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冲刺世界文化遗产 将接受大会审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上都遗址出土的石人(文、武像)。官网截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澄江化石群被誉为“古生物圣地”。

近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幕。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审议36项遗址申报项目。其中包括申请自然遗产的中国澄江化石群和文化遗产的元上都遗址。据世界遗产大会官方网站的日程安排,元上都遗址将于6月29日至6月30日期间接受审议,而澄江化石群也将于7月2日前接受审议。

36项申报列入世遗名录

当地时间6月24日晚7时,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幕。此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持续至7月6日。届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审议36处遗产申报项目,包括5项自然遗产、4项自然及文化混合遗产和27项文化遗产。而除了审议新加入的世遗名录外,世界遗产委员会还将在大会中审查已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

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米特罗法诺娃指出,世界遗产地具有“突出普遍价值”,是基于当地的价值观和实践尤其是对当地遗址的保护成果。

目前,《世界遗产名录》共列入了936项世界遗产委员会承认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包括725项文化遗产、183项自然遗产以及28项自然及文化混合遗产。

两项目接受审议

此次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又有两处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它们分别是申请自然遗产的中国澄江化石群和文化遗产的元上都遗址。记者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申遗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启动于1996年,经过十余年努力后,于201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元上都遗址作为2012年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

而申请加入自然遗产的澄江化石群,早在2001年就被批准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1月,正式提出申遗请求。

■ 两项提名

元上都遗址

位于内蒙古正蓝旗草原。公元1260年,忽必烈建都于此。世界遗产中心的专业委员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曾对元上都遗址进行了评价,指出元上都遗址是一个以亚洲北方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之间的融合、碰撞和相互吸收为特征的草原都城遗址。

澄江化石群

位于云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早期寒武纪化石遗迹。它的发现证明了5.3亿年前寒武纪早期地球生命的多样化,被国际科技界誉为“古生物圣地”、“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和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如果此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则有望填补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