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4日下午,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平台(一期)建设方案评审会议召开。与会专家首先听取了方案设计单位关于该项目的详细情况说明,并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和讨论。 会议认为:该方案建设目标明确,功能模块合理,原则可行。针对具体业务流程、管理机制、监测指标、系统管理等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同时建议加强与文化执法部门的合作和数据共享。 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平台(一期)立足宁波市不...
资料图 图文无关 贝壳形状的罗城,城墙上27个雉堞和6个城门清晰可见;罗城内,有天封塔、医院、月湖、教堂……昨天,江北洪塘的谢永刚老人来到本报,展示了一张法文版的宁波老地图,期待有人能详细解读这张地图所蕴含的信息和它的历史价值。 小小法文地图记录宁波旧貌 谢先生展示的这张地图,尺寸为21.8厘米×26.6厘米,比一张A4纸稍大,纸张已经泛黄。尽管看不懂法文,但是谢先生...
横亘东海、城墙合一的镇海古海塘。(王唯南摄) 前不久,“钱塘江古海塘保护和申遗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有关水利专家提出,钱塘江古海塘营筑工艺复杂、科技含量极高,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既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更有极其珍贵的文化价值,它与钱江潮构成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伟大遗产。钱塘江两岸古海塘可与万里长城、中国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建议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或世界水利遗产项目。 ...
中国第一本西服专著《西服裁剪指南》、制作西式服装的弯尺和驼形熨板、记录30多位国家领导人服装尺寸的笔记本、上海和北京两地的造寸牌女装……今天,宁波服装博物馆在北京红都集团公司旗舰店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国之工匠——纪念‘红帮裁缝’集体进京60周年特展”,70件珍贵藏品首次走出家门。 上海“红帮裁缝”集体迁移 宁波服装博物馆馆长王以林告诉记者,鼎盛时期的上海红帮裁缝有60%的师傅来自...
日前,浙江万里学院退休教师鲁兆丰向宁波教育博物馆捐赠其妻子陈慈恩从1962年至1992年30年间荣获的奖状及证书共29份。这是宁波教育博物馆自2012年年底筹建以来,第一次收到如此齐全的个人荣誉档案,这些奖状及证书见证了宁波教育发展的脉络。 鲁兆丰回忆,妻子陈慈恩从小学习勤奋,在学校是三好学生,在单位是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不幸的是她于2015年患病去世。为纪念自己的爱人,退休后住到上海...
今年是“红帮裁缝”进京六十周年。昨天,宁波服装博物馆、宁波鄞州红帮服装技术协会、宁波红帮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宁波红帮技术学校等联合宣布,将在全市开展“红帮裁缝”进京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内容包括“红帮”裁缝进京60周年特展及全国巡展、北上寻访“老红帮”、红帮精神主题座谈会、红帮实物捐赠表彰会、红帮服装技术交流研讨会、红帮传人技艺培训讲座、红帮后人和弟子公益为民量体裁衣服务等,旨在传承、发扬红帮精神,...
清乾隆十六年苏州府刘V造金砖,用篆、隶、草、楷四种书体所书的清刻本《千字文》……前天,当市民在张苍水故居观看“海曙珍藏——海曙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图片展”时,忍不住感叹:原来我们海曙还有这些宝贝…… 海曙区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自唐长庆元年始建以来,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源远流长,文物遗存珍贵。历时3年多的海曙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经过普查登记以及专家的筛选认定,最终确...
82岁的胡高法是名“老镇海”,从出生就在这片土地,做了多年的地方志工作,对镇海的角角落落都很熟悉。看到本报刊出将寻访宁波最美老地名的启事,胡师傅说他一定要为镇海贵驷街道的憩桥村点个赞。“一座桥命名了整个村,这里出走了贝家两位将军和贝时璋,不少历史古迹保存至今还原汁原味,这样的古村落宁波也少有了……” 憩桥 戚继光一坐得名 曾是热闹古集镇 桂花馥郁,绵延在蜿蜒小河两侧3...
10月21日,宁波市文保所邀请省文物局、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江东消防大队等专家在庆安会馆会议室对庆安会馆、大方岳第消防提升设计方案(修改稿)进行专家评审。 专家组在查看了方案(修改稿)和图纸,并认真听取方案设计人员的介绍后,一致认为:本次深化设计方案符合国家文物局颁布的《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符合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原则,可以进行施工;同意该项目根据轻重缓急和经费到位情况,先实施强电改造和消防...
宁波八大历史街区,七个在海曙区。如何使其在城市变迁中再放异彩?海曙“街区+”模式打开历史街区新局面。 海曙区通过“街区+新金融”让月湖西区历史街区在“双创”时代找准定位。海曙将月湖西区打造成金融、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月湖金汇小镇,随着月湖西区一期、天一阁广场和月湖金贸大厦三大项目建成投用,前来金汇小镇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集聚私募基金、产业基金、互联网金融等...
10月17日,第四期“科技考古·宁波讲坛”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开讲。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研究员分别作了《我们来自何方?——人类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与《发现海昏国——西汉王侯的地下奢华》两场讲座。 两位学者在各自研究领域建树颇丰,主讲内容既有宏观问题上的理论思考,又兼备具体考古项目中的技术、方法等微观问题,拓展了我市文博技术...
10月10日,宁波市“十三五”文物保护项目数据库管理平台操作培训如期举行。培训对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解说和实际操作指导,涉及文保单位基本信息管理、项目概括管理、业务初审、流程管理、经费管理、综合查询等功能模块。 此次培训后,宁波市“十三五”文物保护项目数据库管理平台将正式开通运行。该数据库管理对象,一是“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工程,工程类型包括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迁建工...
8月,由宁波市图书馆整理的《宁波市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图录》正式出版发行。市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较为丰富,共有古籍、民国线装书7189部76440册,自2010年以来,积极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并于2013年入选首批“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古籍普查工作也于2012年正式启动,至2015年7月,完成馆藏所有古籍、民国线装书的登记工作。 作为几年来宁波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成果之一,此次图录的...
日前,宁波博物馆举行文物征集专家论证会议,对该馆拟征集文物进行真伪鉴定、价格和文物年代以及等级评估。 此次论证会邀请单国霖等10名省内外专家对拟征集的61件/套文物进行真伪鉴定、价格和文物年代与等级评估,并给出具体征集意见,最终选出适合入藏标准的37件/套文物,提交至宁波博物馆文物征集专家论证会议进行评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业务、财务主管领导、市发改委等相关领导列席会议。会上各位专家发表个...
国庆小长假,正是出行的好时段,在“旅游”已经成为普遍选择的当下,一种“慢逛细品”的度假方式,正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在宁波博物馆,国庆七天共有68910位观众,选择了慢节奏的文化休闲方式,来为自己的国庆增添一份别样的诗情画意。 •诗书画印 看展览 《何要浮名——齐白石的艺术世界》自九月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关注,国庆期间,更是观展的高峰期。本展览作为宁波博物馆秋季的重点展览,从北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