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古沉船:叙写六百多年时空传奇

  考古,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让历史露出峥嵘一角,震撼世人。

 

  2010年菏泽古沉船的发现,就极其偶然:谁也不会想到,在闹市区的地下,竟然会沉睡着一艘600多年前的元代古船;谁也不会想到,这艘沉船上,竟然还藏着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其中一件元青花龙纹梅瓶,竟被专家估价1.5亿元……沉船和沉船上的文物,就像一个时光穿梭机,让人瞥到了元代人的生活状态,叙写出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传奇。


      工地施工 惊醒沉睡600多年古船

  

      2010年9月17日,菏泽。

 

  从清晨开始,大雨就下个不停,雨点织成漫天密网,从空中飘飘洒洒笼罩下来。上午10点左右,雨终于停了。而在位于闹市区的菏泽国贸中心施工工地,人们却惊讶地发现,经过大雨的冲刷,在工地B区下挖基槽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木头和两个陶罐。工人们以为发现了一个古墓,于是立即报告给了工地负责人,工地负责人一看事态重大,立即组织人员保护好现场,并拨打了110报警。10分钟后,警察抵达现场。

 

  时任菏泽市文物处副主任的马法玉告诉记者,他是在大约11点的时候接到了110的电话。半个小时之后,文物处的几乎所有考古人员就抵达了施工现场。初步查看后,考古人员立即通知工程部门停工,并及时制定了文物抢救方案,下午两点,抢救发掘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

 

  马法玉说,一开始,大家觉得这很可能是个古墓,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他们才发现这是一艘沉船。说起来,古沉船的发现实属“偶然中的偶然”:在埋有沉船的地方建高楼本身就是偶然,更为偶然的是,这一区域的工程设计直到最后才确定下挖很深的基槽,如果按原来的设计,基槽不到现在的深度,那么这条沉船也就不会被发现了。伴随着“偶然”的还有“幸运”,菏泽古沉船联合考古队队长、时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王守功告诉记者,按照工程的设计,在基槽下挖后,还要在基槽内打桩,在沉船的周围,密密麻麻布满了下挖桩基后浇注的混凝土柱,然而幸运的是,所有桩基都未打在船体上,从而保全了沉船的完整性。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