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3日,记者来到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挖掘现场,看到几位戴着红色头盔的考古工作者使用小手镐、小手铲进行着艰苦而细致的挖掘工作。当天,气温最高达到30℃,考古专家和志愿者们却非常敬业,一边挖掘一边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今年开春以来他们已经在这里挖掘了4个多月。 据了解,这处遗址在农大实验果园内,高度为82米,面积有半个篮球场大小。从2012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说起慈宁宫、慈宁花园和寿康宫,不少爱看清宫戏的人可能会觉得很熟悉。但是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这一片区域目前是不对游客开放的,显得很神秘,很多人都在期待今年8月的开放。而去年秋天,在施工过程中,这里发现了明清建筑的遗迹,现在正在做抢救性发掘,故宫博物院方面透露,考古工地未来也考虑向游客开放参观。 慈宁宫和慈宁花园之间的空地,现在是一个考古发掘工地。为了准备向游客...
科举博物馆考古现场 青奥会的亮点工程中国科举博物馆,于去年夏天对外开放,今年4月闭馆调整、改造。现代快报曾进行过独家报道。昨天,有市民发现,博物馆围挡施工的工地上,出现了两处考古探方,“这是古代的大型墓葬吗?”博物馆二期工程的施工范围,属于南京地下重点埋藏区之一。考古专家初步发现了一些与秦淮河有关的遗址遗迹,但与江南贡院没啥关系。 据了解,今年底,科举博物馆将完成常设布展,力争对外...
青奥会的亮点工程中国科举博物馆,于去年夏天对外开放,今年4月闭馆调整、改造。现代快报曾进行过独家报道。昨天,有市民发现,博物馆围挡施工的工地上,出现了两处考古探方,“这是古代的大型墓葬吗?”博物馆二期工程的施工范围,属于南京地下重点埋藏区之一。考古专家初步发现了一些与秦淮河有关的遗址遗迹,但与江南贡院没啥关系。 据了解,今年底,科举博物馆将完成常设布展,力争对外开放。 现场探访 ...
考古人员和市民一起走进遗址现场。 遗址考古现场。 遗址俯瞰。 自有慈云几复更,历经唐宋元明清。你听说过走马镇慈云寺吗?你是否知道它在何处?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记者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和市民一起,走进了慈云寺的考古现场。曾经香火鼎盛的慈云寺今安在? 隐于深山丛林 雄伟不再遗迹残存 慈云寺遗址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慈云村西的山林之中。 ...
2014年10月14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会在湖北宜昌召开,会议主题是“专业委员会的建设与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时伟主持会议,理事长李化元做主旨讲话。随后,会议就成立新的专业委员会等工作进行了讨论。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研究员就创立“考古现场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近期工作设想,向会议做了报告。常务理事会认为,成立“考古发掘现场与出土...
正在内蒙古开展的考古发掘采用新手段 将考古现场搬到实验室 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正在有序开展。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古发掘工作采用了一种新方式,将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墓葬搬到了实验室。 如何将考古现场搬进实验室?这种新的工作模式怎样运行?记者日前探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设在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室。 不受环境、空...
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正在有序开展。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古发掘工作采用了一种新方式,将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墓葬搬到了实验室。 如何将考古现场搬进实验室?这种新的工作模式怎样运行?记者日前探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设在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室。 不受环境、空间和时间等因素影响,便于利用技术手段提取信息 在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并不显...
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45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其中,国家文物局“境外机构和团体拍摄考古发掘现场审批”及“外国公民、组织和国际组织参观未开放的文物点和考古发掘现场审批”下放至省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具体情况如下: ...
慈溪古沉船考古现场,每天两三百人参观。 慈溪潮塘江畔的一个工地“冲”出了一艘古船。本报的报道刊出后,这几天,慈溪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这艘船。在当地论坛、微博上,关于这艘船的传言愈演愈烈,有的说发现了金条,还有的说,这是明代宋代的官船。 为了挖掘古沉船的秘密,宁波文保所专家最近正式进驻慈溪开始了考古工作。 有没有最新发现?昨天,记者来到了考古现场。 考古现场 每天两三百人来参观 一条警戒线...
慈溪潮塘江畔的一个工地“冲”出了一艘古船。本报的报道刊出后,这几天,慈溪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这艘船。在当地论坛、微博上,关于这艘船的传言愈演愈烈,有的说发现了金条,还有的说,这是明代宋代的官船。 为了挖掘古沉船的秘密,宁波文保所专家最近正式进驻慈溪开始了考古工作。 有没有最新发现?昨天,记者来到了考古现场。 考古现场 每天两三百人来参观 一条警戒线外,几十个市...
今年6月14日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切实开展好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同市将于6月14至15日举办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活动。届时,广大市民可参观60多座古墓葬考古发掘现场,近距离触摸古代文明,了解大同文化历史。 此次活动由市文物局主办,市考古研究所承办,市文物监察大队协办,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旨在向公众展示该市近期重要考古发现及收获,激发社会公众尤其是...
继本月初挖出600年前蜀王府小路后,昨天,成体考古现场又有新进展,探方挖开连成一片后,从远处看更像一座完整的庭院。 昨天,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出土了古井的2号坑和旁边的1号坑,中间的隔墙已经被挖开。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样更加利于考古工作的进行。“2号坑里的鹅卵石路以及排水沟,都是和旁边的探方相连的,因此我们决定把它们挖开。” 从远处看,宋代庭院的整体样貌更加清晰,随着更多...
据新华社电记者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获悉,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墓志清楚写着“隨故煬帝墓誌”等字样。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广。但该市...
试飞现场 刘筝摄 天津北方网讯:本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队日前引进一台六旋翼飞行器,用于拍摄考古现场高清视频和照片,成为我国目前拥有拍摄飞行器的少数考古队之一。据了解,本市考古队以往拍摄考古现场高清全景照片,需要到北京租借高空气球,拍摄一次花费近2万元。如今,拍摄飞行器不仅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还可随意调节角度、高度,随时起飞拍摄,使考古资料的收集更加快速、精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