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河北滦平县文物部门在该县金沟屯镇下甸子村庆成寺内发现32幅保存完整的清代壁画。 这32幅清代壁画既有神话故事,又有生活场景,同时在寺庙房梁上还画有“西洋画”,颇具“中西结合”的风范,人物表情惟妙惟肖,色彩线条古朴绚丽,生动展现了当时百姓生活的现实状态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滦平县博物馆馆员靳文吉介绍:“这些壁画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在整个承德市来说未经修复的壁画保存这么完整...
一、引 言 对于王蒙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很多学者发出自己的观点。王伯敏说“其山水画,山色苍茫,郁然深秀,其笔法‘纵横离奇莫辩端倪’”[1],倪瓒曾在他的作品中题著“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钱杜说王蒙用笔一是解索皴,二是“淡墨勾石骨,纯以焦墨擦”[1].黄朋说“其山水画细密的披麻皴出山的结构,胡椒般的苔点洒落山头,其笔墨是毛色中又见剔透,细密秀俏”[2],又有评者说王蒙的另一独特之...
极端极简主义风格:大型落地窗白色简居 如果你是建筑和设计的极简主义控,看到William Reue Architecture的这栋大型落地窗白色简居时一定会觉得很兴奋。 极端极简主义风格:大型落地窗白色简居 这栋房子的亮点在于那面长长的雕塑墙,墙的外部裹以Cor-Ten耐候钢。墙面自森林地表平地而起,形色俱佳,可谓震撼。 房子的另一面有面大落地窗...
黄筌《写生珍禽图》 在中国画各科中,花鸟画不仅最能体现画家功底与笔力,同时,最能体现文人笔情墨趣和贯注的思想情感。五代时期虽然纷争并峙,但在绘画创作方面仍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因此,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其中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确立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格类型。 黄筌富贵,徐熙野逸”,表明中国画家已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审美意趣。黄筌...
摘要:辽宁法库叶茂台出土的《深山会棋图》一直被冠以“山水画”之名,但它作为一幅独一无二的冥画,所表达的不是山林隐逸之趣,而是民间的洞仙信仰。从整个墓葬来看,画作上的洞门恰可与石棺前档内部的半启门相呼应,将整个墓葬连成一个整体,象征墓主人即将跟随画中的主角进入仙境。而包裹在石棺、绢画之外的木制小帐的装饰亦带有明显的神仙思想,似乎说明在木制小帐这一私人空间中,墓主已然完成了生命的转化,成为祖先神,正在...
经五代至北宋早期,龙泉窑业已初具规模,大窑、金村、安福等地已发现当时窑址49处,仅大窑(琉田)村就发现北宋中后期窑址12处。金村窑址最下层为北宋早期产品,皆淡青色釉青瓷。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淡的灰白色。该时期以烧制民间瓷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宋代庄季裕《鸡肋篇》谓:“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乞讨色,钱氏所贡,盖同于此。”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
苏州属江南水乡,气候也较温润,其园林与建筑总的感觉显得婉约精致,特别注意园林中的水的处理和水景,给人以柔和清丽的印象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因循,因此必然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虽则造园之意相仿,功能要求也大同小异,运用的建筑材料也会相同,但由于因地制宜,心裁别出,因而会有所应变,使园林建筑呈现出不同的格局与景色,风貌各异而增添诸多趣味。当然这种不同是大同中的存异,是...
在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间(220——589年),中国建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在进入南北朝以后变化更为迅速。建筑结构逐渐由以土墙和土墩台为主要承重部分的土木混合结构向全木构发展;砖石结构有长足的进步,可建高数十米的塔;建筑风格由前引的古拙、强直、端庄、严肃、以直线为主的汉风,向流丽、豪放、遒劲活泼、多用曲线的唐风过渡。 在魏、蜀、吴三国至东晋十六国这二百年间(220——420年),建筑...
每一个民族在发展其自己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中,都留下具有其自己特点的物质遗存,这类遗存往往成为我们探讨该民族文化、地理、经济等各方面特征的物质材料依据。包括建筑遗存在内西藏古代文化是高原民族历史的产物。 西藏古代建筑具有显著的高原文化特征,并且这种特征从卡若新石器文化到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都能充分体现出来。 到底这一时期的建筑,有些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风格、规模等则没详细准确的记载,...
张谷英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由始祖张谷英起造,经明清两代多次续建而成,在清朝乾隆年间基本形成规模,历经600多年历史的沧桑依旧保存完好,成为研究明清时代湘楚建筑风格的“活化石”。2001年6月25日,张谷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走进张谷英古建筑群,历史的古风扑面而来。据岳阳县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张谷英大屋是典型的明清古庄园建筑风格,大屋内大...
释尊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后,住世说法时,建立了几处供平时说法与僧伽修行和“雨安居”的根据地。有建在城市中的,如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就是最早的寺院;有建在山上的,如王舍城东北的灵鹫山说法台与石室,就是最早的石窟寺。释尊说法不立文字,全凭口传,又禁止为自己造像,所以,这些精舍与石窟,很像是讲演厅加集体宿舍,其中既无经卷,又无佛像。 释尊涅槃火化,火化后的遗骨称为生身舍利(舍利是s...
4月12日起,自洛阳来的1.2万盆牡丹花已经吸引了20多万观众参观。根据展期安排,此次故宫牡丹花展明日闭馆时将撤展。 不过,午门东雁翅楼迎来了彼得大帝的彩蛋,在中式宫廷中展示欧洲皇室珍宝,也别有一番风味。 故宫牡丹花展迎客20万 4月12日,“洛阳牡丹与故宫博物院牡丹题材文物联展”开幕,共展出60个牡丹品种,涵盖9大色系12个花型,包括皇冠、绿幕、黑海撒金、白雪塔等珍稀品种。 与之同步展出...
屏风还有备忘的功能,例如施耐庵《水浒传》描述宋徽宗的皇宫:“书架上尽是群书,各插着牙签。正面屏风上,堆青迭绿画着山河社稷混一之图。转过屏风后面,但见素白屏风上御书‘四大寇’姓名,写着道:‘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这时,屏风的作用类于今天的备忘录,以备徽宗警示。 今天能见到的资料表明,宋代屏风以画屏最多。譬如苏轼专门写《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称赞文同的墨竹屏风:“与可之文,其德...
明朝建立以来,手工业者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元朝推行的徭役制度,奴隶工匠制度逐步废止,手工业者获得了完全的创作自由。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进行艺术创造。明朝以来,茶叶生产也有了极大的发展,茶叶工艺也有了质的飞跃,从原来的团饼状的茶,发展到了与现代基本相同的散叶状茶。当时社会上由于市民阶层的发展,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极力提倡,茶与文学与文人相结合,以茶文化为号召,茶风空前盛行。由此而形成的社会时代...
“糕点”这个词语,原意是“饿时略为进食”,后来演变为“略进食物”的意思。早在2500年前的楚辞中已有对“糕点”的记载,从一些诗歌或历代生活纪录中得知,今日的糕点,大部份是古时的小吃渐渐演变,不断改进而来。糕点的蓬勃时期则是在本世纪20年代初才真正开始,原因是当时“满清”后人不用工作,无事可做之余终日流连饮食场所,以致酒楼茶室数目激增,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大茶室及酒楼均各自推出不同点心、糕点,令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