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尽管已经78岁,舞台上的李素芹唱功、表演不减当年。韩章云 摄 6月14日,78岁的豫剧名家李素芹唱腔专辑首发仪式、71岁的曲剧名家郭凤娥传统唱腔录制启动仪式在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同时举行。作为《尘封的记忆——寻找梨园失落的声音》戏曲抢救系列工程之一,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已经为二十多位散落民间的戏曲艺人录制专辑,留下宝贵的唱腔唱段。 尽管已经78岁高龄,李素芹的唱腔仍俏丽婉约,别具一格,舞台...
6月3日,广东省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出席并讲话,广东省副省长蓝佛安主持会议。 慎海雄表示,传承发展戏曲艺术责任重大,全省上下要坚持创新为要,以新的理念、方法、机制推动广东地方戏曲繁荣发展。要让地方戏曲更“活”起来,保护传承优秀传统,创造创新内容和形式,出当代精品和新流派,推动广东戏曲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要扎根人民,服务群众,为民写戏、演戏,...
旨在弱化曲艺艺术的地域性和局限性,联动南北曲艺人才,互相交流,彼此提高,共同繁荣南北曲艺演出市场,一场“南北曲艺串演”活动近日在苏州戏曲博物馆举办。 由苏州市文联和天津市曲艺团主办,苏州市曲艺家协会和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承办的这一活动,汇聚了多名南北曲艺名家和国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听众带来了南北方曲艺的代表节目。 北方曲艺方面,国家一级演员刘秀梅表演了单弦《游春》,牡丹奖获得者李少杰带来了...
雪消门外千山绿,金猴献桃万户春。恰逢两会盛举,人民网书画研究院主办的“金猴瑞祥——李文培水墨戏曲作品展”2016年3月10日下午14时在人民网展厅开幕。 前来参展嘉宾合影 今年是农历丙申猴年,在中国戏曲人物形象中,“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此次画展集中展出李文培先生近年以京剧《花果山》(也叫《闹天宫》)里孙悟空为主创作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神力无比》等数十幅作品,这些作...
戏台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的记载;宋朝演变为勾阑、邀棚,勾阑的台已经有固定的顶了。到了元代,中国戏曲达到鼎盛,“戏台”一名也正式出现。最初戏台多建于寺观等宗教建筑前的广场上,用于演戏酬神,后来民间也开始大量兴建戏台。巨富人家在宅院内或祠堂内建戏台,...
“京剧之父”徽班徽剧将在博物馆内重放光彩。记者从正在召开的安徽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获悉,这个省“戏曲之乡”——怀宁县将建立首个中国徽班博物馆,目前选址工作已经完成。 徽班是我国清朝中期兴起于安徽、江苏等地的戏曲班社,以唱“二黄”声腔为主,兼唱昆曲、梆子等,以扬州一带为最盛,因艺人多来自安庆等地而得名,众所周知的徽班进京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剧种——京剧。 出席此次安徽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
记者19日从安徽省怀宁县官方获悉,“戏曲之乡”怀宁将建立首个中国徽班博物馆。 怀宁作为“戏曲之乡”,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京剧的前身徽剧的发祥地。当年,“四大徽班”进京献演,名震京城,蜚声四海。“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石”指怀宁县石牌镇,这里诞生了“四大徽班”进京第一人高朗亭、“国剧大师”杨月楼等,京剧鼻祖程长庚也长期生活于此。 安徽省人大代表、怀宁县委书记刘飞跃在此间安徽省...
由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展览“南腔北调——传统戏曲艺术展”,日前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2F8展厅揭幕。山西博物院提供的36件组展品、一套戏台以及戏俑模型、8幅辅陈图片在展览中亮相。 山西博物院展品亮相“南腔北调——传统戏曲艺术展” 此次展览分“中原正音”、“南国雅乐”、“南北交融”三个部分,借助200余件戏曲文物,通过比较的形式,展示了从汉代到清代中...
(1)10月29日,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组清代康熙年间的景德镇民窑五彩《西厢记》瓷插牌在展厅展出。 当日,“南腔北调”传统戏曲艺术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这是全国首次举办南北戏曲对比展,共展出各地、各时期戏曲文物200余件,并以动态演出、3D影片放映等形式介绍南北方戏曲艺术,展示中国戏曲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及发展印迹。展览期间,展厅中搭建的两座南北不同风格的小戏台上将有晋剧、陕西秦腔、老腔、...
南博还拿出了一套包括34折、117件展品的昆曲暗戏。 堂名灯担 戏曲屏风 10月30日,汇集了200余件戏曲文物的南腔北调——传统戏曲艺术展将亮相南京博物院。昨天下午,包括苏州的堂名担和山西的整体墓室砖雕等重要文物在内的一批戏曲文物展品抵达南京开始布展。记者来到南博特展馆看到,展品包括绘画、砖雕、拓片、戏台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在南博首次展出的金代戏曲砖雕、117件昆曲暗戏和用于昆曲清唱...
冯钟云 大汉风 70 x 180 cm 2013 冯钟云 梦幻舞台 70 x 180cm 2013 引子 熟悉冯钟云的人会知道他是老美院(王府井时代)国画系花鸟专业1987级的独苗,经历过1988年秋冬那场著名的集体行为艺术《包扎长城》,1989当代艺术大展以及那年春夏之交的学生事件,大三时和工作室主任张立辰先生等五人在西三环中国画研究院举办花鸟画小品展,也探索过冷热抽象在国画中的表达...
近日,由甬剧老前辈俞志华创作导演、下应甬剧团出演的新编甬剧清装戏《男婚女嫁》在王升大博物馆鸣锣开场。据悉,该民办博物馆在6月份推出“戏剧月”活动,此后还将上演越剧、甬剧折子戏以及综艺晚会等共计7台演出。令人惊喜的是博物馆还为前来看戏的老年观众提供丰盛的晚餐。 据悉,整个“戏剧月”活动涵盖了器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值得期待的还有王升大文艺队诙谐有趣的小品《高桥寻找洋芋艿》、别出心裁的王氏后人王敬...
为庆祝2015年“文化遗产日”,展示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使百姓享受文化成果,体现“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活动主题。6月3日至6月6日,天台县将举办“故土腔韵——天台地方传统戏曲展演”活动。 此次参演的天台词调、车灯、天台坐唱,为流传于天台城乡的的戏曲表演项目,均列入台州市级以及县级的非遗名录。天台词调,为天台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民国时曾有36家词调剧团,风靡一时。解放后,三合镇亭头村、...
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中国戏曲学院和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承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剧种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日前落幕,来自全国各戏曲院团及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就“非遗”戏曲剧种的地域特征、传承与保护、濒危剧种的整理抢救,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方式等议题展开研讨。 非遗专家田青全方位阐释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处境与出路”,原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尹晓东表示“精神的传承比记忆的传承更重要”,北京河北梆子剧团...
“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传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日前举办的纪念著名文物专家、戏曲学家朱家溍先生百年诞辰活动上宣布,为了更好的纪念朱家溍,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成立宫廷戏曲研究所。 将招收博士后培养专业人才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在致辞中说:“朱家溍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前后分四次将家产、收藏全部无偿捐给了国家。”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