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州市政府近日公布了广州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共16个区域,主要位于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市文广新局有关专家表示,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主要是为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并非所谓的“地下藏宝图”,埋藏区内的文物类型以遗址、墓葬为主,盗掘价值不大。 市文广新局考古专家介绍,“地下文物埋藏区”是指地下文物埋藏比较丰富的区域,它是文物部门综合历史文献资料、历史地理信息和历年的文物考...
[内容摘要] 近日,广州市政府公布了广州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共16个区域,主要位于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此次公布,意味着正式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今后还会结合考古工作的实际情况划定并公布后续名单。 广州市政府近日公布了广州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共16个区域,主要位于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市文广新局有关专家表示,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主要是为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应当事先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但是,文物法对“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和“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没有明确界定,具体实施起来存在不少困难。比如,什么是大型基本建设工程、什么是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区,特别是法规没有设置行政许可,文物部门应如何介入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的机制和办法来。 “农村包围城市”...
[内容摘要]通过多年的实践,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后,地下文物保护工作也更加有法可依,是在当前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实践中的有益尝试和有效机制之一。尽管如此,地下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制度,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应当事先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但是,文物法对“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和“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没有明确界...
扬子晚报网讯 12日,扬州市区首批地下文物埋藏区正式公布,包括扬州城遗址,甘泉—杨庙战国至五代墓葬埋藏区,城北汉代居住区,隋代宫殿、唐宋寺庙及历代古墓葬埋藏区,城东唐、宋墓葬埋藏区等4处。今后若在其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应主动申请考古调查与勘探;未经考古勘探、发掘进行工程建设的单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刑事犯罪的,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李源)
今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通过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官网发布消息称,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帮达仓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亟待抢救维修,被确定为重庆市对口支援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项目。近期,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文物队将奔赴芒康,开展帮达仓古建筑保护维修设计工作。 据介绍,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帮达仓,是历史上芒康富商帮达家族修建的一座具有浓郁藏族传统建筑特色的古老庄园,是研究茶马古道历史、藏...
记者4日从四川色达县文物管理部门获悉,该县旭日乡发现三座并列的千年佛塔以及古碉楼等。 据中国著名的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介绍,色达县旭日乡发现的三座并列白塔,应为11至12世纪文物。温教授认为,这是覆钵式佛塔,虽然经过历代修葺,但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 记者现场观察,佛塔底层为方形,有塔心室,高2.1米,宽及深5.05米。覆钵高4.1米,平头高0.85,宽及深1.55米,总高(残)7.05米,...
中新网色达7月4日电(根秋多吉)记者4日从四川色达县文物管理部门获悉,该县旭日乡发现三座并列的千年佛塔以及古碉楼等。 据中国著名的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介绍,色达县旭日乡发现的三座并列白塔,应为11至12世纪文物。温教授认为,这是覆钵式佛塔,虽然经过历代修葺,但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 记者现场观察,佛塔底层为方形,有塔心室,高2.1米,宽及深5.05米。覆钵高4.1米,平头高0.85,宽及...
温玉成介绍马可波罗行进路线。根秋多吉摄 《郭虚己墓志》上的相关西山八国和东女国记载。根秋多吉摄 22日,中国著名佛教考古专家、原龙门石窟研究所所长温玉成教授在成都向记者透露,通过研究一些历史文献资料,显示可波罗曾经游历过甘孜藏区。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显示:公元1280年,离开“成都府”后进入“吐蕃州”。对此,大批历史学家却持...
记者昨天获悉,《扬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出台,将于3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将实施考古前置制度,文物埋藏区施工前先“考古”。 如何保护重大文化遗产? 建立专家库实行咨询制度 办法规定,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传承发展”的方针。建立市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遗产保护的重大事项实行专家咨询制度。市、县(市、区)人民政...
北京市政府近日公布了第四批共20处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录,加上此前已公布的三批埋藏区,北京市地下文物埋藏区总数已达到56处。目前,北京市第五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工作也已陆续展开。 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录的公布,贯彻了文物保护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长期以来北京文物部门努力工作的成果。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不仅有利...
近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共20处,加上已公布的前三批地下文物埋藏区,使本市的地下文物埋藏区总数达到了56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市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行政部门,根据史料、普查资料等对本市行政区域内有可能集中埋藏文物的地区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R...
日前,本市首次公布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至此,本市地下文物埋藏区达到55处。经过地下“寻宝”,记者发现,房山区是藏宝最多之地,达到了7处,而西城区却“颗粒无收”。 房山区扎堆儿 西城区“榜上无名” 记者发现,55处地下文物埋藏区所属的辖区多集中在房山区,共有7处埋藏区被发现并公布,但西城区却“榜上无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