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申遗成功一年来,我省新增的7处世界文化遗产点的参观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张骞墓和大佛寺游客数量成倍增长,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迈上新台阶,丝路旅游开发得到显著提升。 去年,我省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大雁塔等7处遗产点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新增世界文化遗产点的参观人数都有所增加,遗产点的知名度以及游客的认知和认同感得到提升。新近出台...
6月25日,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向“中国梦丝路梦”互联互通丝路考察团代表、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首席记者高洁(右)赠送钱山漾文化遗址全套发掘报告。当日,中国湖州钱山漾遗址获“世界丝绸之源”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钱山漾的两件丝绸精品同日将随“中国梦丝路梦”互联互通丝路行考察团,跨越亚欧万里长路,亮相米兰世博会。记者邢广利摄
新闻提示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陕西省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等7处遗产点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些遗产点是丝绸之路从开通、发展到繁荣、鼎盛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丝...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我省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等7处遗产点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些遗产点是丝绸之路从开通、发展到繁荣、鼎盛时期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申遗最终是为了更好保护文化遗产。”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如是说,“一带一路”除经济内容外,还承担着古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成功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是其重要载体之一。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3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陕西新增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
昨日,第七届联合国旅游组织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专家组会议在我市召开,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文化旅游兴起、丝路旅游发展潜力、世界如何看待丝路等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与交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祝善忠、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部主任徐京等领导和各省市区旅游委、局代表出席会议。 “纵观历史,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东西的贸易路径,同时也是文化、艺术、宗教交流连接的桥梁,有着丰富的自然...
西沙日前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考古活动。图为考古专家在水下测绘。考古工作组/供图 水下发掘与陆上保护需同时发力 摸清南海水下沉船遗址的家底,能更深入地认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了解古人海外贸易的经验做法,为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同时也有利于打消新丝路建设中一些国家的顾虑 乘坐快艇驰骋于墨蓝色的西沙海面,很难想象,这片海水之下,暗藏着上百个古代沉船及其载运的船货,它们穿越千百年,...
昔日,伯希和探险队去过的莫高窟。(本文图片均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提供) 斯坦因《古代和阗》一书中“于阗公主私带蚕蛹”插图 勒考克的《高昌》一书记录下了二战中被毁的大量壁画 《巴克特里亚黄金丘:北阿富汗提里亚丘的发掘》封面 《伊朗古城航拍图集》封面 传说中的“亚历山大大帝石棺” “考古材料组织最有效的办法,是把沿线考古地点串联起来,找到这些枢纽点。”浙江大学艺术...
5月22日,“丝路寻梦——中外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展”在大唐西市博物馆成功举办,本次展览由中国国际商会文化产业委员会与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联合主办,大唐西市集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美术家协会承办。开幕式邀请到丝路沿线各国友人共同为本次展览揭幕。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路沿线国家,如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及中国等国家著名美术家创作的,以丝路文化为主题的百余幅精品画作,展现了中外当...
省人大常委会今天上午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我省保护古村落及其文物古迹的有关情况汇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正联合两广及福建等省份,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文化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相关工作,火山岩传统古村落群已纳入南海文化遗产点之列。 在今年初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杨思涛等13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加强保护我省古村落及其文物古迹的建议》,该代表建议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
掩映在山桃花丛中的大佛仪态威严、神情端庄,帛带袈裟、面庞丰腴……在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北的须弥山石窟景区,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游客刘瑞雪拿出手机,定格下这一画面。 “历经1500多年的沧桑,须弥山石窟还能保护得这么好,让我大饱眼福!”刘瑞雪说。 记者近日在须弥山石窟采访时了解到,当地文物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对须弥山石窟进行全方位保护,让古丝路遗珠重新焕发光彩。 须弥山石窟景区居于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
出现于唐代的三彩瓷器,被称为“唐三彩”。唐三彩凭借流光溢彩、雍容华贵的视觉感染力,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关于唐三彩,至今仍有许多有待探索的未解之谜。 日前,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李蕾发表研究成果——《丝路回响——唐三彩艺术风格形成的外来因素考辨》,从唐三彩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唐三彩作为盛唐文明独特的物质文化形式,见证了唐代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动。 目前的...
4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召开。680个参评项目,有25个进入这场最后的角逐,究竟哪些会位列前十?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都在拭目以待。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从1990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按照多个评选标准,入选的考古新发现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除此还要在中国考古学科发展上具有新的内容信息和新的认识,因此也被誉为“文物界...
重振丝路文化 七彩丹霞 草原风情 为落实中央重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文艺为社会服务,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用我们手中的彩笔来讴歌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金张掖作为河西走廊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是国务院1986年12月公布的第二批国家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主办单位:中国书画家协会 中国将军书画家协会...
4月10日,《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品年代跨度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全方位展现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展出的200余件(组)文物大部分是首次在天津亮相。图为参观者拍摄东汉文物铜车马出行仪仗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