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21—22日,“沈阳地区旧石器考古进展与突破—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沈阳市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康平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展开研讨。此次会议报告了沈阳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突破与进展,研讨了沈阳地区旧石器文化面貌及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和旧、新石器过渡时期文化面貌与内涵...
这是中国考古学家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玛卡里亚瀑布附近采集到的石制品 这是中国考古学家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玛卡里亚瀑布附近发现的旧石器地点 中国赴肯尼亚现代人类起源考古队日前在东非大裂谷的调查中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这是迄今中国考古学家在非洲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地点。旧石器地点位于肯尼亚裂谷地区纳库鲁郡玛卡里亚瀑布附近,这一发现已经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考古专家确认。
发现的石制品图片由李占扬提供 10月4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等组成的考古队,在东非大裂谷的调查中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经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考古专家确认,以往在此区域从未发现旧石器遗址,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学家在非洲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地点。该地点位于肯尼亚裂谷省纳库鲁市玛卡里亚瀑布,考古学家在瀑布附近的砾石层中采集到11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叶、尖状器等,...
3个月前,河南考古人首次组团赴蒙古国进行联合发掘;如今,由我省考古专家担任领队的中国首支现代人类起源考古队,即将前往非洲肯尼亚进行考古发掘。 9月28日下午,一场简短而热烈的出发仪式在省文物局举行。这支考古队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建,由“许昌人”头骨化石发现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占扬担任领队。此次考古发掘的合作方是肯尼亚国家博物馆...
近日,中国考古学家首次组建的现代人类起源考古队飞赴肯尼亚,进行为期近50天的考古发掘,寻找现代人起源的关键证据,探索人类起源奥秘。 昨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到此次带队专家李占杨。他表示,这是中国考古团队首次奔赴非洲,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在非洲探索人类起源“国际考古俱乐部”的一员。“由中国人主导进行发掘,增加了中国在国际考古学术领域的话语权”。 “许昌人”发现者带队: ...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屈婷杨健翔)在石头建筑的台基边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李新伟蹲下身,仔细分辨周围土壤的颜色和形态。这一次,他探查的不是祖先“黄帝”的线索,而是玛雅城邦科潘的兴衰之谜。 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科潘省潘墟镇东北约1公里处,一个消失的玛雅王国隐藏在热带丛林里,考古“联合国队”的测绘、发掘和修复工作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今年5月,这里建起了第一个中国考古工作站。 ...
在自己的土地上埋头发掘近百年后,中国考古队开始走向世界。 走出去是从邻国开始,慢慢往外延伸的。本世纪初,中国的地方考古所和大学到越南、蒙古、俄罗斯、印度展开工作。近些年,中国考古队开始远赴肯尼亚、孟加拉国、洪都拉斯的玛雅遗址发掘。 今年中国考古队的埃及考古计划,被视为一个重要节点——在世界考古版图上,埃及的地位独一无二。今年,中国考古队终于首次踏足埃及。位于埃及南部城市卢克索卡...
聚焦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 继去年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在郑州成功举办,郑州又迎来了考古界的一大盛事——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昨日开幕。全国40多所高校和文博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齐聚郑州,共襄盛会。 2016年5月21至23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成功举办。这次大会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年来首次举办的国际性、大规模、开放式的高端学术盛会,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
21日,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处长张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李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坚、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田广林、河南大学教授李溯源等专家学者汇聚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围绕呼斯塔遗址的发掘成就以及遗址今后考古发掘研究应注重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斯塔遗址是一处规模庞大的青铜早期遗址,位于新疆博州温泉县境内,...
继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之后,又一考古高端学术盛会落户河南。8月2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在郑开幕。这是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后,为推动郑州市及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的发展,挖掘和弘扬河南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所设立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常设高端学术论坛。 本次论坛为期三天,议题为“区域互动与文明化进程”。来自北京大学...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的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祖国的悠久历史与壮丽山河,为今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这既是今天我们建构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题材。对于这些珍贵而独特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我们应当予以尊重、保护、了解与研究。 安阳是坐落于河南、河北两省交界处的一座城市。近代以来,它如同北方其他城市一样,安静地徜徉于华北大平原的母腹之中,冬春交际,也会默默承受着...
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360件(套)文物藏品当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上集中亮相,许多文物第一次离开故土,首次进京展示。 “十二五”以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成绩斐然,此次展出的文物均是“美中选美”。据文物专家介绍,此次展览集中展现了中国考古事业自1996年以来取得的最新成果。展品从全国200多座考古遗址、800多件文物中选出,汇集中国21省的49家...
2009年,甘肃省文物部门正酝酿将张家川战国墓葬和埋葬秦始皇先祖的礼县大堡子山西垂陵区,联合申报今年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西垂陵区的发现并非考古界的业绩,而是缘于十分猖獗的盗墓黑风。”甘肃省考古所考古部主任祝中熹说。无独有偶,张家川战国墓葬的亮相也起因于盗墓。 古墓屡遭群体性盗挖 2009年12月10日,甘肃张家川战国中后期大型古墓已发掘了3个多月。这一...
外媒称,10岁的张颖头带黑色的超大虚拟现实(VR)眼镜兴奋地说:“太了不起了,我从没想到一个展览会如此好玩。”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31日报道,张颖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一个新展览,再现了中国东南部小城景德镇的一处考古遗址。这一VR作品来自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的工作人员在景德镇御窑遗址拍摄的2500多张高清照片,御窑是为统治者烧制瓷器的地方。 故宫的数字媒体专家张宇晨(音)对...
▲在乌兹别克斯坦斯坦斯坦明铁佩遗址现场,中方技师正在指挥钻探。社科院考古所供图 数年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曾去丝绸之路沿线的中亚国家考察,他看见:当地人熟悉的是中国企业,却对中华文明知之甚少;某个国家的博物馆甚至没有自己国家的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物……深感痛心之余,他萌发了考古合作的念头。 2017年1月10日,堪称中国考古界年度盛事的中国社科院“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首次设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