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说,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不少委员都会唱一首上世纪60年代由嬉皮士创作的歌曲——《元上都》。俄罗斯圣彼得堡当地时间6月29日18时23 分,这些委员在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会场上,只用了两分钟时间就通过审议,将中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2处世界遗产。 ...
据说,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不少委员都会唱一首上世纪60年代由嬉皮士创作的歌曲《元上都》。俄罗斯圣彼得堡当地时间6月29日18时23分,这些委员在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会场上,只用了两分钟时间就通过审议,将中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2处世界遗产。 仅隔两天,圣彼得堡当地时间7月1日,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没有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的空白...
如何保护元上都遗址和控制周边环境,避免现代化的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发展带来的对其个性和传统的摧毁,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道严峻难题。 八年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夔中羽先生意外地发现,北京中轴线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直指元世祖忽必烈的发祥地元上都。八年后的今天,当地时间6月29日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
为什么是它?——揭秘元上都遗址成功“申遗”经验 北京时间6月29日深夜,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传来喜讯――我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经大会审议,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宣告诞生。 “申遗”绝非易事,在中国乃至世界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元上都为何能...
为什么是它?——揭秘元上都遗址成功“申遗”经验 北京时间6月29日深夜,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传来喜讯――我国申报的元上都遗址经大会审议,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宣告诞生。 “申遗”绝非易事,在中国乃至世界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元上都为何能够脱颖而出,一举闯过&l...
6月中旬,记者走进内蒙古锡林郭勒。广阔的金莲川草原上,奔淌的闪电河畔,但见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穆清阁遗址独立于苍茫之间;北部雄浑的卧龙岗上,一处处敖包依稀可辨…… 这就是伟大的元上都遗址,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点;这就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到的Shan-Du,英国大诗人柯勒律治在著名诗作《忽必烈汗》中描绘的“世...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张中江)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6月29日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至此,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2项。 ...
昨天,从俄罗斯圣彼得堡传来喜讯:元上都遗址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荣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我区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我们向全国、全区人民报喜,对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从今天起,这座拥抱着伟大文明的遗址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成为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见证之一。从今天起,元上都遗址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随时准备着向全世界诉说这里曾经的风云变幻。从今天起,我们也已经...
当地时间2012年6月29日18时23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2项。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元上都遗址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元上都遗址符合世界遗产第ⅱ、ⅲ、ⅳ、ⅵ等4条价值...
2012年6月25日至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届时,大会将对内蒙古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投票表决。距离投票表决的日子越来越近,6月21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元上都遗址申遗现场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安泳锝。 记者: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是什么? 安泳锝:元上都遗址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结晶,是充分展示中华文...
元上都遗址出土的石人(文、武像)。官网截图 澄江化石群被誉为“古生物圣地”。 近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幕。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审议36项遗址申报项目。其中包括申请自然遗产的中国澄江化石群和文化遗产的元上都遗址。据世界遗产大会官方网站的日程安排,元上都遗址将于6月29日至6月30日期间接受审议,而澄江化石群也将于7月2日前接受审议。 36项申报列入世...
日前,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发布了供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的《世界遗产提名文件》。该文件公布了申报2012年世界遗产的全球37处遗产地的评估结果,其中包括中国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在内的12处遗产地通过评估,将直接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了解,该文件由世界遗产中心专业委员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草,文件及相关的评估报告对元上都遗址突出普遍价值的3个组成部分,即列入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管理保...
一座全方位展示元上都历史文化内涵及考古发掘成果的博物馆——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这座博物馆的地下一、二层主体及防水工程完工,地上一层主体完成40%的工程量。 据介绍,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南5公里处,遗址博物馆计划总投资4800万元,总建筑面积6991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5701平方米,配套服务管理及设施建筑面积1290平方米。 据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专家近期对元上都遗址考古发掘和史料研究发现,元上都曾建有佛寺、道观和伊斯兰教寺院,是一座多教并存的都城。 据内蒙古博物院历史研究人员李艳阳介绍,元朝疆域内种族、民族繁多,宗教信仰复杂。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之初就推行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使信教者各安其教,并将各个宗教的领袖集中在大都和上都,建立寺院庙观,给予优厚待遇和特权。 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成果显示,蒙元时期,在今内蒙古地区活...
正在申请2010年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吸引了世界众多目光。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院长塔拉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完整的“三城”布局、宏伟的建筑遗迹,使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现存少有的保存完整和规模最大的草原都城遗址。 根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测绘局试掘与测绘结果来看,元上都分为外城、皇城和宫城三重城垣。外城平面呈正方形,东墙稍长,为2225米,其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