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记者今(14)日获悉,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抗战文物征集、抗战历史研究、抗战主题教育活动等,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截至目前,共征集到珍贵史料1000余件,举办105场专题宣讲演出,接待观众达2万余人次。 征集珍贵史料1000余件现“轰炸津贴” 据了解,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加大对民间散落抗战文物的搜集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征集抗战时期珍贵文物文献史...
9月8日,从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委获悉,区政府采纳政协建议,全面启动了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力争原址原状保存修缮传统古建筑。 今年初,涪陵区政协调研了解到,涪陵区现有传统古建筑和近现代代表性建筑文物保护点279处,中国传统村落4个。因城乡建设和收藏爱好的兴起,部分文物建筑遭受人为拆毁或被拆解搬家进城,因疏于维护管理,建筑本体安全与周边环境安全状况堪忧。 对此,区政协建议,对全区传统古建筑开展全面摸底调...
近日,永川区在朱沱镇举行了汉东古城文物展。本次展览共展出30余件汉东城出土的珍贵文物和80余幅介绍汉东城遗址基本知识及发掘过程的图片。 2013年10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始对汉东城遗址进行勘探和局部发掘,汉东城位于永川区朱沱镇,历时300余年,原为唐宋时期万春县和万寿县的县城。城边的汉东水驿曾是古重庆最重要的18座水驿之一,这座县城因此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汉东城。 通过考古勘探,探明汉东城遗...
记者今天从重庆市文物局了解到,重庆对抗战文物实施重点抢救性保护,累计投入1.5亿元,现有抗战遗址395处,分布在22个区县,是全国保存抗战遗址最多的城市之一。 近几年,重庆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调查,组织开展了全市抗战遗址和抗战可移动文物专项调查。自2005年以来,重庆市颁布实施《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国务院审批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明确将抗日战...
8月21日,重庆市档案局(馆)、南京市档案局(馆)联合举办的“血与火浇铸的胜利——重庆南京抗战记忆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展期为15天。 展览共展出297幅重庆和南京抗战的珍贵照片,其中“南京大屠杀”案市民请求救助和赔偿的呈文原稿、日军轰炸重庆绘制的地图、日军轰炸重庆私立巴蜀中学礼堂等10幅照片首次面世。展览分为南京保卫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南京大屠杀”与“重庆大轰炸”、团结御侮与共赴国难...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切实发挥重庆抗战遗址的纪念意义和教育功效,8月31日,重庆市文物局对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库里申科烈士墓园、国民参政会旧址、保卫中国同盟总部旧址(重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重庆史迪威博物馆)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黄山抗战旧址群、桂园、特园等市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的相关纪念活动准备工作进...
“尖山碉堡、塘坊田家老屋、宁厂过街楼3处县级保护文化遗产的消失让人扼腕叹息”、“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的文脉和灵魂”、“别把文物不当宝贝”……近日,重庆市巫溪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与县文化委就文物保护工作开展对口协商。 据介绍,巫溪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23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保单位1处、县保单位40处。“今年县财政安排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仅7万元,这对于全县...
住在大渡口九宫庙的市民,大概都不清楚,清朝这里曾有一个叫“三皇会”的帮会活动过。而证据,就是今年在大渡口文管所,九宫庙街道办事处里发现的一块光绪二十五年的石碑! 而这仅是今年重庆各区县文物部门,在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时的新发现之一。记者从市文委博物馆处了解到,目前已经有14个区县(其中主城区4个),基本已全面完成文物普查认定和数据登录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发现。...
近日,重庆市文化遗产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博学院联合考古队在我县消落区赵家湾墓群、谢家包墓群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成。 本次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汉、六朝墓葬15座,出土文物232件(套),器物类型有青铜器、铁器、青瓷器、陶器等。此次发掘为研究峡江地区汉代墓葬形制、器物组合、随葬品位置摆放、墓室空间布局与丧葬礼仪等问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被发现的航弹与曾经发现的迫击炮弹对比。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供图 记者近日从沙坪坝区公安分局获悉,8月26日下午,原特钢厂区域内一建筑工地的工人发现了一个可疑的大铁坨,模样很像一枚炮弹。民警赶到现场初步检查发现,“大铁坨”并不是普通的炮弹,而是一枚轰炸机上使用的航弹。 据现场处置民警介绍,这个“大家伙”大约有90公分长、50多公斤重,两个人抬都相当吃力。经初步检查,这枚航弹虽然锈迹斑斑,但几乎完好无...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6社,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海拔223米。遗址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保存较好的区域面积为64500平方米,核心分布区面积约20000平方米。遗址南北向地势平整,东西向地势为西高东低的坡状;北隔安子沟与溪咀上相邻,南隔猫儿溪与咀咀上相望,东临长江,西倚对面山。 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汉东城遗址开展了区域性考古调查、考古勘探...
“公元1782年8月12日洪水高程252.42米....。。”置身于重庆潼南大佛寺景区石壁下,荷兰《中荷商报》总编辑黄锦鸿研究着近百年来冲刷石壁的水位刻度线记载,感叹历史文化遗迹在百年风雨剥蚀后的伟大。 8月15日至21日,来自五大洲的16家海外华文媒体主要负责人在重庆参加“行走中国·2015海外华文媒体美丽重庆行”联合采访活动。始建于隋朝的潼南大佛寺绵延千年,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让游人心生...
重庆彭水县龙蛇坝遗址近日发现商周时期重要遗存,填补了芙蓉江流域先秦时期遗存的空白。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龙蛇坝遗址位于彭水县大垭乡龙龟村,地处芙蓉江与东瓜溪交汇处,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为配合当地水电站工程建设,考古专家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完成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清理房址6座、灰坑11个、窑1座、沟4条,出土铜、铁、瓷、陶、石等各类遗物400多件,时代涵盖商周、宋元、清等...
今(30)日,已故著名生物学家施白南先生塑像落成典礼暨110年诞辰追思会在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举行。记者了解到,施白南为长江、嘉陵江的鱼类资源保护作出过重要贡献。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谢小军出席落成典礼。 施白南(1906—1986),字怀仁,河北正定人。著名动物学家,历任西南师范学院(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四川省水产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委水产学科专家组成员等职,为开创我国鱼类学研究和动物学高等教...
8月17至18日,重庆市文物局组织召开2015年全市文博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传达贯彻2015年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和全市文化工作半年座谈会精神,总结回顾上半年全市文物工作情况,进一步分析形势,部署落实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谋划好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期间的文物工作。市文化委副主任、市文物局局长幸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