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慈宁宫区域及地下考古现场8月首度开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说起慈宁宫、慈宁花园和寿康宫,不少爱看清宫戏的人可能会觉得很熟悉。但是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这一片区域目前是不对游客开放的,显得很神秘,很多人都在期待今年8月的开放。而去年秋天,在施工过程中,这里发现了明清建筑的遗迹,现在正在做抢救性发掘,故宫博物院方面透露,考古工地未来也考虑向游客开放参观。

 

      慈宁宫和慈宁花园之间的空地,现在是一个考古发掘工地。为了准备向游客开放,这里在去年铺设热力管线的时候,发现了地下明清建筑的遗迹。

 

      考古工地执行领队徐华烽:年代应当是明代嘉靖十六年的春天,这几块砖它上面的铭文写的很清楚,并且铭文砖还不是一块,我们至少看到20块以上。

 

      工地里最深的地方已经下挖了4米多,可以看到砖块和夯土一层一层交叠,旁边是砖砌的磉墩,作为建筑物的基础:

 

      徐华烽:这个磉墩的功能其实是大型建筑基础,它在平面上是2.24×2.24米见方,台子总共从下面到地表,最深的地方是4米9,东西向四个,南北向四个,我们可以推出来,应该是16个,表明在这个区域,明代嘉靖十六年以前,应当有一个规模比较大、结构非常严谨、保存相当完好的中国古代的建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华烽:它是我们国家,包括紫禁城在内,第一次通过考古工作来发现的,在软质地层上建造重大建筑的建筑基础的这样一个做法的实例,以前只在书上讲过。

 

      昨天是世界博物馆日,北京166中学冰心文学班高二的学生到这一处工地,学习体验考古发掘工作,他们用手铲剔除松散的土质,露出完整的砖块,有学生问徐华烽,在这里能发现什么宝贝?

 

      徐华烽:这个砖面我已经讲了是清代嘉庆皇帝之后的一个砖面,这样嘉庆皇帝以后在这活动的官员和人,他所遗留的一些遗物,有可能是钱币,也有可能会是瓷片,会残留在这样一个面上,慢慢的,你就可以找出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过徐华烽强调,考古不是为了寻宝,而是通过发现历史痕迹,为研究提供证据。通过发掘呈现出的地下故宫,跟公众通常印象中地面上的故宫加起来,才是完整的故宫。

 

      徐华烽:大家说看到的故宫好像是地面上的一个建筑,大部分是清代的建筑,从我们的理念来上讲,地下的故宫和地上的故宫是统一一体的文化遗产,元明清三个朝代,中国古代重要的官式建筑、宫廷建筑的一个集中的一个核心区。

 

      慈宁花园原定在今年8月对游客开放,徐华烽说,这个计划应该不会因为考古发掘而延迟,而是会把考古现场也变成参观的一部分:

 

      徐华烽:今年8月15号,慈宁花园要对外开放,为了不影响开放,又便于考古工作的开展,还准备建成一个边发掘边开放的一个场地。就是从长信门往南加上一个栈道,然后从这个栈道进慈宁花园的东门,叫揽胜门。

 

      记者:等于在带大家走过这个栈道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到这个发掘的现场。

 

      徐华烽:对。

 

      据徐华锋介绍,这一处考古预计要持续两三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慈宁花园开放之后的两年里,游客都有可能在这里看到考古发掘的现场,这也将是故宫博物院第一次将考古现场向公众开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