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辆推土机正在砖厂内作业 16日上午,读者反映,孟津县常袋镇菠萝窑村的“菠萝窑遗址”附近,有一家砖厂取土已经蚕食到文物保护区。记者调查发现,菠萝窑村南侧约500米的沟里有一处正在生产的砖厂,向北侧村子方向取土形成了一个10余米的陡坡,村民告诉记者取土区域是文物保护区。村民|以前砖厂取土时常能看到有碎瓦片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孟津县常袋镇菠萝窑村,该村东、西、南三面被深沟环绕。在村子南侧约500米...
经过7个月的勘探、近两个半月的发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大兴城区西北部边缘的原三合庄村址发现了从东汉到辽金时期的古代墓葬129座,现共清理出75座,预计今年五六月份结束发掘工作。”今天上午,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了大兴三合庄墓地考古发掘情况,其中两座完整的辽代壁画墓因真实再现墓主人生前生活而被列为此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 大兴惊现朝鲜遗民墓葬 7座东汉墓全部为小型砖室墓,均为单人葬,墓葬用砖做...
日前,亳州市博物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重要馆藏文物“汉砖”的拍摄上传阶段。这批汉砖是发掘曹操宗族墓群时清理出来的,砖上的文字绝大多数是造砖工人在砖坯未干之前,用细棒刻写而成。文字砖的内容丰富,砖文的书体有隶书、篆书、真书、行书、章草、今草。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是亳州市博物馆首次全方位的对汉字砖进行录入高清图片和释文,力求以专业文物摄影技术高标准的呈现汉砖的“历史痕迹”,突显其古朴厚重的历...
钱匡道墓志铭拓片(局部) 2012年4月,我市三星村夏庄出土了“大吴故钱府君墓铭记”墓志,经考古人员确认,墓主为杨吴时期的钱匡道。这个钱匡道究竟是谁?与扬州有何渊源?近日,我市考古人员编撰的《江苏扬州出土钱匡道墓志考释》出炉,对墓志进行了全面释读。 考古 五代十国砖室墓出土墓志 2012年4月,在扬州市城北乡三星村夏庄某基建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墓葬,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
3月2日,缙云县博物馆集中对壶镇镇陇东村田畈自然村的小栋梁山上发现西晋纪年墓墓砖逐一进行拓片整理归档。 此次拓片制作的墓砖分为铭文砖、纹饰砖和楔形砖三种。砖的规格:长39厘米,宽16厘米,厚度为5.5厘米,其中楔形砖长度20厘米,厚度分别为5.5厘米、4厘米。墓砖都刻有精美的纹饰,有钱币纹、席纹等 ,更重要的是砖上的铭文,有“大康七年”等多种铭文。 对这些墓砖的拓片整理归档,为研究西晋的墓葬风...
水陆征战,河南东汉画像砖 浙江东晋文字砖浙江东晋文字砖 于右任题赠吴昌硕,昭陵六骏之什伐赤拓片,2011年拍卖成交价350.75万元 在艺术品市场中,挖掘价值被低估的门类,永远是一门让人饶有兴趣的学问。比如古砖收藏,就是一门刚刚被市场认识的门类。 很多人一听说古砖就会蹦出“秦砖汉瓦”这个词,但如果和其他时期的古砖相比较,秦砖的纹饰还是比较单调。到了西汉中后期,古砖的纹饰非常丰富,既...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对去年发现的一座宋金时期墓葬内精美画像砖进行室内整理时发现,其上面雕刻的12组人物和30多幅花卉装饰图案均为高浮雕砖雕作品,这在陕西地区的宋金墓葬内十分少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据考古人员介绍,以往陕西地区发现的宋金墓葬中的画像砖从艺术手法上多为先雕刻后烧制的简单模制砖雕作品,而此次墓葬发现的则为先烧制后雕刻的高浮雕作品,相比模制砖雕作品雕刻难度大,艺术价值也更高。
近日,陕西省平利县文物管理部门接到线索,在该县境内龙头村一处坡地发现大量墓砖。 经过勘察,现场可见汉代至南北朝墓葬5处,2处为汉代墓葬,3处为南北朝墓葬。其中一座墓室为砖券形式,现场散落大量楔形绳纹砖、子母口砖,分别饰粗、细、深、浅绳纹。目前,墓葬分布范围为耕地,地表为黄土质,土层深厚,无弃耕迹象,地表无法判定地下情况,保护难度较大。 平利的史前文明,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秦、汉、三国时期,这里...
浙江杭州临安法院15日开庭审理了一起盗掘古墓葬案。临安横街村一村民黄某在地里干活时挖出一座北宋年间古墓,一时贪念起,将古墓中的藏品私自藏于家中。最终,黄某被判刑并处罚金。庭上,黄某还表示:当时只是想用这些砖块去盖厕所! 2013年11月,下过几场雨后,黄某在地里干活。他发现前方空地上有洞,雨水顺着洞口不停的流下去,但却都没有溢出。黄某很好奇,拿起锄头去挖,没挖几下,锄头就当的一声磕到了石板...
临清贡砖明清两代“岁征城砖百万”,据考证,当时临清每年的贡砖烧造实际数量应远远超出几百万块。 临清官窑多分布于运河两岸。明清两代临清为州,后升为直隶州管辖夏津、武城、邱县、馆陶4县。官窑的分布应以临清为中心,南至现河北省馆陶县境内,北至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夏津县,东至现临清魏湾乡,原清平县的漳卫运河及会通河两岸。在此区域内窑窑相连,常以群聚,康熙时客居临清的江南文士袁启旭曾赋诗吟咏烧砖情形...
近日,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岩瑞隆感应塔,市民发现塔体发生倾斜,甚至出现砖块掉落的情况。昨日,黄岩区博物馆已经邀请了省里的古建筑专家,对瑞隆感应塔进行检查,研究修复方案。 宝塔倾斜,塔体掉下砖头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瑞隆感应塔所在的黄岩九峰公园,该塔就矗立在公园入口不远处的一片树林里面,塔东边是一条已经干涸的小溪。 瑞隆感应塔,建于五代吴越建隆四年,即公元963年,距今...
考古现场 去年初,我市为一座六朝砖室墓进行了整体“搬家”,记者日前在西区一工地发现,考古部门又新发现一座砖室墓,初步推测该古墓为六朝时期的。值得一提的是,该古墓规模很大,墓砖随处可见精美的纹饰,有专家推测,墓主人可能是“王”这个等级或者太守。 西区工地考古新发现 一座布满精美纹饰的古墓 在西区一工地,记者看到了一处栅栏围着的工地,现场插着几个写有“考古工地 闲人莫入”的牌子。在路边,就可以...
建筑不是空壳,而是凝聚生命力的标本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坐落在明清皇家坛庙先农坛古建筑群内,与喧闹的街市若即若离,环境清幽,古柏参天,冬季萧瑟的阳光下透着庄严,别有一番韵味。这里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博物馆。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形容建筑的重要性时曾富有诗意地说,城墙就是北京的生命。建筑是凝固的生命,是无声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
12月5日,樊城区卧龙大道附近的东西轴线工程路段,市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出一座宋代古墓。考古人员称,整个墓室用砖仿照木质结构建造,墓壁雕砖精美(如图),为研究宋代葬制葬俗、建筑、绘画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时,墓葬周围的封土已经清理完毕,整个墓葬已经显现出来。该墓由墓道、门楼、甬道、墓室组成,墓室长2.5米、宽2.2米、残高1.7米。 这座宋墓保存完好,墓室...
魏晋十六国时期,虽然北方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但丝路交通并未中断。甘肃河西地区与西域间的联系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密切。近期,学者发现,这一景象也被复刻在出土于当地的墓室壁画砖上。 上世纪90年代,甘肃高台县在骆驼城、许三湾遗址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古墓,从中发现了数百余来自魏晋时代的墓室壁画砖。由于时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以墓主人生前生活为主题的“写实派”壁画砖几乎承载了魏晋人全部的生活。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