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博物馆协会保管专业委员会将联合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保管专业委员会、陕西历史博物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西安市召开第21届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题为“信息化下的文物管理工作”与“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据悉,研讨会面向相关从业者广泛约稿,并将邀请优秀论文作者参会。
由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主办,永鑫堂古陶瓷收藏馆、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镇江分会承办的“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宋瓷学术研讨会”于4月16—17日在镇江扬中举行,近200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嘉宾、会员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次年会由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荣誉会长苏京将军主持,李绍斌会长就2015年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在学会建设、学术活动、学术成果等方面,代表常务理事会向代表们作工作报告,...
4月3日,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高润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大学副校长胡金焱主持开幕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唐玮参加研讨会。 会上,张荣谈了自己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以及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说,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也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的战略机遇,...
3月25日至26日,“鲁西南及周边区域夏商时期的文化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定陶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15家科研院所、北京大学等13所高等学府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定陶十里铺北遗址的重要发现以及遗址所在的鲁西南地区及周边区域夏商时期的文化与环境展开研讨。 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十里铺北遗址,认为该遗址的发掘具有重要考古和研究价值,是鲁西南地区现存古文化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发...
2016年3月26日,“鲁西南及周边区域夏商时期的文化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在定陶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泽市文广新局、定陶县人民政府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约翰卡罗尔大学(John Carroll University)、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为推动吉林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加强博物馆理论探索与研究,2016年3月10-12日,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这是吉林省博物馆协会发挥平台引领作用,凝结全省文博人智慧,共研博物馆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使用的新技术,应用的新成果,以启发心智,理清思路,共谋吉林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次盛会。本次会议由吉林省博物馆协会主办,吉林省博物院承办。来自省内博物馆界的80余名入选论文作者参加了学术...
由山东博物馆、甘肃博物馆主办,中国社科院、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海省博物馆协办的《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于2015年12月26日在山东博物馆顺利开幕。配合展览,12月26日和27日在山东博物馆举行了以“黄河流域史前陶器与文明·社会”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王仁湘、朱乃诚、张朋川等十六位国内知名陶器研究专家参会发言,并吸引了省内外六十多名专家前来听会。现围绕会议的几大议题将部分学...
2016年1月19日,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指导、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与台北历史博物馆及财团法人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合办的“穷古通今——两岸唐三彩暨低温釉陶学术研讨会”和“盛世风华——两岸唐三彩交流展”在河南博物院隆重举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相关领导和两岸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并见证河南博物院和台北历史博物馆合作协议签约。 唐三彩因创烧于唐代,且釉色多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色...
1月23日至24日,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王震中两位专家作了主旨演讲。来自北京、天津、浙江、河南、河北、福建、台湾、香港等地和山西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加研讨。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传承神农炎帝文化、增进中华民族认同”,目的是通过对高平...
《易经·系辞》说,炎帝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耜之利,以教天下”。作为三皇之一和中华农业的鼻祖,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而关于炎帝故里的记载和传说也众说纷纭。1月23日,山西高平神农炎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传承神农炎帝文化、增进中华民族认同”,目的是通过对高平炎帝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优势和深厚的神农炎帝文化资源加以研讨论证,大力弘扬和传承炎帝精神,并因台...
1月16日,“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暨长江流域矿冶遗址联盟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长江流域矿冶遗址联盟主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0余家学术机构的6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 为打破地域行政界线,实现跨区域的学科联合与互动,搭建科技考古与田野考古的融合平台,更好地推进冶金考古的进展,由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倡议发起,于2015年5月30日成立了“长江流域矿冶遗...
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2015年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博物馆智慧化之路——数据知识化和呈现方式”学术研讨会暨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会全体会议在苏州博物馆召开。会议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江苏省文物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协办,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苏州博物馆承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以及来自国内文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企业的百余名代表参加研讨会...
2015年12月22日,由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五千年文明见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连召开。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研讨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 在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江涛对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形塑像反映的社会形态进行了探讨。他把红山文化出土的人形塑像分为祖神与巫觋两类,以祖神为主;男女均有,又以女神像为主。高江涛说,这时社...
“2010瓯窑青瓷精品展”12月15日在温州博物馆开幕,作为瓯窑主要产地之一的瑞安,同日在玉海楼揭幕“魂铸瓯窑”瓷器展,并邀请来自中国古陶瓷学会、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实地考察瓯窑窑址及出土器物,专题研讨挖掘瓯窑文化价值。 瓯窑制瓷历史长达1300多年,瓯窑青瓷釉面光亮明快,薄而透明,以“通体淡青”闻名,曾与越窑一道享誉全国。宋绍兴元年,温州设立市舶务,瓯窑青瓷曾作为对外交流的礼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