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英国媒体9月23日报道,英国一家拆迁公司近日在拆毁一座位于多塞特郡桑斯伯恩市的旧房子时,发现了多块稀有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荷兰代尔夫特瓷砖,总价值竟然高达5万英镑(约49万元人民币)。 当时,拆迁公司工程队负责人莫尔顿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将壁炉后面的一面用砖做成的墙推倒后,意外发现了藏在墙后面的这些瓷砖,手中的电钻距这些瓷砖仅一步之遥。莫尔顿称当他们看到这些瓷砖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前面的砖墙显然是一...
一扇近百年历史的木门,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寨子的历史。 寨门外用钢构框架加固,防止因碰撞损坏墙基。 古寨的门楼上,雕刻着飞龙、石兽 核心提示|中原区的北岗村、柿园村相继拆迁改造,与其毗邻的保吉寨村,也要马上吹响拆迁号角?村头150年的古围墙,亦将寿终正寝?和其他村不同,保吉寨村的拆迁与否,牵动着不少村外人的心。该村的古围墙,修筑于清咸丰年间,距今100多年,被郑州市文管部门列入不可移动...
保吉寨,是郑州郊边仅存的保留有明清时期城墙的古村寨。8年前的文物普查中,保吉寨被确定为文物保护点。如今随着郑州市城中村拆迁改造步伐加快,这座有着140多年历史的古村寨也面临着被拆的境地。对此,一些市民呼吁,郑州在拆迁过程中,看能否采取一些特别措施,守护下这段历史。□东方今报记者 米方杰/文 邱琦/图 保吉寨面临拆迁? 9月21日一大早,郑州市中原区的宋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称他所居住的保吉寨马上...
“拆迁现场”也成为一处景观。 废弃混凝土变成假山。 距第十届武汉园博会开幕仅剩32天了,园区内各工程项目进入最后的冲刺验收阶段。可昨天记者在园内探访时意外发现一处还没拆完的半截楼房,“按这进度,开幕前很难拆完再整个还原啊?”园博建设方解释说,这个拆迁现场是特意保留下来的,是垃圾场遗址,到时就会以这副模样与游客见面,向世人述说垃圾场上建园博园的生态故事。 拆迁一半的房子成景观 昨天,记者...
穿着泛黄廉价西装,揣着包劣质香烟,拖着一个破旧的小拉杆箱。这个大城市里的人们,不会想到杨文俊的“实力”——30年时间,他积攒了百余件抗战时期的文物资料,并抵住形形色色的高价诱惑,一件都没卖。 30年前,杨文俊是一名拆迁工人,在拆迁抚州老城的时候,有一些被丢弃的废报纸、废家具,杨文俊将这些东西捡拾起来,回家没事时看看,渐渐的,文化水平不高的他,被自己捡拾到的这些废旧报纸、旧杂志吸引了:“它们读起来...
路林村吴家,顺着一条泥泞小道,白墙黑瓦的西鹭林庙映入眼帘。庙被包围在一片工地之中,其东便是该事件的利益相关方之一——扩建中的某学院。北面,村河缓缓流过,庙东北有一座建于1993年的水泥桥,桥额曰“庙皇桥”。69岁的护庙人胡耀国说,该庙历史以来便是当地三个村的“庙界”(注:三村指江北区路林村、联成村及镇海区联心村,1984年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以前三村都隶镇海县),纪念和供奉曾被封为“鲁国公”“武惠侯...
昨天,市民秦先生向晚报热线88643111反映,高铁绍兴北站周边最近在拆迁,在拆迁废墟中有一座古牌坊,以前大家还没注意到,现在发现这座牌坊很有保存价值,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妥善处置,千万不要拆除了。 拆迁过程中,古牌坊露了出来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绍兴北站南广场附近,在站前大道西侧正在拆迁的工地上,找到了这座屹立在废墟中的古牌坊,古牌坊完好无损,并没有遭到破坏。 记者看到,这座古...
据《绍兴日报》报道,有600多年历史的三江古村正在拆迁,如何保护利用传承三江村的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市民的关注。5月21日,袍江新区召开研讨会,邀请了杭州、绍兴两地11名专家学者,就三江文化休闲区规划暨三江村保护利用传承工作广泛听取意见。 三江古村快要没了,很多市民在感情上也难以接受。但该村整体拆迁是根据袍江的整体发展规划而作出,同时也符合村民的愿望和诉求——随着周围各类工厂企业的日益增...
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斗门镇三江村正进行拆迁,该村有600多年的历史,因此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昨天,袍江开发区专门召开研讨会,邀请了杭州、绍兴两地11名专家学者,就三江文化休闲区规划暨三江村保护利用传承工作广泛听取意见。 三江村有村民1700多户、5100多人,为袍江最大的村落。因袍江开发建设及村民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等原因,袍江从2003年开始对三江村进行有序拆迁。据了解,三江村历史上又称“三...
日前,郑州市上街区的千年古村马固村,村民住宅被整体拆迁。拆迁中,村中的古文物未能幸免,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掉5处。记者前往郑州多个村庄探访发现,类似马固村的文物或古建的流失情况并非孤例。城镇化建设中,一些文物或古建,正在拆迁中渐渐消逝。 点评:就此事,当地官员回应外界声讨时称,“政府在组织拆迁时不知道是文物,也没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这回应让人不胜唏嘘。 ...
曾经的西店24号宅院 如今已经被拆毁 位于西店村建于清代或民国时期遭拆迁公司拆除文保部门称已知情尚未处罚 近日,市民毛先生向《法制晚报》记者反映说,门头沟区西店村一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毁。记者探访发现,被拆毁的是“西店村24号民居”,建设年代为清代或者民国时期,属于区级保护文物。 去年1月25日,毛先生曾走访此处,并进行拍摄。然而现在此处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今天...
不可移动文物马固村王氏家庙门前,修路的挖掘机正在作业。自发保护家庙的村民均守候在家庙门前,担心施工队再把这里拆了。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千年古村马固村,村民住宅被整体拆迁。拆迁中,村中的古文物未能幸免,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掉5处。当地一名刘姓官员回应外界声讨时称,“政府在组织拆迁时不知道是文物,也没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此言一出,瞬间引爆网络。网友纷纷呼吁留...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千年古村马固村,村民住宅被整体拆迁。拆迁中,村中的古文物未能幸免,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掉5处。当地一名刘姓官员回应外界声讨时称,“政府在组织拆迁时不知道是文物,也没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此言一出,瞬间引爆网络。网友纷纷呼吁留住古建筑。当地村民也自发保护起尚未拆掉的文物。 京华时报记者前往郑州多个村庄探访发现,类似马固村的文物或古建的流失情况...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千年古村马固村,村民住宅被整体拆迁。拆迁中,村中的古文物未能幸免,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掉5处。当地一名刘姓官员回应外界声讨时称,“政府在组织拆迁时不知道是文物,也没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此言一出,瞬间引爆网络。网友纷纷呼吁留住古建筑。当地村民也自发保护起尚未拆掉的文物。 京华时报记者前往郑州多个村庄探访发现,类似马固村的文物或古建的流失情况并非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