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画家怒绘日军南京大屠杀油画《暴行》赠南京

几乎覆盖一整面墙的巨幅油画,色彩让人压抑 ,画幅上凶残的日本侵略者挥舞战刀砍向中国平民的头颅,怀抱孩子的中国妇女惨死刀下,孤儿在亲人遗体上无助地嚎哭;远处,黑云压城……
10日,法国著名油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将自己30年绘画生涯中创作的最宏大、也是最艰难的一副作品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件巨幅油画,是为了纪念在78年前这场人类浩劫中失去生命的遇难者们,名字叫做《暴行》。
当天下午,克里斯蒂安·帕赫站在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的画作前,向人们介绍他的创作历程。
记者看到,在巨幅油布上,身穿黄色军装的日本侵略者无情地挥舞着军刀,向无辜的中国人民砍去。鲜血从平民的头颅下,从遇难者的口中,从伤者的身上流下,触目惊心。帕赫告诉记者,这也是将这幅油画命名为《暴行》的原因之一。
在这位法国画家的笔下,1937年12月的南京,红的是中国平民的鲜血,黄的是侵略者的罪恶。而在红黄之间,闪动着些许白色,那是无辜死难者灵魂化成的和平鸽。
克里斯蒂安·帕赫生于1961年,是国际知名油画艺术家、法国功勋和奉献联盟委员会委员,曾被法兰西学院授予法兰西骑士院士证书。他的作品被包括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内的欧洲名流收藏。他的主要作品有:《阿姆斯特丹的红色自行车》《贪睡的女人》《抽象派》《船诗》《西湖风景》《杭州老街》《斗牛士》《斗牛的年轻人》等。
这位天性快乐、热情奔放的画家告诉记者,两年前的他还和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对南京大屠杀一无所知,对日本在亚洲的侵略罪行一无所知。直到一天,从天津去杭州路过南京时朋友说的一句话,帮他打开了通往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悲惨历史的大门,埋下了创作《暴行》的种子:“知道吗?70年前,在这座城市里,日本人曾在6周里杀害了数十万中国平民。”
几天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让他创作一幅南京大屠杀画作的想法生根发芽了,他要用画作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暴行。为了更好地展现南京大屠杀,帕赫还专门查阅了南京大屠杀史料,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思想的养料。
今年1月,帕赫开始着手创作,接近6个月后,《暴行》诞生了。接近6个月的时间,当年南京人民遭受的屈辱和苦难,日军无人道暴行的场景在帕赫的脑海里不断放映,让帕赫的精神饱受煎熬。
这幅油画的诞生,让画家自己也得到了解脱。“我想通过这幅画作告诉世界,一定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克里斯蒂安·帕赫说。
克里斯蒂安·帕赫认为,使用油画这种西方容易欣赏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南京大屠杀,有助于让西方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让世界知道,中国懂得和平来之不易所以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当天的仪式上,为感谢帕赫的无私赠与,为宣扬和平做出的努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代表纪念馆向克里斯蒂安·帕赫颁发了捐赠证书。南京市领导还向他颁发了荣誉市民证书。
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宁在捐赠仪式上说:“所有听到帕赫先生创作这幅命名为《暴行》画作的创作过程后,都会心潮起伏,受到触动。帕赫先生是一位仁者,仁者爱人。78年前发生在南京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是两年前才听说的。他不可能看见过,但他一旦了解到,就不能平静自己的心情,艺术家的良知点燃了他创作的激情。作为一名艺术家,他不仅有仁爱之心,更有勇气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向全世界诠释当年的史实,并呼吁人们用行动去祈愿和平、创造和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