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村落”挡了谁的路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当地拆迁后,只剩下两处文物建筑。峡窝镇刘姓官员称,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

      大规模文物普查和保护的背景下,当地官员还说不知是文物,令人匪夷所思。

      据马固村村民说,前段时间上面规划了一条路,正对着马固大庙,如此一来,这里的文物就不复存在。“修路为啥不能绕开?”村民的不解之问,也是舆论的疑问所在——“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到底挡了谁的路?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近30年来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像镇江“千年粮仓”、青岛双山水塔等文保单位,也在“误伤”、“偷拆”中,化为一地瓦砾。每处被“误伤”的文物,背后归因各异,但无外乎是挡了地方规划或城建政绩的路。

      《文物保护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多方的责任与义务,却是牙齿不利甚至没有牙齿。譬如,造成文物灭失、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罚款。如此处罚力度,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几乎就是挠痒痒。

      文物毁坏仅仅止步于个案惩处,显然无力遏制不可移动文物消失的速度。甚至于,再严厉地批评地方政府的短视与急功近利,根据既往经验,似乎也意义寥寥。当务之急,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度设计,改进文物保护的监督与问责机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