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河北省临西县文保部门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隋唐运河故道进行调查勘探时,在该县仓上村南发现了一处大型粮仓遗址,出土了柏木立柱、陶瓮、执壶、碗盏、粮食碳化物、古钱币等。据当地的专家学者研究推断,此处粮仓遗址建于唐代,毁于北宋后期,距近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这一唐代粮仓遗址,长约280米,宽约185米,面积近5.2万平方米。从目前发现的均匀分布的19个单元仓囤底部轮廓来看,仓囤系圆柱形,...
河北临西县文保部门工作人员近日对辖区内的隋唐运河故道调查勘探时,在该县仓上村南发现了一处大型粮仓遗址,出土了柏木立柱、陶瓮、执壶、碗盏、粮食碳化物、古钱币等。专家认为,此处粮仓遗址建于唐代,毁于北宋后期。 临西县文保所的李霞介绍说,这处唐代粮仓遗址,长约280米,宽约185米,面积近5.2万平方米。从目前发现的均匀分布的19个单元仓囤底部轮廓来看,仓囤系圆柱形,直径6米到10米不等,四周仓壁...
日前,临西县文保部门工作人员对辖区内隋唐运河故道勘探时,在该县仓上村南发现了一处大型粮仓遗址,出土了柏木立柱、陶瓮、执壶、碗盏、粮食碳化物、古钱币等。据当地专家研究推断,此处粮仓遗址建于唐代,毁于北宋后期。 遗址长约280米,宽约185米,面积近5.2万平方米,粮仓容积约在150万石粮食左右。 在唐代,临西县境域属“贝州”下辖的临清县。当时,贝州就有“国之北库”之称。同时,临西...
河北临西县文保部门工作人员近日对辖区内的隋唐运河故道调查勘探时,在该县仓上村南发现了一处大型粮仓遗址,出土了柏木立柱、陶瓮、执壶、碗盏、粮食碳化物、古钱币等。专家认为,此处粮仓遗址建于唐代,毁于北宋后期。
平整土地,竟然挖出一座千年古墓。11月2日,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某工地在施工时,在距离地表近6米的地方发现一座古墓,施工单位立刻将这一发现上报文物部门,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库车县文化局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目前,考古人员已将墓葬清理完毕,初步推测,青砖墓葬年代在北朝至唐代之间,在疆内非常罕见,其汉式特点对研究中原与西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据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
日前,岐山县京当镇驸马庄村的六位村民,将他们在崖面上取土时发现的一块唐代墓志铭,捐献给了岐山县博物馆,前来捐碑的村民代表巨九科说:“捐给国家,放心!” 两年前,巨九科因工伤致残,至今腿部还打有钢板,走路不太便利。 11月 1日,受大家委托,他用一辆三轮助力车驮着几百斤重的石碑,骑行十几公里赶到县博物馆捐碑。据他介绍,碑是他和郜效芳、贺恩绪等六位村民在驸马庄村贺家组的崖面上取土时发现的,同时还...
无意间在自己村子土壕里发现一处古墓,乾县一村民竟然找来同伙连续盗掘两个晚上,盗走大小27件唐代文物,其中一件白釉瓷碗经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有人盗墓了!”10月8日,乾县公安局乾陵派出所突然接到村民反映,乾县大杨乡咸宁村一座古墓被人盗掘,而且盗墓者正是这个村的村民赵某。接警赶到现场后,民警发现被盗古墓位于村子一处土壕里,墓室被挖掘了三四米深。而就在乾陵派出所对案子展开侦破时,乾县公安局巡防...
11月8日,铜陵市公安局民警经过不懈努力,在宣城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将盗窃寺庙文物潜逃3年的徐某成功抓获。 2013年10月,铜陵市铜山镇南泉村一座唐代寺庙遗址前的几座石像、石墩被人盗走。经文物鉴定部门鉴定,被盗石像、石墩等均系国家三级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铜陵警方经过层层调查,锁定并相继抓获犯罪嫌疑人方某等3人,但犯罪嫌疑人徐某一直在逃。 徐某居住在宣城市,为抓获徐某,...
两方唐代梨园弟子墓志日前现身洛阳师范学院,专家初步推测墓主人为唐代粟特乐人曹乾琳夫妇。这是洛阳首次发现唐代梨园弟子墓志,为古代丝路文化交流研究再添宝贵资料。 正在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文物陈列馆展出的这两方墓志,出土于洛阳市龙门园区张沟社区。其中,曹乾琳墓志长宽各47厘米,盖文篆书“大唐故曹府君墓志铭”,墓志文字为楷书,字迹清晰可见。其妻刘那罗延墓志长宽各37厘米,盖文楷书“大...
考古人员日前在我国隋唐时期重要窑址——河南巩义窑址保护控制地带内,新出土数以万计的唐代瓷片和大量基本完整或可复原瓷器,为巩义窑址瓷器生产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实物资料,并对进一步探寻瓷窑和作坊遗迹分布提供了线索。 巩义窑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北部,由分布在白河两岸的一系列窑址组成,是我国隋唐时期一处重要的烧制白瓷和唐三彩的古窑址,也是青花瓷的发源地,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
曹乾琳墓志 (资料图片) 近年,洛阳地区陆续出土了不少粟特人的墓志,但是关于粟特乐人的墓志,一直没有发现。近日,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文物陈列馆展出的粟特乐人曹乾琳及其妻刘那罗延的墓志,受到专家学者关注。相关专家表示,此两方墓志填补了我市唐代粟特乐人墓志的空白,为古代丝路文化交流研究再添宝贵资料。 1 初步推测墓主人为粟特乐人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教授毛阳光...
唐墓葬中出土的“饺子” 考古发现:195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编号为301号的墓中,出土3个灰陶小盌,盌中各置一只饺子。饺形如月牙,长约5厘米、腰宽1.5厘米,皮是麦粉做的,与现代所吃的饺子完全一样。1989年,在对阿斯塔那墓地再次发掘时,从一座墓中又发现了水饺。 饺子,古人视之为小吃,归为“点心”类食物。据《酌中志》记载,明代,正月初一宫中要“吃水点心”。 据考,饺子的出现晚...
重耳流亡、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拓跋建国等历史故事,就发生在位于阴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川平原的和林格尔盛乐古城。历史上,这里是阴山一带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来自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消息称,内蒙古盛乐古城考古发掘有重大发现,首次在南城(汉城)发现了唐代的遗存,并在北城(唐城)处发现了汉代时期的瓮棺葬,扩大了瓮棺葬的分布范围。 在南城首次发现唐代遗存 ...
日前,在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素有中国禅宗“皖南第一古刹”之美誉,亦享临济宗“黄檗祖师道场”之盛名的全省重点寺院泾县宝胜禅寺(水西庙)内大观塔后方发现一座古墓。 这个墓穴为砖制船形棺,棺形制较大,长度达到4米,宽度达到1.8米-2米。泾县文物局会同省考古所工作人员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已发现陪葬品青铜器一件,一些铜钱,两件瓷器,考古人员推测陪葬品不会太多。考古人员通过陪葬物品推测该处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