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发掘现场 17日下午,经过4天发掘的檀溪宋墓有了新进展:墓主人初步确定为一男两女,疑为一夫一妻一妾。考古人员称,像这样保存完好的宋代砖室墓全国罕见。 去年10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檀溪路西段山水檀溪二期工地内发现大型古墓,初步判断为宋代墓葬。经过几个月准备,1月14日开始正式发掘。 18日上午,现场看到,该墓葬长5.1米、宽3.1米、高3.45米,墓门为双层券顶,拱顶呈半圆形,考...
四合院,是中国独有的建筑形式,一座座四四方方的庭院,一方四四方方的天空,蕴含了多少忘不却的乡情怀牵,隐藏了多少拾不起的旧日时光。四合院,它不仅是我们赖以居住的场所,其中蕴藏的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蕴藉的对生活美满幸福的期盼,藏在每一砖每一瓦,每一处雕梁画栋里。 四合院 院子 在中国,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所谓四合,“四”...
国内外嘉宾在“金砖国家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合影钟欣摄 7月22日,金砖国家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系列活动日前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启动,活动涵盖金砖五国儿童戏剧展演、金砖国家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会议、金砖国家多边双边会谈等活动。 当日举行的启动仪式上,中国儿艺党委书记雷喜宁介绍,此次系列活动是金砖国家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成立一年来的首次国际联动。活动期间,来自巴西、印度、俄罗斯、...
黄骅市齐家务乡政府东侧一取土工地发现青砖碎块,经考古人员发掘,发现一处汉末三国时期墓葬。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墓葬共有3座,结构均为青砖砌成。其中,一处多室砖式墓保存较为完整,墓中出土了铜镜、“大泉五十”字样钱币和部分铜饰。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初步判定,此次发现为汉末三国时期墓葬,是迄今为止沧州市范围内发现的首例汉末三国时期多室砖式墓葬。此处墓葬的发现对研究当地葬俗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较高的价值...
延清堂大殿粉彩地砖,表面呈黑色,是因为过火的缘故。 从1996年至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古。20余年来,发掘了5万多件(片)文物,考古发掘工作还将继续进行。 最近的一次考古发掘始于201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团队,先后对桃花洞遗址、大宫门遗址、养雀笼遗址、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等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在圆明考考古中,如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近日,从河北省黄骅市文物部门获悉,在黄骅市齐家务乡政府东侧一取土工地发现青砖碎块,经考古人员发掘推断,这是一处汉末三国时期的墓葬。 汉末三国时期的墓葬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墓葬共有3座,结构均为青砖砌成,陪葬物品较少,此前已经被多次盗扰,破坏比较严重。其中,有一处多室砖式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墓葬中出土了铜镜、“大泉五十”字样钱币和部分铜饰。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初步判定为汉末三国时期墓葬,距今已...
11日从湖南邵阳邵东县文物管理局获悉,该县火厂坪镇高山村村民近日在整理宅基地时发现一处古代墓葬,该局经过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初步判定此墓为东汉时期砖室墓,属中型汉墓,墓主人为比较富裕的平民。 ▲ 汉墓分为墓道、墓室两部分 该汉墓分为墓道、墓室两部分,整个古墓长5米、宽2.1米,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墓室全部由汉砖堆砌构成,墓砖墙上有几何纹图案。经过两天发掘,该墓陆续出土文物23件,其中陶...
2003年5月初,山东省临沂市在市区王羲之故居公园扩建工程施工中,发现两座较大的砖室墓葬。随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临沂市文化局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了抢救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 山东省临沂抢救性发掘两座晋代砖室墓 墓葬位于临沂市市区洗砚池街北侧、王羲之故居公园东北部。两座墓葬东西相距30余米,除墓门为石制之外,其余均为砖筑。其中1号墓为双室墓葬,为山东已发掘汉晋大中型砖室墓...
近日,邵东县火厂坪镇高山村一村民在整理宅基地时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文物部门得到线索后立即赶赴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文物专家初步判定此墓为东汉时期砖室墓,墓主人为比较富裕的平民。 在古墓发掘现场,墓室内,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的对一些文物进行发掘、清理。墓主究竟是什么人呢? 邵东县文物局副局长 李玉明:经过这两天紧张有序的发掘与施工,目前已经处于收尾的阶段。这座汉墓前面有墓道,长度大约有...
把独门技艺教与乡邻共享 ——访固原砖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卜文俊 卜文俊在制作砖雕作品 入夜时分,在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魏氏砖雕艺术有限公司,固原砖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卜文俊在砖雕工人下班后独自进行着最后的排查工作,为明天要提交的3万元货物做准备。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固原砖雕的第四代传承人,卜文俊在过去的38年里,将魏氏砖雕从魏家特有的独门技艺转变为乡邻共享的文化资源,走出...
砖形银鋌(这是我找不到准确的标称而用的名称)很少有记载,其形状像古代的砖。今天我就介绍砖形银鋌,正好手头有二块。 五十两砖形银鋌 这二块银砖同样是五十两,但厚度相差明显。 薄的一块上面的铭文是:永历九年十月日 涪洲府徵完慕民水脚银伍拾两正 提调官周本科银匠吴恒逺 1225克 厚的一块上面的铭文是:至元十四年八月日 潮洲发绍興三十年分钞價银...
大朝中统二年(1216年) 边长29.5、厚4.5厘米 1959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僧人墓塔铭,上刻志文五行,共三十六字。“玉公”、“证公”分别为葬主福达、永住之师,因死者为觉悟得道之人,故称“觉灵”。“中统”为忽必烈年号,其时元朝尚未建立,称“大朝国”,史称蒙古时期。 撰文:盛为人
秦 长40.5、宽18.6、厚9.5厘米 1963年钱俊瑞先生 捐赠 秦始皇陵用砖,长方形,棱角规整,以含多种矿物成分的骊山沉泥烧制,色青灰,质地细硬,体重如石。除一侧外,其余各面皆饰细绳纹,头端一侧印有长方形戮记“左司高瓦”四字阴文小篆。砖,古称甓,从瓦,或作#,故在初期砖上往往借用造瓦印记。“左司”是左司空的简称,左司空是少府的属官,秦及西汉时主遣砖瓦等工程用器。“高”为人名...
为迎接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让更多珍藏在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将极具洛阳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呈现在观众面前,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从近年来广泛收集海内外大量的洛阳画像空心砖资料和现有的馆藏中精心挑选,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两家联合推出了《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拓片展》,于5月17日开展,该展览对观众免费开放。 画像空心砖是西汉时期洛阳地区主要的建墓材料,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