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8日,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嘉兴市文物监察支队联合检查组在海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分管局长陪同下,对海盐县西长浜遗址发掘现场和已发掘文物的保护情况进行了联合检查。 从检查的情况看,此次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海盐县西长浜遗址开展的发掘工作,得到了海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当地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在发掘现场设立警戒线,非考古发掘人员一律不得入内;二、当地公安部门每天对考...
自开展野外普查工作以来,桐庐县文物普查队陆续发现了一批明代名人墓葬。 俞谏,富春江镇俞赵村人。据调查,墓在文革中被毁,一些石像生、石板等构件被埋于地下。墓地现已改为菜园。此次调查发现了俞谏的墓志铭。据民国《桐庐县志》记载:俞谏(?—1524),字良佐,孝泉乡人,少颖异,气宇宏敞,幼学于杨邃庵之门,登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山东长清知县,后历任南京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世宗即位,召谏...
西湖的柳芽闹春之际,正是一年万物更新之时,皓翰国际08春季古董珍玩拍卖即将在浙江杭州举行,定于6月5-7号在红楼大酒店拍卖。遵循公司一惯原则和品牌形象,本次拍卖依然走精简路线,凭借浙江地区浓厚的艺术底蕴和文化资源,征集了千余件藏品,从中精心挑选出300余件拍品,以悦藏者。涵概了私密珍玩、陈设雅瓷、香案供具、巧工琢玉、象牙犀角、印石砚台等门类。 佛教造像部分精品迭出,其中的乾隆铜泥金普贤菩萨坐像,...
已经发掘了部分的良渚古城东墙剖面。据测,城墙宽度为40到60米 挖掘人员在良渚古城北墙发掘墙基石头里的泥沙,这部分地段地表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 考古人员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郊的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内发现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据悉,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考古学家指出,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 ...
葛溪古道,苏东坡拈吟成诗 龙马古道,徐霞客写入游记 “一路骑行,沿途我们看到了苍翠的塔山、参天的古樟、二品大员方廉的墓址,更感受到了葛溪古道深厚的历史文化遗韵1张建龙是富阳市户外运动协会的负责人,上周六会同8名山地车车友冒雨完成了新登葛溪古道的体验之旅,对千年古道赞不绝口。 富阳的古驿道有很多,主要分布在新登、永昌、渌渚、受降、场口、龙门等地,《古城新登》中记载的就有新富...
高高的峻岭,齐膝的深草,蜿蜒的石径,深褐的块石……一条古道静静地盘亘在苍岭的大山深处。近日,缙云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条括苍山上的名岭——苍岭古道,她是古代婺州、处州通往台州的交通要道,史称“婺(金华)括(台州)孔道”。苍岭古道西起缙云县壶镇镇的苍岭脚村,经过黄秧树、槐花树、冷水、黄泥岭和海拔800多米的南田等村,出风门后,下岭五里多,直到仙居县的苍...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良渚遗址管委会 发掘领队:刘斌 西城墙白原畈段 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约20公里,处于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带,东苕溪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在两山之间约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分布着13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其中有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和祭坛,有面积约3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台基——莫角山遗址。 良渚古城城墙与莫角山遗址分布图 经过20...
近日,江山市委书记傅根友主持召开了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一期项目协调会。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介绍了保护、开发利用前期准备工作,明确今年投资5000万元,近期全面启动、实施廿八都古镇一期保护与开发工程。 廿八都古镇于1997年被公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山市十分重视廿八都古镇的保护、开发利用。近年来,先后编制了《廿八都历史...
海盐西长浜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于今年3月6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海盐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进点而正式展开,至今已有1个多月,发掘工作进展顺利。迄今为止,除在表面的清理过程中发现了数座南北朝时期的残存墓葬,出土了残青铜镜、银叉、钱币等器物外,共发现良渚文化晚期墓葬5座,共出土各类器物60余件,其中玉器有色质精美的锥形饰、坠、管、镶嵌片饰等,石器有石钺、石刀、三孔石刀、石锛及有孔“镰形器&...
根据省文物局有关加强文物消防工作的通知精神,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组织相关人员于近日对绍兴市区未开放文保单位中的28处古建筑进行了一次消防安全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目前绍兴市区未开放文保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总体较好,尤其是灭火器配备有效,居民和使用单位的消防意识较强,但从检查情况分析,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电线裸露、老化。电线裸露、老化是民居建筑中的一个老问题,虽然近几年政府投入了不少资金对吕...
4月3日,由浙江省文物鉴定中心周刃、王牧、省博物馆黎毓馨组成的专家组对海宁市博物馆收藏的智标塔地宫出土文物进行了定级鉴定。 智标塔地宫共出土各类文物47件(组),涵盖了铜、玉、水晶、金银、玛瑙、琉璃器等多种质地的器物,有佛像、阿育王塔、舍利子、玉璧、水晶护法狮子、琉璃碗等。出土文物反应了五代至宋元时代海宁地区宗教及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的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最具代表,此尊佛像为青铜铸成,外表鎏金,螺...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7年10月—2008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德清县博物馆,在德清县经济开发区龙胜村东山自然村的亭子桥,发掘了一处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窑址。揭露出7条窑炉遗迹,出土大量仿青铜器器形的原始青瓷礼器和乐器,以及形式多样的各类窑具。发掘资料表明,亭子桥窑址是一处战国时期为越国王室与上层贵族烧造高档次生活和丧葬用瓷的窑场,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 揭露的7条窑炉遗迹均建...
日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乌石雷公殿修缮工程通过省专家组验收。 大乌石雷公殿位于虹桥镇大乌石村,据记载该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座东朝西,呈四合院布局。整个建筑沿建筑纵轴线,由前进门厅、次进戏台、玉亭和后大殿、两边附以廊庑组成,其中戏台两侧设有将军门和入相门,顶部藻井彩画精美,挂落、垂莲柱等构件雕刻保存较好,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是浙江省内一处较有特性的清代庙宇建筑。是我省一处较有特由于大乌石雷公殿建...
一是加强宣传。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在全县21处文物保护单位和30处保护点张贴文物保护宣传标语,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文物保护法》,提高村民们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广泛发动群众力量监督举报文物违法行为。 二是强化责任。按照“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再次明确村书记和村主任,是该村文物单位、文保点的第一责任人。下一步,将根据村二委换届情况,重新签订文物保护安全责任书。 ...
鄞州区文物监察大队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文物消防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局领导指示精神,近期会同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展开对全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中的木构古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的消防安全大巡查,采取“面、线、点”相结合的手段,严防死守,确保文物安全。 一是进行“面”的扫描,加强对我区文保单位消防安全情况的全面分析。通过排摸分析确定了我区近期开展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