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3日,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市文物局、大足区人民政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的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大足区和中国三峡博物馆相继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燕平,重庆市人大副主任沈金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家玲、市政协副主席谢小军等有关负责同志、专家以及重庆市社会各界代表和群众,参加了当天的主...
近日,投资2.9亿元建设的重庆大足石刻博物馆完成布展,开门迎客。大足石刻博物馆占地约100亩,收藏文物400余件,馆内所陈列展品以可移动石质文物居多,其中包含历代墓葬出土文物以及旧馆精品收藏。
昨日上午,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在重庆南岸区南坪西部新区举行,重庆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考古车公开亮相,这辆移动考古车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开进考古现场。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出席仪式。 据悉,国家文化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文物保护装备的产业基地,预计2025年实现产值将超过300亿元。仪式上,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4家单位与南岸区政...
2015年6月14日上午,在重庆举行了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授牌暨项目签约活动。重庆市南岸区被授予“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活动现场还展出了各种先进的文物保护工具和设备,其中一台新功能“房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它不是真正的房车,而是一台多功能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造价900万,建造时间大约在两年左右。 记者看到,该实验平台内搭载有ph计、水分仪、x射线投射仪、等各种文物保护及...
14日,我国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授牌落户重庆市南岸区,将打造包括研发、应用、集成、展示、服务、交易等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目标。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授牌暨签约仪式上说,当前文物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愈显文物保护装备的适用性差、技术含量低、缺乏解决方案等问题矛盾突出,迫切需要现代科技和装备提供保障。
修复前 修复后 修复前 修复后 “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重庆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6月13日正式竣工。历时近8年“闭关大修”的“千手观音”以“全新”面容与世人见面。在历时8年的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中,文物工作者发现千手并非1007只而是830只、观音造像上部有分层线、主尊发现暗格的新情况。 此前,千手观音造像被认为有1007只手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日前,工信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在我市建设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预计2025年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300亿元。昨天,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说,基地核心区选址南岸区骏逸公园及其周边地块。 据工作人员介绍,文物保护装备产业是文物博物馆事业与科技、装备产业融合的新兴产业。我市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也非常雄厚,在发展文物保护装备产业方面具备较强实力和优势。 近年来...
6月12日,“寻找抗日足迹、共谋和平发展”交流座谈会在渝召开。59名亲历抗战的台湾老兵和老兵家属与在渝的老兵二代、黄埔同学会成员等相聚一堂,交流抗战经历,共话并肩情谊。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宋爱荣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据了解,6月10日至18日,台湾老兵及家属在渝展开为期9天的参访交流活动,他们先后前往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图书馆、位于铜梁区和綦江区的抗战遗址、市规划展览馆等地,实地参观抗战...
昨日,朝天门附近,重庆古城墙发掘现场。 发掘现场清理出来的瓷器碎片。 城墙填充物中清理出来的汉代墓砖。 古城墙体内,使用鹅卵石进行填充。 宋明两代古城墙遗址。(近处为宋代城墙,远处是明代城墙) 重庆历史上有4阶段筑城,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南宋时期彭大雅所筑的重庆城,在彭大雅“不把人当人看,不把钱当钱看”的筑城思路下,冒着战火修筑而成的牢固宋代城墙,挡住了蒙古铁骑数十年的进攻。...
最大那棵金丝楠木与一个成人的对比 楠木之贵,众所皆知,尤其是金丝楠木。 《南京晨报》报道,5月31日,在南京正大春拍上,备受瞩目的金丝楠木顶箱柜(乾隆儿媳妇钮祜禄氏的嫁妆),以2000万元成交。 近日,记者在重庆酉阳县采访时,得知当地两罾乡内口村有一处金丝楠木群,共有8株,最小的胸径1米多,最大的胸径达2.1米,6人才能合抱,价值上百万元。 今年65岁的村民黄世江告诉记者,2013年2月的...
现代人总是行色匆匆,那么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历史吧!一座吊脚楼,一条石板街,沉淀着一段岁月,不经意就触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重庆城有3000年悠久历史,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历史名城如何保护?哪些老建筑和风貌区要保护?历经3年时间编制,昨日,市规划局正式发布《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名城规划》),这是重庆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史上首部法定名城保...
钓鱼城范家堰考古工地 范家堰遗址发掘的南宋建筑基址 合川,古时称为合州。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淳祜三年(1234年)为抗蒙兵,合州在州城之东5公里的钓鱼山筑新城,州治所迁居钓鱼城。昨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考古专家最近在合川钓鱼城范家堰考古工地发掘中,发现了高规格的建筑基址群,初步推测这里便是南宋时期的合州州治所在地。这是我市近年来在钓鱼城考古中的又一重大发现。也就是说,范家堰片...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跟随重庆考古发现公众考古活动走进潼南县崇龛镇,探秘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如图)。 据介绍,整个摩崖石刻造像呈东西走向,长30米,残高4米,最低处距地表1.5米,已暴露于崖壁的造像有43龛。潼南县文管所副所长徐林表示,千佛崖自发现以来,经过2011年9月和2013年12月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各类造像约283身。
文物并不一定都需要在博物馆中隔着玻璃观看,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就藏着集宋、明、清故事于一体的全国重点文物。离主城不远的永川则有一处古墓,壁画上的女孩有对高飞的翅膀。昨(26)天,2015年“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的网络媒体暨微博达人“重庆考古发现”公众考古活动启动了。本网记者将在考古专家的带领下,和微博达人一起探访重庆城曾经的故事。 研究院内的厕所都堆满文物碎片 昨日下午1点,记...
渝中区人和门至储奇门段城墙,墙上长出了黄葛树。 这段城墙藏在渝中区戴家巷中 渝中区人和门至储奇门段城墙,几台空调安装在老城墙上。 渝中区临江门车站旁的老城墙 最新考证 有3000年历史的重庆城,巍峨的古城门、雄伟的古城墙还剩多少?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市规划研究院独家获悉,通过几年勘测探究,由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彭瑶玲、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余颖、重庆雅凯斯凯建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