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确保清明期间景区、公墓地以及宗教场所文物建筑安全,区文物部门与区公安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在清明前夕对镇海烈士陵园、镇海招宝山景区、九龙湖景区、郑氏十七房景区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文物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督促上述场所、单位在清明期间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内部防范措施、值班巡查措施的制定。同时,对集中燃放鞭炮和焚烧香、纸、烛的场所,强调要规范化管理,落实责任人。检查组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当场督促使用单位(人)限期整...
3月27日,由香港甬港联谊会永远名誉会长严信才率领的香港“活力宁波·薪火相传”家乡行访问团到港口博物馆考察。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党工委书记马卫光、区领导何国强、袁侠等陪同考察。 访问团一行参观了“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各类港口历史文物和资料引起了访问团成员的浓厚兴趣,他们边看边拍照留念,并详细询问了中国港口的发展历史。严信才对家乡的发展成果表示欣喜。他说,通过...
近日,由镇海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的《镇海人民公园改造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区文物部门协助做好《规划》编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调研挖掘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镇海人民公园位于镇海老城中轴线西侧。该区域原为镇海县城遗址所在地。据史料记载,镇海县署占地面积2.4公顷,南北狭长,原建筑为纵轴式布局。大门前照墙,左右牌坊,东坊额“南邦锁钥”;西额“东浙藩垣”。进大门依次为仪门、大堂、亲民堂、法庭(忠爱...
3月21日下午2时许,住在宁波鄞州区和众社区的许女士,领着小孙子走到了常来的社区活动室,迎接她的是精美的青瓷器、一字排开的民俗展板、做红豆糕、金团的民俗摊位,以及剪纸、画伞等各种体验活动。不大的活动室已经有了三四十个居民,正是一片热融融的景象。 本次和众社区联合宁波博物馆,举办了《“我的鄞州记忆”——传统民俗文化走进基层》活动,围绕“民俗”这一关键词,宁波博物馆以馆内常设展览“阿拉老宁波”为基础...
宁波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历时10余年编纂完成的《宁波古桥名桥图志》日前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共入载了255座古桥名桥,考证解决了历代志书等地方历史文献记述中桥名不统一、桥址描述不准确、始(修)建年代不清楚、桥联文字差错等问题。 岁月的桥,历史的河。为了准确摸清宁波的“桥”情,十余年间,编修人员跋山涉水,深入偏远山村,几乎走遍全市各个乡镇,开展田野调查,采访知情村民,查阅村史家谱,测量桥梁数据,拓...
3月16日,镇海区收藏协会2015年度会员大会在镇海召开。大会完成了镇海区收藏协会班子换届选举、新老班子成员工作交接。 镇海区收藏协会成立于2000年1月,是民政部门正式批准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民间团体组织,现有会员70余人。协会成员收藏品主要有石器、铜器、铁器、玉器、陶瓷器、家具、书画、石刻、木刻、古籍、古玩、工艺杂件等,收藏量达4万余件,收藏器物跨越年代从新石器时期到民国时期。另外,还收...
3月14日下午,大运河(宁波段)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调研咨询召开。会上,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大运河保护管理规划的编制范围、内容和要求等情况作了专门汇报,并征询了市规划局对大运河保护管理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就规划编制需要配合事项和所需资料进行了充分对接。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函》(文物保函〔2014〕2349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大遗产环境和景观...
3月15日,由南京博物院、宁波港口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笔墨当随时代——新金陵绘画特展》在港口博物馆开幕,为广大市民奉上一份“艺术大餐”。 此次展览展出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14位画家的90幅绘画图轴,时间跨度从1942年至现当代。与中国传统绘画中高山流水所营造的淡泊简远不同,新金陵绘画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时代精神。在这些作品中,一些精品画作更加引人注目。如傅抱石的《西陵峡》,是他在进行二万...
3月10日,为掌握各地保护管理工作动态,将国家文物局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根据大运河城市联盟章程和大运河保护办的职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前来我市开展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专项巡查及监测管理调研。 调查组一行具体对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浙东运河宁波段,及宁波三江口(庆安会馆)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我市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并与相关人员针对保护利用、监测管理等工作进行座谈...
近日,央视国际频道播出了《国宝档案》之“海丝传奇”系列节目,其中5期内容与宁波有关,分别为《崔溥和<漂海录>》、《郑和的船队》、《木石之缘》、《友通高丽》和《青瓷飘茶香》。宁波文广新局文博处处长徐建成10日向记者透露,这个系列节目再次向大众普及了宁波“海丝”故事。据悉,以上节目均可在央视网上找到视频。 崔溥《漂海录》故事被拍成专题片 朝鲜人崔溥的日记《漂海录》是谈到宁波海路与运河史...
中国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和宁波有什么关系?规模宏大的日本寺庙东大寺为何出自宁波工匠之手?这些答案都能在海丝传奇·宁波篇《国宝档案》中找到。 昨天晚上,央视四套纪录片《国宝档案》“海丝传奇·宁波篇”的最后一集落幕了。 《国宝档案》是一档为国宝级文物重器进行揭秘建档的栏目。“海丝传奇·宁波篇”一共五集,在宁波拍摄的主题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分为《崔溥和漂海录》、《郑和的船队》、《木石之缘》、《友通高丽》、...
昨天上午,位于潘火街道的蔡氏宗祠的宁波锡镴器博物馆阳光和煦,馆长陆继勇在亲友围观下小心翼翼地拆着一个前几日刚寄到的包裹。“特地挑了个日子一起拆、一起看,”陆继勇边说边把里面的物件取出,兴奋的语气下透着一丝小紧张,“这是一对美籍华人夫妇送给我们的锡镴器。”年长日久,锡器的颜色略微有些暗沉,但造型精巧,很是讲究。这是作为民营博物馆的宁波锡镴器博物馆开馆一周年以来,收到的第一笔“海外捐赠”。 椰壳包锡...
近日,天一阁藏清沈复灿抄本张岱诗文集《琅嬛文集》的点校出版在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该抄本保留了张岱早已佚失的诗文五百余篇,是研究张岱生平、文学特色,以及明代文学、明末历史的重要文本。这是天一阁自开展全面古籍普查工作以来的又一巨大成果。 张岱(1597-?),山阴人(今浙江绍兴),明末著名文学家,明亡后披发入山,潜心诗文。著有《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等,其中《湖心亭看雪》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
日前,宁波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2015宁波市网上文化家园评选活动的通知,由宁波博物馆网站、微信组成的《宁波博物馆—网上博物馆》被评为2015宁波市网上文化家园优秀项目。 2015年底,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各类网络新媒体平台的规范化运作,更好地发挥其在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网上正能量中的主体作用,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宁波市组织开展2015宁波市网上文化家园(优秀网站和“两微一端”)评选活动。《宁波博物...
2月25日,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韩小寅副局长带领文博处工作人员赴鄞州调研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先后参观考察了陶瓷文化艺术馆,甬宝斋锡镴器熨斗博物馆,黄古林草编博物馆。 鄞州区目前共有非国有博物馆18家,占全市非国有博物馆总量一半左右,类型多元。其中陶瓷文化艺术馆出于收藏家个人爱好建立,甬宝斋锡镴器熨斗博物馆依托社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黄古林草编博物馆则与企业产业经营相结合。 据悉,鄞州区近期采取了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