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印台区在建设老年养护中心时发现有砖块暴露,经市考古研究所现场勘查,根据相关迹象,初步判定该处为古墓葬分布区。11月3日,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印台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文物旅游局)开始对印台区老年养护中心墓葬群进行考古发掘。 据了解,该墓葬区地块为原铜川市福利院旧址南侧,属于印台区印台街道办事处顺河村三组(上河村)基本农田,西望虎头山,东靠武家塬,北临顺河二组,南望北关油库,漆水河的上源铜...
东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来,南邻燕国,后为燕将秦开所破,迁于今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燕筑长城以防其侵袭。秦末,东胡强盛,其首领曾向匈奴要求名马、阏氏和土地,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东胡-东胡起源 东胡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
记者6日从西安市文物部门了解到,在近期对秦汉栎阳城遗址的考古勘探中,发现了两千多年前古人使用的豪华浴室。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据记载,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秦末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汉高祖刘邦也曾以栎阳为都城,整顿队伍,向东挺...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献记载,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秦末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汉高祖刘邦也曾以栎阳为都城,整顿军队,向东挺进,逐渐完成统一全国大业。 栎阳城是西安附近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外...
2017年10月19日上午9点,93号院博物馆受大栅栏街道社保所委托,在澜创园创业孵化基地为大栅栏意向就业人员带来了第三场篆刻培训课程。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练习一字印朱文刻法。 培训现场 高级篆刻师段京良先生 本次课程邀请到的是拥有40多年篆刻经验的国家高级篆刻师段京良先生。在段京良先生讲解了朱文篆刻的操作步骤后,进入操作环节。学员们小...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献记载,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秦末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汉高祖刘邦也曾以栎阳为都城,整顿军队,向东挺进,逐渐完成统一全国大业。 栎阳城是西安附近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外的第...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秦汉文明”展,9月17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等出席开幕式。 雒树刚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四百余年的经营与沉淀,秦汉王朝构建了多元而厚重的文明,不仅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华文明在此后两千余年中绵延不绝的发展...
“秦汉文明”展现场。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9月17日,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秦汉文明”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等出席开幕式。 雒树刚在致辞中表示,经过400余年的经营与沉淀,秦汉王朝构建了多元而厚重的文明,不仅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发展产生...
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藏于深闺首次离馆的长信宫灯、豪奢无度的金缕玉衣……9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的“秦汉文明”展,以300多件重要文物中近一半是一级文物的分量,呈现了秦汉文化繁荣多元的一面。 走进展厅铺面而来的一组秦始皇兵马俑,象征秦国一统中国。展览由此开序幕,引导观众遨游秦汉时代。 接下来的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声等部分,著名的“皇后之玺”玉印、...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秦汉文明展17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展。 该展览从全国30多家文博机构精选出170件组3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包括著名的“皇后之玺”玉印、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等文物,基本涵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秦汉时期的重要考古成果。
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这些以前在历史教材中介绍的国宝文物,昨天起亮相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此次展览至11月30日,考虑到参展文物极为珍贵,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展厅内良好的参观秩序,国博每天将安排发放3000张免费门票,观众需在“秦汉文明”展厅入口处领票入场,每人每天限领一张。 据介绍,此次展览由序厅、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声七个部分,五大主题单元构成,1...
昨日,170件组、300余件秦汉文物从全国30余家文博机构齐聚国家博物馆,为观众揭开2000年前璀璨的中华文明。 1000平方米的展厅里, “皇后之玺”玉印、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纸地图、“滇王之印”金印、青铜方斗、“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海昏侯马蹄金等均已就位,其中“国宝级”展品约占45%.它们分散在序厅、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
网络配图 西汉建立后,特别在汉武帝以前,承袭秦制,虽略有所改,但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的行政体制模式。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汉承秦制”政治现象。通过对出土秦汉简牍的研究发现,汉语词汇史上也相应有“汉承秦制”现象。 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从上到下的完善的职官制度及有关的行政司法制度。西汉建立后,特别在汉武帝以前,承袭秦制,虽略有所改,但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的行政体制模式。这就是中国历...
网络配图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奠基时期,传统社会的诸多制度和文化特色都在这一时期奠定。“受命改制”论及其政治实践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旨在解决传统王朝的合法性建构,在政治运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受命改制思想源远流长 战国秦汉是传统政治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面对首次出现的大一统政权,无论当政者还是学术界都迫切需要对此作出回应,为其合法性、正当性做出适当说明,“受命改...
中岳庙位于郑州登封城东3公里太室山南麓,北依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环境优美。中岳庙是我国创建最早的道教庙宇,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 中岳庙前身是太室祠,始建于秦。因为中岳庙是历代封建皇帝祭祀封禅中岳嵩山神的场所,又是我国道教文化发源地之一,所以极受重视。如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封禅嵩山时,就下令扩建太室祠,从此太室祠的规模逐渐扩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