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长信宫灯亮国博 “秦汉文明”开展 近半展品为一级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这些以前在历史教材中介绍的国宝文物,昨天起亮相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此次展览至11月30日,考虑到参展文物极为珍贵,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展厅内良好的参观秩序,国博每天将安排发放3000张免费门票,观众需在“秦汉文明”展厅入口处领票入场,每人每天限领一张。

 

  据介绍,此次展览由序厅、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声七个部分,五大主题单元构成,170件组300多件重要文物从全国30多家文博机构精选而出,其中一级文物约占45%,包括著名的“皇后之玺”玉印、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纸地图、“滇王之印”金印、青铜方斗、“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玉熊、云纹玉高足杯、彩绘多枝陶灯、“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等,基本涵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秦汉时期的重要考古成果。

 

  迎着一组秦始皇兵马俑走进展厅,长信宫灯、金缕玉衣这些国宝级文物令人震撼,同样一些不太起眼的展品也是格外珍贵。“比如这件小小的纸地图,是本次策展的精心之选,将为大家带来认知上的突破。”策展人单月英指着角落里一方小小的纸片说,这件年代约为西汉文帝时期的纸地图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5号汉墓,目前由甘肃简牍博物馆收藏。“大家在中学课本上学过东汉‘蔡伦造纸’的知识,从而得出了纸张出现于东汉时期的固有概念。实际上,在此之前纸张早已出现,比如眼前这件放马滩纸地图。”单月英介绍,它出土于墓主胸部近肩处,用纸为麻类植物纤维,其生产过程经过切割、捣舂、制浆、沉淀过滤及挤压整平等工序。纸地图以墨线绘制山脉、河流、断崖与道路,技法类似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驻军图》、《区域图》,图中山脉、河流与断崖系以软笔绘制,而道路则使用硬笔描绘。

 

  单月英表示,放马滩纸地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也是最早的纸绘地图。它的发现不仅证明西汉初年即出现纸张,工艺成熟,而且已经用于绘图、书写,对我们研究造纸起源、造纸用料及造纸技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