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南京寸土寸金的新街口地段有一栋民国建筑,本来属于原民国水利部部长陈湛恩。但是这栋已经被定为区级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却被玄武区政府以“危旧房改造”的名义列入了征收范围。 为此,房屋的主人以“征收不合法”为由将玄武区政府告上了法庭。昨天(30号),这起“民告官”案件在南京市中院开庭审理。私人所有的“不可移动文物”被政府以“危旧房改造”征收,合理吗? 位于南京新街口青石街...
姚坊门文化遗址公园效果图 我国有三千年建筑城池的历史,陆陆续续有两千多座大小城垣立于国土之上,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南京明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在“内十三,外十八”南京城墙城门中,由于年久失修,18...
2016年4月1日是《南京城墙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也是“南京城墙”微信公众号上线一周年,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特将每年4月定为“南京城墙文物保护亲近月”,让更多市民关注南京城墙申遗进程,参与到城墙保护事业中。 在今年“文保月”内,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和交汇点·大城小区、江南时报将联合举办放风筝、“书香满城”讲座等多场线上线下活动,并邀请城市清洁师——环卫工人,免费参观游览南京城墙。 4月份...
南京有一批文物保护的热心志愿者,他们不辞辛苦,奔走于野外的各个文物点,记录文物保护状况。近日,一张手绘的老城南文保点分布图在“南京志愿者心声分享会”上亮相,这也是南京首份由文保志愿者手绘的文物地图。 那么,是谁将老城南这些珍贵的遗存描绘在纸上?这张珍贵的文保点分布图又是如何诞生的?带着好奇,记者昨天进行了独家采访。交汇点记者 黄勇 文 秦怀珠 摄 老城南让小伙“魂牵梦绕” 沿着气势磅礴的大报...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专家新发现的另一座墓已经完全清理出来。据介绍,考古部门将于近期以揭顶的方式进行发掘,考古过程有望部分对公众开放。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此次发现的另一座古墓也已经暴露出来,上面的覆土被清理干净。新发现的另一座古墓,就在首次发现的古墓旁边,两座古墓都朝向正西,已经相伴了千年时间。 专家判断,这两座墓可能分别葬着南朝时期的一对夫妻。从墓葬形制上看,丈夫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还记得2013年,南京曾经试掘又回填保护的狮子冲南朝陵墓吗?近日,在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举办的《六朝考古——中日学者报告会》上,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祁海宁透露,狮子冲南朝墓除了昭明太子和他生母丁贵嫔外,周边还发现了11座神秘古墓和7座古窑址,至于这些古墓和古窑的用途,有待进一步研究。 南朝大墓位于南京栖霞区新合村狮子冲北象山南麓。2013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对这两座大墓进行了试发掘,...
南京的云锦有望成为当地第一个土生土长的世界文化遗产。据悉,6月份,南京云锦研究所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为“云锦妆苑”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南京云锦始于元代,盛于明清,因长期作为宫廷用品一味求精而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丝绸最高的技艺标志。在历史上,它还衍生出“南京白局”这一曲艺品种。“妆苑”更是精品之精品,它用以人力为原始动力的木制手工织机织造,几百根经纬线...
《南京市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本月起实施,今后,南京非国有博物馆将和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除拥有同等法律地位外,还享有多项无差别扶持政策。 《办法》优先鼓励发展具有门类特点、行业个性或展示地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的非国有博物馆,以及致力于抢救濒危历史见证物、填补领域空白的非国有博物馆。对实行免费开放的非国有博物馆,根据展览面积、藏品数量、免费开放天数、年参观人次等指标给予补助,平均每...
还记得金陵晚报3月11日报道的“大雨冲出一座六朝古墓”吗?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清理,这座古墓外面覆盖的泥土已经被全部移走,古墓露出了全貌。令人兴奋的是,旁边还出现了另一座古墓,两座墓可能属于同一家族。考古部门这两天就要进行全面发掘清理。 墓门拱券青砖多达三重 由于下大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梅山村白家山朝西的山坡上,泥土被冲走,露出了一座墓门的部分拱券。3月10日,记者在接...
为方便赏花的游客顺道科普,位于鸡鸣寺路上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将增加周五对公众开放,具体开放时间为3月25日到27日、4月1日到4日(清明节),9:00—17:00(16:00停止售票)。 据介绍,博物馆现已经WiFi无线全覆盖,同时达尔文实验站正常对外开放,动手的同时也能学到修复化石的知识。大型互动项目“恐龙立体魔方”、“澄江动物群多点触摸人机交互系统”、互动拍照设备“与恐龙合影”也等着大家来体验...
《南京市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3月10日施行。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办法》中有多项扶持政策,包括平均每馆每年20万元的补助、对非国有博物馆和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等。《办法》的出台,使各项扶持补助公平公正、有章可循,更加有效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丰富全社会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为南京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注入“强心剂”。 非国有博物馆,指利用或者主要利用非国有资产设立的博...
3月19日,参观者在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室外展区的用于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浑仪”前驻足。当日,为迎接3·23世界气象日,位于南京北极阁的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吸引了大批南京市民和学生前来参观,了解气象知识、与气象专家互动,增强保护气象环境的意识。 南京北极阁是一处具有近1600年历史的古观象台遗址,在此设立的气象博物馆以丰富的史料、模型、实物、图片和现代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现从古...
3月10日,南京市出台《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明确依法设立的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在行业准入、等级评估、职称评定、科研活动、陈列展览、学术交流、对外合作等方面,与国有博物馆享有同等待遇。 《办法》优先鼓励发展具有门类特点、行业个性或展示地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的非国有博物馆,以及致力于抢救濒危历史见证物、填补领域空白的非国有博物馆,鼓励单位或个人结合重要近现代建筑及...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为了让更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走进气象,了解气象历史,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定于3月19日,星期六,9:00-16:00向公众免费开放。 当天公众可在展馆参观古代历史人物群雕,竺可桢铜像、观象台塔楼平台,博物馆室内展厅,并向各位气象专家咨询天气与气候方面的疑惑。开放日当天还在馆内盛开设两场科普讲座,初定上午10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