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地下文物遗存需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及时调整工程建设方案。图为隋炀帝墓考古现场。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扬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根据《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挖掘、藏匿、哄抢、转移地下文物,不得阻挠文物部门和考古发掘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和考古发掘。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设工程或生产活动中,发现地下文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向所在地文物部门报告。 发现地下文物...
地下文物遗存需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及时调整工程建设方案。图为隋炀帝墓考古现场。 资料图片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扬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根据《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挖掘、藏匿、哄抢、转移地下文物,不得阻挠文物部门和考古发掘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和考古发掘。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设工程或生产活动中,发现地下文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向所在地文物部门报告。 发现地下文物咋...
北京市文物局昨日下发了《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预案备案办法》,自2014年9月1日起,凡是按规定需事先向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事先制定地下文物保护预案,并报建设工程所在区、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否则将被处罚。预案须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根据该办法,地下文物保护预案须依照北京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所制定的范本如实填写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四至范围等基本情况,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
北京市文物局7月15日下发了《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预案备案办法》,自2014年9月1日起,凡是按规定需事先向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事先制定地下文物保护预案,并报建设工程所在区、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否则将被处罚。预案须在施工现场显着位置进行公示。 根据该办法,地下文物保护预案须依照北京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所制定的范本如实填写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四至范围等基本情况,明确...
近日,广州正式向社会公布了首批16个地下文物埋藏区。16根封闭的弧形“红线”,以60年考古发现为依据,涵盖越秀、荔湾、海珠3区全部和天河、白云两区各一部分,涉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见证了羊城上下两千年的城市史。 其中,一号片区为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东至东濠涌,南至沿江路,西至西濠涌,北至越秀北路—镇海路(明清城墙北界)—朱紫街—医国街。以广州古城为核心的一号片区,可谓处处皆有宝,自197...
广州市政府近日公布了广州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共16个区域,主要位于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市文广新局有关专家表示,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主要是为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并非所谓的“地下藏宝图”,埋藏区内的文物类型以遗址、墓葬为主,盗掘价值不大。 市文广新局考古专家介绍,“地下文物埋藏区”是指地下文物埋藏比较丰富的区域,它是文物部门综合历史文献资料、历史地理信息和历年的文物考...
[内容摘要] 近日,广州市政府公布了广州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共16个区域,主要位于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此次公布,意味着正式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今后还会结合考古工作的实际情况划定并公布后续名单。 广州市政府近日公布了广州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共16个区域,主要位于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市文广新局有关专家表示,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主要是为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应当事先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但是,文物法对“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和“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没有明确界定,具体实施起来存在不少困难。比如,什么是大型基本建设工程、什么是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区,特别是法规没有设置行政许可,文物部门应如何介入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的机制和办法来。 “农村包围城市”...
[内容摘要]通过多年的实践,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后,地下文物保护工作也更加有法可依,是在当前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实践中的有益尝试和有效机制之一。尽管如此,地下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制度,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应当事先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但是,文物法对“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和“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没有明确界...
扬州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500年的建城史,地下埋藏的文物数量多、等级高,是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去年11月底,《扬州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 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 办法草案要求,因基本建设而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按照国家规定的批准程序进行。考 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费用,列入建设工程投资预算,由建设单位支付。建设单位应当与考古发掘单位签订考古调查、...
3月1日起,位于地下文物埋藏区等重点区域的建设工程,施工前须报请文物行政部门进行考古、勘探,否则会面临最高3万元的处罚,并记入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构成犯罪的,还将被追刑责。昨天(1月6日)的《政府公报》公布了《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为保护地下文物立法。 土地入市得参考考古意见 《办法》规定,位于地下文物埋藏区,以及旧城之内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旧城之外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
本市出台《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文物部门建立地下文物埋藏情况数据库,同时,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按规定报请文物部门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今年3月1日,《办法》正式施行。 规划部门共享地下文物数据 《办法》要求市文物部门建立全市地下文物埋藏情况数据库,标明地下文物埋藏区和重点监测区,并对实际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结果进行记录。 重点监测区域是文物部门根据史料、普查资料等...
“像这样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广、影响大,文物部门与施工单位更应该在前期就配合好,提早进行考古勘测。这样的事情本不该发生。”这是北京通州东城门遗址遭“切割保护”后,著名文保专家谢辰生发出的感叹。 《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
北京地下文物埋藏丰富,近年随着建设项目密集开工,地下文物遭损毁现象非常严重。北京市拟专项立法对文物进行保护,《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建设工程,必须组织考古调查、勘探。 根据该送审稿,符合“旧城之内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及以上”、“旧城之外非地下文物埋藏区且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及以上...
北京地下文物埋藏丰富,近年随着建设项目密集开工,地下文物遭损毁现象非常严重。北京市拟专项立法对文物进行保护,《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建设工程,必须组织考古调查、勘探。 根据该送审稿,符合“旧城之内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及以上”、“旧城之外非地下文物埋藏区且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及以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