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M218 椁室全景 M218 椁室南端青铜礼器 9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发现学术研讨会在庆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部分省市科研院所、高校的50余位考古学者认为,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考古发现的高等级墓葬、居址,是近年来两周考古又一处重要的考古成果,弥补过...
10月9日至10日,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承办的“2018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主席河野俊行等12位国际世界遗产专家与吕舟等6位国内遗产、文物、考古、规划方面专家参加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苏州古典园林、元上都遗址、鼓浪屿等遗产地相关负责人介绍申遗经验,共同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出谋划策。...
中国常州网讯 9月21日,常州博物馆成立60周年前夕,“传承与创新——地方性博物馆变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常州博物馆召开。来自全国7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以及文博界、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140多名代表参加研讨会。 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胡江,常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荣凯元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对常州博物馆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了肯...
8月15日,第17届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是2002年由中国首都博物馆、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和韩国首尔历史博物馆作为三个国家的首都城市博物馆共同发起的一个国际性博物馆学术研讨会。200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加入。每年轮流在中、日、韩三国举行。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自创办以来,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参与研讨会各博物馆的发展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
7月23日至24日,他山之石——国际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旨在配合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研究”的开展。来自全国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交流研讨近年来相关重要国际组织、文物保护强国以及与我国文物资源相似的国家在遗产认知、保护理念、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研究传播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和特色优...
4月7日至8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河南省非国有博物馆协会主办,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承办的“汉唐釉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开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及省内文博单位、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与会。 釉陶是一种表面施釉的陶器,起源于先秦时期,汉代得到了极大发展,唐代达到了巅峰。唐代绚丽多姿的三彩器物是釉陶工艺发展的巅峰之作。随...
4月14日,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历史村镇专业委员会、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亚太分委会成立会议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历史城市与村镇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内外历史村镇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相聚北京,共议亚太地区历史城镇可持续保护与管理的实践与方法。...
今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临汾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襄汾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两周封国暨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在临汾召开。来自北京、陕西、山东、甘肃、河北、湖北、山西等地的考古研究者和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两周时期的考古发现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晋文化是周文化的一个代表,具有典型的标本意义。 近年来,两周考古发现接连不断,掀起了两...
12月14日——15日,由浙江省文物局、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北仑区人民政府指导,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宁波市北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知网承办的“2017博物馆与文化浙江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市北仑区的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举行。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会长康熙民,北仑区政协主席陈召华、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
日前,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五代十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国内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的嘉宾和专家学者60余人齐聚广州,共同研讨五代十国时期的考古发现与历史文化面貌。 开幕式上,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总工程师刘晓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分别致辞。刘晓明指出,五代十国上承汉唐、下启宋元,是中国历史...
12月9日至10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与山东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三届甲骨文保护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博物馆召开。宋镇豪、王素、沈建华、冯时、宫长为、江林昌、孙亚冰等28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山东博物馆、清华大学、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八家重点甲骨收藏单位的著名甲骨文学者和专家参加了大会并展开了讨论与交流;其中14位专家学者围绕甲骨文...
好川遗址距今年代4300-3700年,其发现填补了浙西南浙、闽、赣三省交界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为更清晰地认识好川文化,触动文化的研究,4日,“好川文化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海内外高校和全国数十个省市文博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2017年,正值好川文化发现20周年。199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遂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位于遂昌县好川村岭头岗的...
12月2日到3日,凌家滩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 该研讨会由省文化厅、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市政府、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文旅委、含山县政府承办。2日上午,凌家滩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及主题发言,下午,全国50多位专家学者到含山凌家滩遗址进行实地考察。3日,专家学者围绕凌家滩考古出土文物等进行了研讨,充分肯定了凌家滩...
图为会议现场。岳依桐摄 “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学术研讨会闭幕 专家学者宣汉探讨“巴文化”内涵 1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学术研讨会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圆满落幕。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故宫博物院、四川大学等近30余家单位及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到会,以“罗家坝遗址与...
11月25日,湖北省博物馆协会2017年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鄂州召开。省博物馆协会领导、相关专家及全省一百多名博物馆的嘉宾和论文获奖作者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今年省博协专门邀请的南开大学教授黄春雨所做“我国对于传统文化遗产态度的考察”专题讲座内容丰富,例证充分,引发与会博物馆人共鸣。大会还安排了八位博物馆同行做主旨发言,他们介绍了各自博物馆从多个方面对博物馆事业发展进行的有效探索,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