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上古时代的众多传说中,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可谓影响力巨大。而今,随着涞水沈家庵的三座浮雕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开始有人专门对涞水三皇山、鳌头山、釜山进行研究,并初步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在涞水的沈家庵村,村后三皇山每年都吸引全国不少人来这里。 “村里老百姓都说,这座山是黄帝呆过的地方,就是在这座山附近,皇帝打败了蚩尤。”一位驴友告诉记者,在当地人眼里,三皇山笼罩着一层神秘光环。 ...
日前,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文本申遗文本(预审稿)如期报送国家文物局,这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前期,余杭区政府和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开展了《申遗文本》编制,7月初完成初稿后,一方面由良渚遗址管委会组成专门班子进行校核,管委会班子成员三审三读,工作人员逐行逐字认真校对;另一方面,由省文物局牵头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申遗文本》进行了论证评审。...
近日,考古人员在德岭山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东山上发现20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 这是一座巨大的圆型古城,距南山的赵长城约4公里。古城周长约7公里,占地约3200亩。古城西、南墙为石头砌筑,墙体宽约1.5米,高低不一,高处有2——3米,东、北墙为土夯筑。石头城墙每隔不远处有石头房址。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正在对古城遗址进行考证。
近日,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后简称《条例》),这是陕西首部由省人大颁布的古城遗址保护条例。条例对石峁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展示与利用,及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四千年遗址彰显悠久文明 坐落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堡镇的石峁遗址,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面积逾400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东亚地区4000多年前规模最大的城市遗址。 ...
朱叶菲在工作间修复挖掘出来的陶器 进入梅雨季节后,莫角山四周进入了高柳新蝉,熏风微雨的初夏。这个季节,让原本忙忙碌碌的考古工作,一下子放缓了脚步。在浙江省考古所良渚工作站的小院里,穿着雨靴的年轻人在水龙头下冲刷着脚上的泥泞。 周末的一场大雨,把他们挖好的探方(在考古学中,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依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叫“探方”)变为汪洋。“一开始下雨,我们就去采样了...
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人民动员组织”近日发表声明说,该组织当天收复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伊拉克哈特拉古城遗址。该古城以融合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风格及东方装饰特色的庙宇著称,于1985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3月,“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对其进行了洗劫和破坏。左图为近日“人民动员组织”的士兵在向尼尼微省南部哈达尔镇附近的哈特拉古城进发途中摆出胜利手势。 上图为日前当地居民从哈特拉古城...
浙江省文物保护工作媒体座谈会现场方堃摄 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4月25日,记者从浙江省文物局了解到,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正朝着2019年申遗的目标全力推进中,目前申遗程序已正式启动,将良渚古城遗址、良渚遗址水坝和瑶山遗址纳入遗产申报范围。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介绍,浙江省是文物大省,资源丰富。除了良渚遗址外,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4月21日下午,2017年浙江省县市新任文广新局局长培训班40多位成员在浙江省文化厅的组织下前来良渚古城遗址参观考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斌所长为大家做了题为《良渚文化、良渚古城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讲座,介绍了良渚文化、良渚古城遗址的基本情况,并详细论述了良渚古城遗址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讲座结束后,培训班成员参观了良渚博物馆及良渚古城遗址莫角山宫殿区、钟家港发掘现场,并...
为推进良渚遗址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4月8日,良渚遗址管委会(指挥部)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柴晓明院长一行赴良渚遗址现场调研,召开良渚古城遗址遗产监测预警系统方案编制研讨会,就遗产监测相关内容、方案编制前期工作等情况进行无缝对接,为下一步良渚古城遗址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倒排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 良渚古城遗址遗产监测预警系统方案在2015年6月正式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2015年12月完...
3月29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指挥部)正式向国家文物局提交《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文件》(以下简称《申遗文本》)、《良渚古城遗址管理规划》(以下简称《管理规划》)和《浙江省文物局关于上报良渚古城遗址申报2019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材料的请示》(浙文物发〔2017〕116号),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申报2019年《世界遗产名录》程序正式启动。 此次提交的申遗材料为2016年...
3月15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卓军一行对余杭区小古城遗址进行实地调研。卓军指出,作为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启动“小古城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势在必行。首先要编制遗址整体保护规划,并在接下来的考古发掘工作上要不断跟进,对遗址上村民生产活动要管控结合,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解决好遗址的保护与村民生产生活的矛盾。 小古城遗址,为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台,东西长约700米...
1988年3月20日,连云港市开发区南经七路施工建高压电线塔挖塔基时发现两个灰坑,出土有石斧、石锛、箭镞等原始物品,尤其是有件鸟头状灰陶鼎足,鸟头造型双目一睁一闭,栩栩如生。原中云乡文化站站长王继澄怀疑此物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少昊部落有关,于是立即报告了市文管会,由此,揭开了一个横亘五千年的远古之谜团——藤花落古城遗址。 在遗址发掘期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和考古学家俞伟超、张忠培、严文明、张学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月10日揭晓,其首次增设的“国外考古新发现”被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遗址摘得。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涛介绍,凭借2012年至2015年进行的4次考古发掘所获得的重要资料,2016年秋季,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对明铁佩古城进行第五次发掘,首次发现了遗址外郭城城墙,获得了对该城址空间范围的全新认识;同时在对内城南部...
走在温岭市大溪镇里宅村的水泥路上,左侧是整齐划一的小洋楼,私家车停在楼前的空地上;右侧有小超市、蔬果店,郁郁葱葱的绿树掩映其中。房屋周围,有大片绿油油的农田……这个村庄美丽、富庶,正如2000多年前曾存在于这块土地上的神秘古城。 发现 72岁的郑振国是土生土长的里宅村村民。幼年时,他看到村庄周围有几段古老的城墙,分别位于东西南北方向,将残缺不齐的四段相连接,是一个正方形。这些斑驳的城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