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24日,记者随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代表来到内丘。继6月发现8座窑炉遗址群后,又新发现3座窑炉遗址,并且出土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代鸳鸯筒足分格盘等物品。窑炉组合形式完整记者在现场看到,遗址上方搭建了棚子,发掘面积相比6月来说增加了一倍多,并且多种遗迹露出真容。据了解,截至目前,发掘面积达1200平方米,共出土5种遗迹,其中窑炉11座,灰坑140多座,灰沟6条,水井30多眼,墓葬20多座。出土...
资料图片 11月24日,记者随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代表来到内丘。继6月发现8座窑炉遗址群后(本报6月10日3版报道),又新发现3座窑炉遗址,并且出土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代鸳鸯筒足分格盘等物品。 窑炉组合形式完整 记者在现场看到,遗址上方搭建了棚子,发掘面积相比6月来说增加了一倍多,并且多种遗迹露出真容。据了解,截至目前,发掘面积达1200...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会民近日表示,从5月开始为期半年的河北内丘邢窑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共发掘1200平方米,发掘窑炉11座,灰坑130多座,灰沟6条,水井28眼,墓葬19座,出土了很罕见的隋三彩。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邢窑遗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现,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邢台市。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
新华网石家庄11月26日专电(记者 白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会民近日表示,从5月开始为期半年的河北内丘邢窑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共发掘1200平方米,发掘窑炉11座,灰坑130多座,灰沟6条,水井28眼,墓葬19座,出土了很罕见的隋三彩。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邢窑遗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现,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邢台市。目前在河北内丘...
11月24日,记者随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五次年会代表来到内丘。继6月发现8座窑炉遗址群后(本报6月10日3版报道),又新发现3座窑炉遗址,并且出土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代鸳鸯筒足分格盘等物品。 窑炉组合形式完整 记者在现场看到,遗址上方搭建了棚子,发掘面积相比6月来说增加了一倍多,并且多种遗迹露出真容。据了解,截至目前,发掘面积达1200平方米,共出土5种遗迹,其中窑炉11座,灰坑140多座,灰沟6条...
今年4月份以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邢台市内丘县城内一处工地上考古清理出北朝至隋唐时期窑炉遗址11座,出土窑炉烧制工具及各类残片约20万件,同时还发现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三彩瓷片以及鸳鸯筒足盘等珍贵文物遗存。 河北省文研所研究员、内丘邢窑遗址考古队领队王会民介绍,在新近的考古发掘中,遗址区不但出土了瓦当,还有烧制瓦当的模子,其中出土的莲花瓣纹饰瓦当形制大,中间莲蓬逼真,规格很高,在古代应该是官府...
今年4月份以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邢台市内丘县城内一处工地上考古清理出北朝至隋唐时期窑炉遗址11座,出土窑炉烧制工具及各类残片约20万件,同时还发现了罕见的隋三彩、唐三彩瓷片以及鸳鸯筒足盘等珍贵文物遗存。 河北省文研所研究员、内丘邢窑遗址考古队领队王会民介绍,在新近的考古发掘中,遗址区不但出土了瓦当,还有烧制瓦当的模子,其中出土的莲花瓣纹饰瓦当形制大,中间莲蓬逼真,规格很高,在古代应该是官府府邸...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窑炉群考古队队长王会民30日透露,位于河北省内丘县的邢窑遗迹群2012年挖掘工作接近尾声,目前已出土北朝、隋、唐三代各类残片和器物超20万片(件)。从已出土完整器物的大小、造型、釉色等方面的变化,可较完整地揭示出邢窑烧制技术的发展轨迹。 王会民介绍说,早期邢窑发掘成果较少,无法有力说明邢窑烧制技术的演变情况。此次出土的20多万片(件)各类残片和器物涵盖北朝、隋、唐三个...
继今年6月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发现完整邢窑窑炉遗迹群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邢窑窑炉群考古队队长王会民25日称,目前该遗迹群又有重大发现,已清理出的11座窑炉遗迹中出土中国罕见的隋三彩,印证了邢窑在隋朝甚至更早就会烧制三彩。 据王会民介绍,目前该遗迹群2012年挖掘工作接近尾声,考古队从该遗迹群清理出11座窑炉遗迹,出土了20多万片各类残片,包括瓷器、陶器、窑具、砖和瓦5大类。其中尤其珍贵地是...
出土的瓦当和制作瓦当的模具 昨日记者获悉,邢台内丘邢窑遗址群又有重大发现。4个多月前发现的这处窑炉群遗址的灰坑竟多达百个,出土窑炉烧制工具及各类残片约达20万件。在这里还发现了全国罕见的“隋三彩”、唐四彩”瓷片等珍贵文物遗存,其中一件“鸳鸯火锅”盆更是引人注目。 鸳鸯陶瓷盘有现代“鸳鸯火锅”的痕迹 发现1...
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张喜才 摄 9月1日,在县城创办邢窑文化博览馆二年来又添一镇馆之宝——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 此宝是内丘县金店镇大辛庄农民邢窑研究会副会长智英豪,在西街邢窑遗址垃圾土堆中惊奇的发现拣出的,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晶莹透明薄如纸、白如雪,在我国是极为罕见文物,价值连城。 智英豪在观察国宝级唐代瓷器。张喜才 摄 这一宝物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