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0日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考古人员在沈阳新民市境内发现北崴青铜时代遗址,出土了迄今为止东北地区年代最早的青铜短剑。 据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5月开始对北崴青铜时代遗址展开考古发掘。该遗址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已发现了2座青铜时代房址、38个灰坑、2个竖穴土坑墓及5处瓮棺墓,出土了大量夹砂陶片和甗、鼎、瓮、石斧、石镞等器具。考古人员在房址外侧发现了...
记者8日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考古人员发现一处重要辽代帝陵陵前建筑遗址,有助于确定显、乾二陵皇陵玄宫位置。 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王朝,由契丹族建国,政权传九帝,留下五处皇帝陵墓,其中显陵和乾陵在辽宁,下落至今成谜。 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发掘的琉璃寺遗址位于锦州北镇市境内,地处相对宽阔的山谷,周围三面环山,目前该遗址中部院落的高台建筑基址考古发掘...
今年,我省计划基层演出319场,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不低于300场(次)。 昨日,2018年全省文化局长会议召开,发布今年我省文化工作各方面的重点。 今年,我省将继续进行“送戏到基层”演出活动,计划演出319场,开展送戏曲进乡村活动100场、送戏曲动漫进校园活动44场。 完成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不低于300场(次)的目标任务。在元...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8日发布消息称,在2017年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遗存考古工作中,已发现112处红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占据独特地位。 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项目计划,2017年,该所在辽宁喀左、建平地区开展红山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并在未来5年内持续寻找红山文化的核心聚落...
12月8日,辽宁省博物馆举行珍贵古籍特展,乾隆皇帝东巡盛京御制盛京景物辑要首次对外展出。 盛京即今沈阳,为清朝初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近400年前所建,作为“龙兴之地”备受清代帝王重视,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皇帝先后10次东巡盛京。 记者当日在展览现场看到,本次共展出了150部珍贵古籍,包括《抱朴子》、《聊斋志异》以及《扬子法言》、《战国策》、《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天禄琳琅藏书,年...
记者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30日举行的“贯彻十九大 迈向新征程”辽宁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发布会获悉,辽宁省文化厅以建设保护传承体系为核心,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目前,朝阳牛河梁遗址、奉国寺大雄殿、兴城城墙等3处文保单位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7年,举行非遗进校园活动300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辽宁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世涛介绍,...
2016年4月,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2015一号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系列案件主犯姚某某等人作出一审判决。姚某某因犯抢劫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倒卖文物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
“天天在这里路过,也不知道辽博老馆将来干啥用?”由于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开放,位于市府大路的辽博老馆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沈城市民对老馆未来如何使用十分关注。昨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在沈阳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盛京与清朝兴衰”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辽博旧址将成为沈阳故宫分院,未来向市民免费开放。 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盛京与清朝兴衰”学术研讨会昨日在沈阳召开,为期两天。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
10月28日,由辽宁省书法家协会、辽宁省美术家协会、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辽宁港湾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欢庆十九大,共绘中国梦”暨2017文旅产业融合论坛于营口港丰大酒店国际会议室举行。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胡崇炜,省美协主席王易霓,省书协副主席、秘书长李琳,省美协秘书长范云鹏与来自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和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的书画家们齐聚一堂,共同走进营口港,以书画寄情怀,以翰墨颂新象,为新时...
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传播廉洁价值理念,进一步推进沈阳工业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10月26日下午,校纪委组织近800名师生到辽宁省美术馆参观辽宁省廉政文化书画摄影作品展。 本次展览通过作品的艺术形式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成果,传扬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价值理念,彰显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新要求,作品具...
为热烈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示廉政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传播廉洁价值理念,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10月24日下午,中国医科大学纪委组织全校1000余名教职员工、学生代表到省美术馆参观“辽宁省廉政文化书画摄影作品展”。 “辽宁省廉政文化书画摄影作品展”是由中共辽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
“指挥造化——吴在炎、吴怡龙指画联展”21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山水花卉、鱼虫翎毛题材作品146件。 指画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画法,其绘画时使用手指甲、指肚、指背及拳等部位代替笔,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朴拙、简明的风格。 此次辽宁省博物馆举办吴氏父子指画联展,是感谢吴在炎、吴怡龙父子对辽博指画收藏做出贡献,同时呼唤更多的艺术家与有识之士以各种形式参与博物馆的建设...
写意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美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位置。写意不仅仅包含范式和技法,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文化观念,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使用汉字一样,是世代流传的中华文化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传承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认知方式,并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它宏深的思想与精神,迫切需要我们一代代继承、赓续和发展。“写意中国·大美辽宁”展览是已故辽宁省...
近日,由辽宁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主办的“最接近天空的宝藏——西藏文物精品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123件/组西藏文物精品亮相辽宁。 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分为“吐蕃王朝”“和同一家”“金色宝藏”“雪域风情”四个部分,甄选了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管理处、罗布林卡管理处蜚声海内外内容丰富的典籍和工艺精良的瓷器、玉器、佛造像、唐卡等各类西藏文物精品共计123件/组,时代跨度上迄北魏、下至新中国,展品...
9月22日,辽宁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古代辽宁”开展,共展出展品2216件/组,其中馆藏一级文物139件/组,外借一级文物53件/组。“古代辽宁”展览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上启史前社会,下至明清,共分五个展厅,十四个单元,以丰富的文物资料,深厚的历史积淀,先进的科技辅助手段,生动地展示了这方土地上文明的起源、特色与历史的发展演变,各时期不同的历史文化风貌。 讲述跨越28万年的故事 展览以辽宁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