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2日,《海洋瑰宝——珊瑚特展》在宁波博物馆西临展厅开展。此次展览由宁波博物馆与浙江省自然博物馆联合主办,展期至2016年9月4日。 珊瑚与琥珀、珍珠、砗磲一起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珊瑚以其千姿百态、绚丽奇幻的色彩把海底世界营造得美轮美奂。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此外,珊瑚在减轻温室效应、巩固海岸、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位一体”传承基地建设规范》正式生效,这是全国首家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正式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标准。 该标准涉及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项目传承、发展利用、运行管理等内容。根据要求,非遗传承基地要建立非遗保护工作体系,制定非遗保护工作计划,规范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在人员配备方面,要求有非遗传承人,具备从事非遗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在项目传...
图为展览现场。(周燕波 摄) 珊瑚与琥珀、珍珠、砗磲一起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千姿百态的珊瑚把海底世界装饰得绚丽多彩,美不胜收。它像花,像草,又像灌木丛……许多人往往有疑问:珊瑚究竟是一种植物,还是一种动物?昨天下午,在宁波博物馆西临展厅亮相的“海洋瑰宝”珊瑚特展让观众大饱眼福,同时让大家了解了许多关于珊瑚的知识。 宁波博物馆自2011年开始,在每年的暑期都会推出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展览,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朴雅致的雕花木窗,墙壁上悬挂着孔子画像,孩子们身着蓝底黑边的传统汉服,端坐在古色古香的书桌前,用清脆、稚气的童声朗朗诵读着《论语》——7月5日上午,第三届“天一阁书院”国学夏令营开班典礼正式在天一阁博物馆内拉开帷幕。 本次国学夏令营以“育于经典,美于心间”为主题,为期七天,学习内容包括传统经典、唐诗宋词、成语故事,以及古代礼仪。老师...
7月5日上午10时整,武警江东消防大队与宁波市文保所在庆安会馆联合举行灭火实战演练。 当日,两辆消防车载满消防官兵抵达演练现场,战士们手提灭火水带,身背通讯照明器材,从庆安会馆正门鱼贯而入,在会馆安防人员的配合下,灭火战斗一小时内顺利结束。此次灭火实战演练是市文保所根据年初制定的一年两次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和模拟火灾扑救演练计划,结合“119”日和清剿火灾隐患月活动,今年第一次与江东消防大队...
江北天主教堂位于江北区中马街道外滩社区中马路2号,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代牧主教(法籍)苏兴建,名圣母七苦堂。1876年起为主教堂驻堂,增建主教公署,藏经楼等。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钟楼,现建筑面积4494.3平方米,分主教公署,本堂区,教堂,钟楼,修道院等。教堂建筑采用单钟塔形式,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其哥特式建筑风格,被誉为浙江省教堂之魁。1989年12月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0...
石家村现存的建筑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规划部门将根据保护条例尽力进行保护。本报6月1日《鄞州石家村,你该何去何从?》一文报道了江南水乡鄞州石家村面临拆迁的现状后,引起多方关注。昨天,鄞州规划分局技术管理科科长章佳向记者透露,古村落的保护方式有多种,涉及很多方面,对符合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条件的古村落,规划部门将会按照保护条例有关规定,推动保护工作。 章佳说,石家村的情况见诸报端后,规划部门到石家...
闲闲几笔,花、鸟、虫、鱼跃然纸上,淡淡的墨色晕染开来。昨天上午,“竺庆有敬乡画展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专辑首发式”在宁波美术馆启幕。 竺庆有生于1936年,浙江奉化人。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五年制中国画系花鸟科,师承潘天寿、吴茀之、陆抑非等诸大师。在著名画家陈家冷看来,竺庆有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画家。 竺庆有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参展,作品《胜似春光...
记者昨天从市教育局获悉,近日宁波教育博物馆千余件展品亮相。在60件珍贵展品中有一件特别展品——有100多年历史的真人骨架。据介绍,这副骨架在晚清时期就被宁波一所教会学校作为医学教具在课堂上使用,令观众啧啧称奇。 这具真人骨架,净高157厘米,重6千克。博物馆孙国华副馆长告诉记者,经考证,这是晚清时期一所教会学校保存下来的人体骨架。 清同治七年(1868年),英国传教士禄赐和戈柏...
昨天上午,一群来自宁波大学国际学院的留学生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洪塘的宁波绿色学校,参加“匠·木构建筑文化保国寺教学体验馆”开馆体验活动。这是保国寺举办的“东亚文化之都·中外留学生研学季”中的一项活动。除了体验活动以外,这批在甬外国学子昨天还游览了保国寺、高丽使馆遗址、余姚河姆渡遗址。 宁波绿色学校是我市青少年的社会实践基地,“匠·木构建筑文化保国寺教学体验馆”是...
6月5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沿海地区“水下考古工作方法与成果座谈会”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召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等领导,以及来自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文物机构代表30余人与会。 本次会议旨在交流2011-2015年水下考古优秀成果与成功经验,探讨水下考古操作规范...
6月13日,雨后初霁、万木葱茏,位于美丽的滨海新城——宁波市北仑区春晓镇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内,如期迎来了“科技考古·宁波讲坛”的第三期讲座。本次讲座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力军研究员主持,来自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宁波各县市区文博系统和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的研究生等共60余名代表全程旁听了本次讲座...
昨天,严信厚塑像揭幕仪式现场。(记者周建平摄) 昨日,宁波帮先驱严信厚塑像在宁波帮博物馆揭幕。严信厚被后人称为“宁波帮开山鼻祖”,也是“中国商会第一人”。 严信厚(1838年-1906年),原名严经邦,字筱舫,号石泉居士。清末著名实业家、书法家、画家,宁波慈溪人。1902年,严信厚创立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即后来有天下第一商会之称的上海总商会的前身)并任总理,成为中国近代商会组织的开创者。...
近日,经过3个多月的公开征集、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备受市民关注的中山公园内的逸仙楼(尊经阁)、宁波商会旧址(小花厅)、月湖月岛内的花果园庙三处文物建筑集体招租文化项目结果出炉,宁波当代名人陈列馆、甬商文化小驿站、四明史氏文化陈列馆将分别入驻并免费对外开放。由此,海曙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为宁波城市文化保护传承又添新硕果。 “合理保护利用好文物建筑,关系到宁波城市文脉的延续。”...
近日,海曙区督学行署保护利用项目获评“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督学行署坐落于唐宋时期明州子城范围内,是历代衙署和学台衙门所在地,也是清政府浙江学政在甬驻地,是我市现存唯一的、浙江省少见的有关古代科举制度研究的建筑例证,现为市级文保点。 2012年,借鼓楼步行街有机更新、品质提升之契机,进行修缮后,对公众免费开放。同时组织各类文化讲授、展示、交流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包括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