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们关注的故事与话题,都发生在800年前的宋朝,却又拨动着我们身处的现实社会的和弦,足以让你产生穿越时代的代入感。作者想重新讲述宋代中国的三百年繁华,重新发现中国的文明传统,破除人们对宋朝的成见与偏见,再现一个“活”着的时代。 不过,元丰六年闰六月的另一次拆迁,则留下了政府补偿标准的记载。 当时开封府搞了一次大规模的市容市貌整顿,按照规划,城墙内侧三十步范围内的官私建筑物都要拆...
“城市在发展,时代在变迁,现在走到劳动北路,已经看不到我们任家庄村的影子了,我们儿时的记忆,仅剩下那座‘囧’字门楼了。但由于年代久远,虽然用铁栅栏围挡起来保护着,如今已变得颤颤巍巍,四周悬挂着‘危险!请勿靠近’的牌子。”昨日(4月26日),市民任先生再次在网上晒出曾经被市民、网友称为萌萌哒的门楼,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劳动北路任家庄村口北侧的公路边看到,一座用...
井深约20米,直径2.4至3米,井里水量丰富……3月5日,金华市行政执法局在市区东市街高山头万佛塔公园工地,拆除高山头部队营房时发现一个疑似古井遗迹,遗迹位于军分区干休所大门南侧约30米处。 3月12日,记者现场采访获悉,经过3月6日和3月12日两次考查,市文物局基本认定该井是民国初期时浙江第五监狱所建。 高山头惊现超深大体量水井 “这口水井就在新万佛塔北侧不远处,发现时是被封存的。”金华市...
进入洞内,地面宽阔平整。 近日,随着安阳市南大街拆迁改造工程的开展,一处防空洞被发现。昨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据悉,该防空洞几乎贯穿全城。 在位于南环城河北岸、南大街以东的南大街拆迁改造片区施工现场,有一个长宽各百余米、深约4米的方形大坑,在大坑中有一条高约2米防空洞,其靠西部分已被挖开,洞体有多处残破。 进入洞内,地面宽阔平整。有关人员现场测量,防空洞西头内壁高1.90米,宽1.32米...
“老路换新颜 五一路改造追赶时代步伐”、“主动搬迁荣誉实惠 展望未来生活更美”……在太原市五一路的人行便道,挂满了类似的条幅。 今年4月,太原五一路将进行道路改造,计划重修迎泽大街至胜利街段,并且打通至涧河路。改造后,道路全长4.8千米,红线宽度40米至50米,8车道双向通行。1月12日,记者前往五一路沿线,实地探访道路改造前的现状。据了解,五一路改造涉及拆迁工作量较大,目前全线拆迁桩号已...
清代将军墓现盗坑 12月28日,有朝阳群众反映,在北石家村一片拆迁废墟中,发现多处深浅不一的盗坑。盗坑集中的方位,拆房前系北石家村8号院。 在两个月前,《法制晚报》就曾曝光过此处探洞频现一事。当地住户证实,从探洞发展成盗坑,盗墓人之所以会前赴后继,只因该区域曾埋葬一位清代官员。如今小规模的探洞已经发展为大型盗坑,最深有2米。 盗墓史学者指出,拆迁村人去楼空、基本不设防,挖宝人、盗墓人正好乘虚...
备受关注的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今天将对公众免费开放。这座在亚洲最大的慰安所旧址上建立的陈列馆,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将那段屈辱的历史凝固。 今天上午10点,开馆仪式将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的西门广场举行,已故“慰安妇”雷桂英老人的亲属将参加。 这是一处命运多舛的建筑,十多年来,现代快报一直关注它的命运,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终于从当年的“拆”字上墙,到现在变成...
不出事,彼此“默契”;一出事,互相推诿。在媒体曝光后,谁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可问题是,文保建筑已被拆毁,谁能脱得了责任?如果放任商业资本裹挟文保建筑,我们还能留下什么珍贵记忆? 福建长乐市有这么一个地方,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屯兵设营在这里,故名“营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爱国志士开展“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山东邹平、河北定县和福建长乐成为三大试验基地,长乐营前模范村即是孙中山先生秘书黄展云的试验...
杭州的厚重,众多的历史建筑就是很好的空间载体,青瓦檐、白砖墙、石板路,它们承载着杭州的气质和灵魂。一组数据,也许正说明了杭州在保护历史建筑上做出的努力——10年来,通过历保工作人员、专家、志愿者、热心市民们的共同努力,杭州从拆迁工地上共抢下了百余处历史建筑。 这是怎么做到的?历保办的工作人员感慨万千,有时就是“争分夺秒”。 例如与胡雪岩故居隔街相望、与汪宅隔墙相邻的靴儿河下6-3号。这座建于1...
藏身闹市61年的文物楼,外形似飞机。阚力摄 文物楼楼顶檐角、花雕造型完整。彭保红摄 文物楼楼顶檐角、花雕造型完整。彭保红 摄 近日,郑州一栋藏身闹市61年、外型似飞机的楼房面临拆迁的消息披露后,引发市民关注,随即关于它不可移动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金融摇篮等身份也一一浮出水面。市民在为这栋楼特殊的外形和身份惊讶的同时,环保志愿者也奔走呼吁,希望城市建设能为这栋楼让路,让见证郑州金融文...
郑州市上街区马固村王氏家庙,是村中仅存的两处未拆古文物之一。 “10月16日,民间环保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收到了一份来自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今年4月,河南郑州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7处不可移动文物5处被拆毁,为此,公益组织中国绿发会将村委会、镇政府和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一同告上法庭。”10月19日,焦点网谈官方微信发布该消息后,引...
今年4月22日,《京华时报》曾以《拆迁中消逝的文物》为题,报道马固村在拆迁中文物遭损毁一事。 10月16日,民间环保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收到了一份来自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今年4月,河南郑州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7处文物5处被拆毁,马固村村委会、上街区人民政府、上街区峡窝镇人民政府和郑州市上街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因直接拆毁文物及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