出。 据介绍,16张军事秘密拼图为中国收藏家于今年初从侵华日军后代...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家文物专家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今天上午10:18,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将正式开园。这个遗址公园有何看点? 据介绍,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碽妃所建。当时完全是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的,后来毁于战火。长期以来,复建大报恩寺的呼声一直很高,从2007年开始复建,在前期考古过程中发现了宋代地宫,在地宫中发掘出国家一...
朱状元巷清代建筑修缮现场,工程放弃落架大修,保留了古建筑的梁柱,对腐朽部分进行剔除。 留住历史根脉,彰显古都风貌,南京就老城保护再出新规:《南京市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管理办法》将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新规首次提出在砖混、砖木结构的民国建筑、城南清末民居上禁用“落架大修”,仅对少数纯木结构的予以考虑。南京的老城保护正沿着小规模、渐进式的路径前行,其间专家声音和原住民的声音变得更加响亮。...
很多人不知道,南京保卫战中日军航空兵对南京最后一次大规模轰炸是针对长江边上的乌龙山炮台展开的。近日,金陵科技学院、南航金城学院的大学生地方志志愿者经过多次实地踏勘寻访,终于确认了乌龙山炮台14处遗存,但其中有的位置已经被建筑覆盖,有的只剩下水泥碎块,有5处遗存能较完整看出当年炮位基座轮廓。 在阻击日军进攻时发挥作用 南京方志办研究人员胡卓然告诉记者,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的当...
12月7日,耗时1年多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竣工开馆,举行“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主题展开展仪式。新馆总用地面积为29683.93平方米,其总体定位在原有的“历史”与“和平”两大主题上,增加“胜利”主题,共展出图片1100余幅、文物6000余件(套)。 新馆展厅位于纪念馆和平公园北侧,形状接近长方形,东西长约260米。展厅所在广场为椭圆形。此次设计的亮点——红色的...
昨天,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海口举行,开启多国文化遗产保护友好合作的新篇章。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文物精品展》在海南博物馆举行,扬州出土的“广陵王玺”金印就在参展文物之列,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据悉,该展览由海南省博物馆联合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六省联合承办,共展出250件(套)文物,以文物为依托,以历史递进...
今年63岁的杨新华,退休前的职务是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与文物保护结缘,他就深深地迷恋上了这一行,将30多年的青春奉献给南京的山水城林。谈及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杨新华有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感慨。面对现代快报记者,他回顾了这些年来亲历的几件事,或许从这些故事当中,我们能看到南京人处理城建与文保关系的演变。 曾被施工单位“软禁”过 1984年,杨新华从一所小学借调到雨花台区...
前不久,南京地铁5号线因为沿途有183处文物点,涉及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地铁5号线的选线规划设计上报国家文物局后,被国家文物局“暂否”,要求南京对所报“选线规划设计方案”和“文物影响评估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改。南京的文保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好事,体现了“城建为文保”让步的观念。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地上地下,文化遗存多多。在一个举国大开发大发展的年代,在南京,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南京博物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万新华介绍,刘墉是乾隆中期清代帖学书法中兴的代表人物,不论何种分法,他都牢牢占据着“清四家”的首位。 刘墉李白《古风》二道 翁方纲致镜浦 俗话说“字如其人”,为了写得一手好看的字,我们大多数人习字往往是从帖学开始的。提到帖学,清代著名政治家刘墉的字,可就必须得钻研一二了,因为他还是清代著名帖学大家、清代四大书法家之首,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平时想看帖...
距离今年“121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已经不到一周,12月7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文简称江东门纪念馆)新馆开放,以“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下文简称三个必胜展)主题,集中展示了6204件历史文物原件和史料物件、新闻照片、战争图片等。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所在的江东门纪念馆新馆胜利广场为椭圆形,此次设计的亮点——红色的胜利之路沿着广场边界呈弧形走向,展厅的入口就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