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承办的“丝路文明与佛教造像艺术”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佛教造像艺术与中印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推动佛教造像艺术进一步发展,传承佛教造像艺术的文化精髓。 佛像艺术源于印度,发展繁荣于中国古代。步入近现代以来,在西方现代雕塑主义以及后现代风潮的影响下,中国传统雕塑逐渐走向边缘化,佛像文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1月12日,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开幕。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古代城市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大众考古》编辑部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考古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日韩等国的近120余位考古学者围绕“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展开交...
10月30日,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指导,徐州市文广新局、徐州博物馆主办的“2018中国·徐州汉代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燕致辞,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卢兆荫,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乃恩及国内外近百位玉器专家参加研讨交流。 徐州是两汉重要的诸侯封国,出...
11月3日,由敦煌市政府、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等主办,敦煌市博物馆承办的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敦煌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2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的70余名学者参加研讨会。 与会学者围绕敦煌文物与考古、秦汉简牍、敦煌遗书、莫高窟壁画、阳关与玉门关、古丝绸之路与新时代丝绸之路探析、近代敦煌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阐述分享了对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
图为灵渠学术研讨会。唐梦宪摄 在灵渠入选世界古代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后,这条千年古运河焕发新生机。11月8日,灵渠研究专家、学者相聚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办学术研讨会,围绕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灵渠开凿的初始状况以及在新的高度上认识灵渠开凿的历史意义等议题展开研讨。 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建于公元前214年,全长37.4公里,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水路运输的要道,...
灵渠学术研讨会。 唐梦宪 摄 在灵渠入选世界古代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后,这条千年古运河焕发新生机。11月8日,灵渠研究专家、学者相聚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办学术研讨会,围绕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灵渠开凿的初始状况以及在新的高度上认识灵渠开凿的历史意义等议题展开研讨。 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建于公元前214年,全长37.4公里,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水路运输的要道,...
2018年10月27日上午,由重庆大学艺术学院与我馆联合举办的“徐悲鸿与二十世纪美术”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隆重开幕。当天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分会场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举行了三场学术报告,主题分别是艺术思想史视角的徐悲鸿研究、徐悲鸿与民国人物研究、中外美术交流视域中的徐悲鸿研究。 10月28日学术研讨会移至我馆,举行了九场主题学术报告,参观在我馆举办的《回望归鸿——徐悲鸿抗战时期绘...
10月30日,由中国博协博物馆学专委会主办、天津自然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度‘理念·实践——博物馆变迁’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6家博物馆、纪念馆、高校等的100余名代表与会。 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在致辞中指出,博物馆历史的研究既是文化史研究的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在近代以来欧美...
10月30日,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指导,徐州市文广新局、徐州博物馆主办的“2018中国·徐州汉代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燕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卢兆荫,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南京博物院院长、江苏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龚良,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乃恩分别讲话。 徐州是两汉重要的诸侯封国,出...
10月10日至12日,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武威市举办。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武威的文化遗产,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武威的历史和丝路文化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跨学科的学术解读,推动了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也为武威市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学术支撑。学者们普遍认为,武威是汉朝农耕文化冲出内地走向西域的第一关门,位于丝绸之路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节点,也是河西走廊与欧亚地区建立...
日前,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CIMCIM)“理论·技术·方法:博物馆对传统音乐的诠释”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主席加伯列(Gabriele Vittorio Rossi Rognoni)先生在致辞中称:湖北省博物馆是全球拥有出土音乐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此次会议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是对湖北省博物馆作为全球音乐考古中心这一地位的肯定。 此次会议由湖北省博物馆、...
10月16日至17日,第二届博物馆文物防震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博物馆召开。本次会议由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云南省文化厅主办,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云南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承办,来自中、美、日3国博物馆、文保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共进行了17场学术报告和4组集中讨论。学术报告环节,与会代表以文物防震保护为主线,对博物馆的建设、地震损失调查、文物防震...
10月13日,由天水市博物馆发起,联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省陇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与文明记忆——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演进与传播的影响”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召开。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杰,天水市政协副主席苏定武出席开幕式。来自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陕西历史博物馆、...
由中国古陶瓷学会传承专委会和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2018泉州窑工艺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10月12日在泉州召开。5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古陶瓷研究专家、教授、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和热心中国古陶瓷传承事业人士参加了此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主要围绕如何推进泉州窑和中国各古陶瓷产区的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与会者认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陶瓷发展历程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国家高度...
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云南省文物局、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及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剑川县召开。 本次研讨会围绕经验分享、问题提出、行业探讨三个议题展开。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研究成果和风险管理经验,具体涉及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