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1日,由河北省文物局、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物局、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民生关注》栏目组、内丘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相约和谐内丘 品读邢窑文化”——石家庄、邢台市民共同走进邢窑遗址公众考古活动在内丘县邢窑遗址发掘现场举行。省文物局、省文物研究所、石家庄广播电视台、邢台市文物局、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以及内丘县委、县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与来自省会石家庄和邢台市公众考古爱好者以及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
河北省内丘县官方5月24日发布消息,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发掘队已开始对位于内丘原县城的6座隋唐时期邢窑窑炉展开封闭发掘,现场正进行平整考古发掘和布方布局工作,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丰富的瓷片堆积层。 “目前我们正在对明清时期的文化层,包括一些夹杂的现代遗迹进行细致地剥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已经显现出3处隋唐窑炉的窑顶。同时,在已出现的瓷片堆积层中,发掘出大量含有各种釉色的瓷器、陶器、唐三...
“提起白瓷不可不提邢窑。此次挖掘的古窑对研究白瓷的意义很大,是一个重大发现。”6月9日,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耿宝昌应邀来内丘县参加中国文化遗产日河北主会场活动时,对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考古发掘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耿宝昌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艺品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历代陶瓷,曾撰写国内首部古陶瓷研究鉴...
考古队表示,此次考古发掘价值很大,有可能被列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本报讯 河北省内丘县官方5月24日发布消息,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发掘队已开始对位于内丘原县城的6座隋唐时期邢窑窑炉展开封闭发掘,现场正进行平整考古发掘和布方布局工作,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丰富的瓷片堆积层。 “目前我们正在对明清时期的文化层,包括一些夹杂的现代遗迹进行细致地剥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已经显现出3处隋唐...
6月9日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河北省文化遗产日主场暨“相约和谐内丘 品读邢窑文化”活动在邢台内丘县举行。该活动由省文物局、邢台市政府主办,省文物研究所、内丘县政府、邢台市文化新局承办,省、市、县有关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耿宝昌老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政府特别咨询孙士彬、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邢台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素平等共同...
入地两米,考古工作者看到了经过煅烧而发红的泥土和灰蓝的炉壁。有谁知道,在1500年前,正是在这些破旧的窑炉遗址里,经过匠人们一次次尝试,精美的邢窑白瓷横空出世,打破了过去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6月9日,在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新发现的八大邢窑窑炉遗址首次公开亮相。完整的窑炉或可追溯至隋代、北朝,有望弥补中国陶瓷史研究空白。如今,一处当年被工匠丢废弃瓷器的“垃圾坑”...
笔者从省文物研究所内丘考古队获悉,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发现8座隋或北朝时期邢窑窑炉遗迹,其中4座窑炉环绕并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场地。专家称,这种多窑组合的做法在国内瓷器烧制史上实属罕见,此次发现填补了同时期我国北方窑炉遗址考古发掘的空白。 6月9日,由省文物局和邢台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相约和谐内丘 品读邢窑文化”活动在邢台内丘举行,来自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
近日,笔者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文物部门获悉,该县发现隋唐时期大规模邢窑遗址群落。6月5日下午,笔者在内丘邢窑发掘现场看到,在已发掘了1米左右深度不等的12个探方内,十余名考古发掘人员正在省文物考古专家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据省文物研究所内丘考古队队长王会民介绍,“目前我们正在对明清时期的文化层,包括一些夹杂的现代遗迹进行细致的剥离。目前已现出3处隋唐窑炉的窑顶。同时,在已出现的...
记者2日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文物部门获悉,这个县发现隋唐时期大规模邢窑遗址群落,已探明有6座相对集中的隋唐时期邢窑窑炉和丰富的瓷片堆积层,并已采集到隋代白瓷碗、带“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标本。 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内丘考古队队长王会民介绍,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对明清时期的文化层,包括一些夹杂的现代遗迹进行细致的剥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已经显现出3处隋唐窑炉的...
新闻提示:在盛唐时期有瓷都之称的邢台内丘,如今又添新佐证。22日记者从邢台内丘有关部门了解到,日前,文物专家对该县一处工地进行历时20多天的考古勘探和抢救性清理后,发现了重要的文化遗迹——隋唐时期6座邢窑窑炉和丰富的瓷片堆积层,现已采集到隋代白瓷碗、带“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标本。 邢窑遗址 内邱邢窑器物 发掘现场...
墓志碑上写着“皇明宗室内丘庄懿王圹志铭” (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何晨)日前,长治县信义村村后一在建公路工地施工时,惊现明沈简王五世孙内丘王朱恬熙墓地。 今日上午,记者在接到报料后迅速赶往现场,看到该墓葬均为砖室结构,其中内丘王朱恬熙墓已被彻底破坏,在工地路基旁尚存一座砖墓墓道口。在该村一户村民院子里,记者发现两块墓志碑,一块上写着“皇明宗室内丘庄懿王圹志铭...
发掘现场 邢台内丘张夺遗址考古再有重大发现,继发现汉代窑址两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 104座后,张夺村南墓地又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 据考古人员介绍,张夺村南墓地由张夺村南1号墓地和张夺村南2号墓地组成,共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其中张夺村南1号墓地42座,张夺村南2号墓地51座。 此次考古发掘中,战国时期墓葬形制一般呈斗形,竖穴土坑墓较少。葬式以秦人丧葬的特有风俗曲肢葬为主。随葬器物...
邢台内丘张夺遗址考古再有重大发现,继发现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后,张夺村南墓地又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南水北调考古队于2009年在内丘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由于该市文物部门工作认真负责,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今年又对张夺村南追加了考古发掘面积(现已定名为张夺村南墓地)。目前...
邢台内丘张夺遗址考古再有重大发现,继发现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后,张夺村南墓地又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南水北调考古队于2009年在内丘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由于该市文物部门工作认真负责,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今年又对张夺村南追加了考古发掘面积(现已定名为张夺村南墓地)。目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