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上午,博物馆舍建研讨会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召开,来自北京市、重庆市等地34家文博机构的60余位代表出席。据悉,重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将在明年开建。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14日上午,由工信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南岸区。重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作为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14.3亩,建筑总规模15000㎡,总投资1.3亿元,将在明年6月开...
12月16日,重庆大渡口区原重庆钢铁公司厂区内,一台重达120吨的老式蒸汽火车机头被大吊车顺利吊起,通过大型平板车运送到正在修建的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使得该园又多了一件大型的工业展品。CPF供图
17日,西南博物馆联盟第3次会议在重庆召开。记者从现场获悉,重庆全市目前有81家博物馆,其中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申遗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介绍,自2010年4月西南博物馆联盟在重庆成立以来,各博物馆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不断输出和引进其他博物馆的优秀展览。 2013年-2014年,贵州民族博物馆、云南红河州博物馆、云南大理博物馆分别输出的《贵州民族博物馆傩戏展》《哈尼梯田...
记者11日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在江北区核心商业圈内,在四周环绕的高楼中央,近日发现一处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时期墓葬。这处墓葬共4座墓,分上下两层,相隔不到1米,年代却跨越了上百年。 据了解,该墓葬地处重庆市江北区五里店,共挖掘出上下两层、4座墓。上层有3座,其中2座并排挨着,另1座与之相隔近3米。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代玉彪介绍,第1层的3座砖室墓考古挖掘完毕,在此过程中却发现砖室...
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的“重庆考古手迹”13日在重庆华夏文物2015年秋季拍卖会上成功落槌,成交价为170万元人民币。 此次郭沫若“重庆考古手迹”拍品为一组七件汉砖纸本拓片,包括有昌利砖1幅61x27cm、富贵砖1—4、题延光四年砖1—2。七件均有郭沫若的题字、款识和印章。 “这些作品原为郭沫若赠侄女郭珩瑛,后流入社会,此次为四川藏家送拍。”重庆华夏文物拍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重庆市考古部门近日在在江北区五里店发现一处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时期墓葬。 市考古所工作人员称,这处墓葬上面3座砖室墓有两座是并排挨着的,另1座与之相隔大概3米。并排两座墓下不到1米深处,还发现了1座土坑墓。上面3座墓葬属东汉中晚期,下面1座墓葬是东汉早期。4座墓葬的墓室都被盗,由于3座砖室墓容易被发现,所以基本被盗空。下层的土坑墓墓室虽然也被盗,但是还残留了一些东汉时期的陶俑。考古所工作人员称...
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冬季文物消防工作的通知》精神,12月3日,重庆市文物局召开全市文物安全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全市文博系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分析文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工作措施,全面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全市各区县(自治县)文化委分管领导、文管所(博物馆)负责人、市属文博单位负责人、重点博物馆(纪念馆)负责人及市文物局全体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议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文物安全...
整个汉墓被高楼大厦包围 近日,在江北区五里店烟草大厦附近喜乐溪小学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发现一处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时期墓葬,上下两层共有4座墓,相隔不到1米却间隔了上百年。 重庆主城核心区为什么会发现汉墓?带着疑问,重庆晚报记者昨日走进考古现场。 A 昨日上午,重庆晚报记者来到五里店喜乐溪小学一期工程施工现场。这里前面是烟草大厦,后面是珠江太阳城小区,四周都是高楼大厦。 一个深约4米...
古坟坝遗址位于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一组,地处长江右岸小地名为庙岩河的二级台地上,南北长60米,东西宽约50米,埋藏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位于三峡水库消落区,长江水位的反复消涨对遗址形成了一定影响,近年来的取土活动对遗址造成了巨大破坏。 作为三峡水库消落区考古发掘年度项目,2015年7月至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866平方米,清理灰坑10个、沟7条、窑...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欧阳辉昨日称,12月4日起,位于北碚的自然博物馆将实施严格限流措施,平日每日接待6000人次,周末及节假日每日接待8000人次。自然博物馆将分上下午两次发放门票,平日每天早上8点30分和下午1点30分将分别发放3000张门票,周末及节假日每天早上8点30分和下午1点30分将分别发放4000张门票。 昨天,自然博物馆开馆之后引进的首个特展——PNSO世界恐龙艺术大展全球巡展新闻发...
在今年上映的电影《侏罗纪世界》中,海中霸主沧龙一口吞掉暴虐龙,让很多观众大为惊叹,真实的沧龙长什么样?今(2)日,记者从重庆自然博物馆了解到,国内知名科学艺术家赵闯等人创作和主办的大型恐龙主题展,将于本月25日在自然博物馆新馆开幕。展览将首次展出沧龙1:1的复原雕塑,以及永川龙等上百件优秀作品。届时,市民能一睹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地球上最伟大生命的风采。 七大洲恐龙齐聚一堂 首次展出沧龙复原雕塑...
一是全市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55处196个点。新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中国传统村落63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市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编制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15个。新增博物馆40家,总数达到79家,区县博物馆覆盖率达74.4%,举办展览超过4000个,接待观众约8千万人次。 二是全面完成三峡文物抢救性保护和抗战遗址抢救维修...
中国首部抗日战争遗址地方性规章——《重庆市抗日战争遗址保护利用办法》于1日正式实施,破坏抗战遗址行为将被严厉追责。 据介绍,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中国战时首都,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抗战遗址。目前,重庆现存抗战遗址395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个。 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办法》强调保护,鼓励合理利用。首次建立抗战遗址的市、区县...
国内首部地方性抗日战争遗址地方性规章——《重庆市抗日战争遗址保护利用办法》1日正式实施,明令禁止擅自迁移和拆除抗战遗址等破坏行为。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周勇介绍,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中国战时首都,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抗战遗址。目前,重庆现存抗战遗址395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个。 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强调保护,鼓励合理...
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近日正式建成并向市民免费开放。 据悉,作为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建设的十大社会文化设施重点项目、市级十大公益项目之一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其前身为爱国实业家卢作孚1930年在重庆北碚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更名为重庆自然博物馆后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是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成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