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澳门)有限公司艺术指导刘永林向记者展示唐代六瓣葵口秘色瓷盘 中国文物网讯 2016年1月18日,由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澳门)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唐代秘色瓷”媒体通气会在北京京瑞大厦B座举行。此次发布会内容主要围绕日本藏家旧藏“唐代六瓣葵口秘色瓷盘”。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澳门)有限公司艺术指导刘永林老师,著名文物专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毓周教授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
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 唐代沉香文化展 珍稀沉香样本 馆藏唐代香器 珍稀沉香样本 自古以来,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就是连接中西文化、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习近平主席以史为鉴,提出“一带一路”,倡导联通世界,共同发展的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物质、文化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香文...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6日对外透露,该所考古人员日前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发现一处唐代巨姓望族家族墓群,考证为陈行斌为代表的颍川陈氏家族墓群。该墓群为研究颍川陈氏和河东薛氏的流布,唐代胜州榆林县的历史沿革和周边区域民族构成及葬俗葬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了解,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群7座唐代砖室墓进行了发掘,出土遗物38件组,包括陶壶、陶碗、铁剪、铜钱、骨簪、墓志、蚌壳及漆器残片等。 此次发掘的墓...
我家里老人留下几面古铜镜,以前一直被当做破铜烂铁存放,随着收藏热的兴起,我想起了家里的这面铜镜,因为自我有记忆起,它就存放在家里。根据老人介绍,这面铜镜应该有些年头了,所以带着这面铜镜来参加呼和浩特晚报收藏品鉴会,就是希望专家帮我鉴定一下它的年代,看有无收藏价值,品相怎么样?今后该如何保存? 专家鉴评:根据这面镜子上的题材,以及镜子的制作工艺特点来看,我认为这是一面金元仿唐代“跑兽镜”。目前铜镜...
萧后冠饰里的唐代棉花(资料图片) 昨天下午,本报与扬州市文物局、扬州市博物馆协会、扬州博物馆等共同策划的“扬博大讲堂”在扬州双博馆报告厅举办第12讲,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讲解“隋炀帝墓的发掘与初步研究”。 曾有两个水塘 可能与隋炀帝夫妇有关 对于隋炀帝墓和萧后墓在扬州曹庄被发现,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称,这是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发掘。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位于邗江西湖镇司徒村曹...
今年,宁夏考古人员对前期勘探的29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考古验证有汉代墓葬6座、北朝—隋唐墓7座、明清墓16座,并出土了狮身人面石雕像和武士俑等一批珍贵随葬品。 其中,编号为M3的唐代墓葬出土了一组精美绝伦的石刻雕像,共9件。考古人员初步确定石雕系汉白玉石质,均带四方底座,内容有狮身人面像、铠甲武士俑、马俑、狮兽、骆驼俑等,石材光泽圆润温纯,雕刻工艺精巧细腻,线条简洁流畅而不失生动,造型高...
12月12日,泰王国驻华大使馆、泰王国文化部、泰国佛教造像与文物协会、山西五台山东台望海寺等单位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泰国佛教造像与文物协会常务副会长龙戴先生将一尊唐代木质自在观音菩萨雕像交予泰国佛教造像与文物协会,由协会代表泰国官方与民间无偿捐赠给中国山西五台山东台望海寺,让这尊经历了战火洗礼,辗转国外的自在观音菩萨雕像带着泰国人民的友谊回归祖国,福泽四方。 这尊自在观音菩萨坐像高达1.8...
点彩执壶点彩执壶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最初的造型由青铜器发展而来,作为一种酒具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日用生活器皿,执壶在唐宋元明清的各个窑口均有烧造,且极具时代特征。唐前期器呈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壶体较矮,鼓腹,假圈足。唐中晚期大量流行,基本取代了鸡首壶、凤首壶等。 蚌埠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唐代长沙窑点彩执壶(见图)。该壶口径5.5厘米,底径9厘米,高28...
1300年前唐代画家韩滉的 《五牛图》,这也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画中五牛,形象各异,姿态迥然,或俯首或昂头,或行或驻,活灵活现,似乎触手可及。中间一牛完全画成表现难度极大的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画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美术素养。画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浑然天成;笔法练达流畅,线条富有弹性,力透纸背;刻画精准且不失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五牛皆目光炯炯,...
《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唐五代时期著名的窑场--鼎州窑的确切窑址究竟在哪里,这是陶瓷史上的一宗悬案。最近,在陕西富平县银沟村附近一处被称作“银沟遗址”的中心区域,发现318座古窑炉遗址,在这些窑炉的集中区域发现大量的灰坑遗迹,在勘探区域内不同深度不同堆积层中发现了绿、红、黄、黑、白等矿物质原料残渣、残块和膏泥等遗迹。这些新发现,为寻找鼎州窑的确切窑址,提供了新线索。 银沟遗址曾被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确定为“不可移动的文物...
“南青北白”引领了盛唐时期制瓷工艺的总体风尚.也代表了黄河、长江流域截然不同的审美倾向。然而在青、白二色交相辉映下,地处淮河流域的广袤土地上却呈现着迥然有异的黄釉瓷的身影,它就是以“寿州瓷黄”闻名于世的安徽寿州窑(图1)。唐代主要烧黄釉瓷和少量黑釉瓷,产品有碗、盘、杯、盏、钵、枕、注子、玩具等。 寿州窑始烧于南朝陈,属青瓷体系。经隋代的工艺鼎革,至盛唐时,寿州窑始烧黄釉瓷器,并逐渐达到顶峰...
9 月11 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与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精心举办的“洛阳—丝绸之路上世界大都会:唐代文明展”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远东考古博物馆开展以来,盛况空前,反响热烈。瑞典乃至北欧民众踊跃参观。展览也引发瑞典媒体的广泛关注,瑞典《每日新闻》《华人资讯网站》《CT》等20 余家媒体以不同形式对展览和代表团的活动予以报道。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说,本次展览是中瑞双方文化交流中的盛事,在长期合作的基础...
人物画在唐代发展到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画家,周昉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周昉以描写仕女著称,所画女子容貌端庄,体态丰满,色彩柔丽,有着“周家样”的美誉。 这幅《纨扇仕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纨扇”亦称“团扇”“宫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有此名。根据《石渠宝笈》的记载,这件作品是由乾隆皇帝命名。画上虽然没有周昉的题款,但是从画面风格与内容来看,和史书中记载周昉的画风一致,于是...
漳州一块民间收藏的买地券,让我们乘着时光机,重温了1155年前的历史。 轻轻撇开历史的灰迹,思绪缓缓回溯到了唐咸通二年(861年)。细细品读买地券上的文字,原来,它和当时漳州的官员王楚中有关。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教授郭联志称,这是目前福建省内发现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实物。 到底,买地券为何物,又有什么用? 这块买地券的收藏者是漳州收藏协会副会长郭榕飞。 他说,当时发现这块买地券时,为之一惊,因为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