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起始于古代中国,贯穿亚欧非大陆的丝绸之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中,历久弥新。昨日上午,“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在天津博物馆正式开展,西北五省(自治区)17家文博单位及天津博物馆总共206件(组)文物与市民见面,其中过半为国家一级文物,不少都是国宝级的,这些文物重现了丝路的辉煌。 特写 过半为国家一级文物 昨日上午,“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刚刚开展,位于4楼的展厅内就涌进众多...
昨天(10日),天津博物馆“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正式开展,由天津博物馆联合西北五省(自治区)17家文博单位选出的206件(组)精品文物,向观众展示丝绸之路两千余年的历史和灿烂文明。此次展览展品丰富、品类齐全、文物等级较高,是近年来国内举办的综合反映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和伟大意义的大规模展览之一,也是天津博物馆首次系统地展示丝绸之路文化的精品展览。 据介绍,该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以后,全国有十...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敦煌石窟创建于公元366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建造,至今保存着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千余年的石窟500多座,彩塑3000余身,壁画5万多平方米,加上后期藏经洞出土的数万件敦煌文献和纸布绢画等珍贵文物,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风云际会,历史变迁,风蚀和沙尘使窟内壁画迅速恶...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位于锡林郭勒草原的伊和淖尔墓群中同时发现有地中海沿岸地区文化特色的金银器皿等遗物。该墓葬的发掘证明了北魏时期该地东西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频繁,为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实物例证。 据了解,伊和淖尔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附近。以往发现的北魏墓葬大多靠近中原地带,在北方草原深处发现的北魏墓葬很少见。目前考古人员发...
记者日前从广西博物馆获悉,应广大观众要求,原定于3月20日结束的“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九省(市、区)联展”将延期至5月9日,市民可免费观赏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畅想“一带一路”筑梦空间。 据介绍,该展览自1月20日起在广西博物馆展出,展览以时间为序,共分为“海路千年 世界影响”“港埠渐隆 货通万国”“碧海云帆 文化传播”“风云激变 丝路复兴”4个部分,荟萃了福建、上海、广东、广西、海...
图1: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鎏金银瓶 鎏金银瓶,北周,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中。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是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中国的具有萨珊风格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独一无二,号称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 银瓶通高37.5厘米,最大腹径12.8厘米,重1.5公斤。银质,表面鎏金,环形单把,把上方铸一头戴贴发软冠,高...
记者从河北张家口康保县了解到,来自京、鲁、冀、蒙、吉5省区的考古学者日前对张家口康保西土城城址考古发掘工作“把脉问诊”。专家认为,从城址的规模、历史地理位置、出土文物和历史史料等方面分析,西土城是辽金时期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城址,是金代抚州城的可能性较大。 专家就西土城城址的功能性质,城址保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下一步考古工作布置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专家表示,康保西土城遗...
我国首座民办遗址类博物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近两年来不断整合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多元的展览模式,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契机,锐意搭建起“丝路”文化交流平台,开创了国际国内文化双向交流、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的新格局。 从2014年开始,大唐西市博物馆积极与丝路沿线国家博物馆及驻华使馆联系、沟通,先后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家遗址博物馆、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塔吉克斯坦国家民族博物馆、哈萨...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在西安设立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推动陕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文化交流。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 关于建设“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议 由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马中平领衔,8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联名提案,关于建设“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议引起各界关注。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特别强调...
1300多年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很多阿拉伯人来到广州传教、经商,并兴建了第一座清真寺——怀圣寺。那时,珠江上船舶运行穿梭,各国商人云集广州,蕃坊商贸盛极一时。然而,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要感受昔日繁荣,更要寻找繁华贸易背后的文化交流与融合。1300多年来,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在一起,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怀圣寺和先贤古墓就是历史活的见证。 唐贞观元年,穆罕默德圣人...
丝绸之路的丝究竟从哪里来?2月28日下午,河南博物院中原国学讲坛羊年开春第一讲“丝路之源”吸引了不少听众。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上海东华大学教授、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主任赵丰围绕丝和嫘祖传说的起源、丝绸功能的变化等话题侃侃而谈,其中,河南与丝绸的渊源也被重点提及。 目前,我国所知最早的丝绸实物出自郑州青台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5600年。汉唐时代,长江下游及巴蜀地区和中原一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为中...
观众在大唐西市博物馆里。 大唐西市博物馆“丝绸之路”文物展上的展品。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放眼未来。 在古丝绸之路重镇——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首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深情地说:“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千年以降,丝路沿线各国人民仍对丝路文化的魅力...
这几年,时尚圈里总是流行混搭风,上面一件颇具淑女气质的精致蕾丝衫,下面可能就会搭配一双带点民族风的短靴。这种着装风格,给街边美女们赢得一串串的回头率。不要以为,混搭是现在美女们的时尚,其实在唐朝,新疆人就已学会混搭着装了。 翻领袍 古新疆人的最爱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有一尊身材高大的泥塑人物雕像,络腮胡须,高鼻阔口,身穿翻领对襟窄袖胡服式棕色长袍,脚蹬皮靴,腰系带子,俨然是一位少...
丝绸之路由人而生,往来于海上、沙漠的人们通过远征追逐梦想——沟通之梦、布道之梦、旅行之梦、发财之梦……由此,丝绸之路上也留下了众多令人惊叹的历史印迹。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与对话,今天,它早已超越其作为交通线的定义,成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与合作的精神象征。 “丝绸之路”是一个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的概念,穿梭于丝路上的主角也不断变化。中国、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埃...
彩绘陶胡人骑马俑 彩绘陶胡人骑马俑,唐代文物,1960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威武的胡人和矫健的胡马是唐代诗歌、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常见的题材,反映了长安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开放与繁荣。 彩绘陶胡人骑马俑 彩绘陶胡人骑马俑,唐代文物,1960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三彩釉陶胡人骑马狩猎俑 三彩釉陶胡人骑马狩猎俑,唐中宗神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