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建筑构件 传河南偃师酒流沟出土 纵37.3厘米,横11.3厘米,厚2.1厘米 妇女生活雕砖分别描绘了妇女装束、烹茶、备餐的生活场景,构图生动,线条流畅,生活气息浓厚。 束发雕砖表现了一名妇女束发的场景,她上身穿窄袖对襟旋袄,露出格子纹抹胸,下着长裙,一侧系有佩饰,是当时北宋妇女的典型装扮。她侧身而立,正在结发戴冠,这种冠是当时北宋上...
宋 北宋 建筑材料 长35.5厘米、宽20厘米、厚6.8厘米 铁塔又名开宝寺塔,位于东京城北开宝寺中,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原为木塔,后焚于火。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改建为砖塔。塔为八角十三层,高55米,仿木结构,斗拱出檐,檐角悬锋。塔内有旋梯直边塔顶。由于铁塔外壁镶嵌着雕有狮子、花卉、麒麟、菩萨、飞天的褐色花砖和琉璃瓦,近似铁色,故称铁塔。
宋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建筑材料 河南开封出土 长30.2厘米、宽30厘米、厚11.5厘米 此物为繁塔浮雕砖之一,正中深凹处为圆形佛龛,浮雕人像高鼻深目、大耳,为一胡僧。僧人身背经箧,手持拂尘,一只虎紧随其旁。这是唐宋时期比较常见的“行脚僧”图,描绘的是西域胡僧东来传经授法的情景。宋代《事林广记》中《僧祇律》详记行脚僧行李及上路时的负荷方法,且每一种应用器物在身...
南北朝 南朝 墓室内装饰图像 河南省邓县出土 长38.7厘米、宽18.9厘米、厚6.3厘米 凤凰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通称“凤凰”。其形状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这块画像砖整个砖面浮雕一只展翅扬尾的凤凰,其形象特征与记载基本相符。画中的凤凰翅、尾都冲破边框花纹饰带,双翅张举,挺胸引颈,长尾高扬,双腿分立,有强傲之...
南北朝 南朝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8年河南邓县学庄出土 长38厘米、宽19厘米、厚6.3厘米 画中四名女性服装相同,上身穿裲裆衫,下穿长裙,足登高履,不同的是前二人头梳上冲的双环髻,后二人头梳双丫髻,四人中一人持扇,一人挟坐垫。 裲裆衫是由裲裆甲演变而来,没有衣袖,只有两片衣襟,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唐宋时期称其为半袖,今天俗称为背心。裲裆衫既可以保持身体温暖,又可以...
晋 西晋 墓室建筑材料 1918年安徽省凤台县出土 长34.8厘米、宽172厘米、厚5.8厘米 这块砖是墓室砖,上刻“咸宁四年七月吕氏造,是为晋即祚十四年春,泰(即“太”)岁在丙戌”。砖文中的“吕氏”曾任陈郡太守,为夫人建墓制砖,刻文志记。字体为草隶。 草隶即章草,是笔画带有隶书波磔的规范草书。草书起源很早,书写时简单草率的写法在篆书中就有。到西晋时期,由于隶书的衰落...
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84年河南新野樊集村征集 高35.6厘米,宽105.5厘米 此画像砖中部为一拱桥,桥下一人荡舟,水中鱼、龟游动。桥上两车、两骑吏向右行驶,有两人恭立桥头,候迎车骑。车骑上方为一猎手狩猎和两武士格斗的场面。桥左端为两辆奔驰的戏车,车上各建一橦。前辆戏车橦顶蹲一伎,左手拉一与后辆戏车橦顶相连的软索,右手执一身体悬空之伎之足;另一伎则双手握橦,身体悬空呈水...
晋 十六国 建筑材料 1954年陕西省西安市出土 长15.5厘米 羌族人石勒原是刘姓赵国的官员,以后自己另建赵国,史学家用前赵和后赵区别之。后赵都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强大时,占据了大部分北方地区。砖上的“石安”是后赵在西北地区的一个县,“韩丑”是造砖的工匠。石勒聘用汉族人员为官,设学校,制定法律法令,采用三国西晋的赋税制度,易被汉族人接受。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高36厘米、宽42厘米 此砖画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弋射图,两弋者张弓仰射,其所使用的短矢上系着缴,另一端连接在磻上,磻被放置在半圆形机械中;湖池中荷叶遮掩,莲花吐芳,鱼鸭游弋,空中飞雁成行。弋射是指人们以丝缕系矢射鸟的活动。弋者所用的短矢叫“矰”丝缕叫“缴”,其另一端系着可以滑动的磻,图上的磻被装在一种半圆形...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彭县出土 高28.4厘米、宽38.3厘米 此画像砖反映了酒肆酿酒和销售的情景。画面正中是一妇人正在大釜旁操作,其右一人似在协助。灶前有酒炉一座,内有三坛,坛上有螺旋圆圈,连一直管通至炉上。左侧残缺,根据四川新都所出同一内容的画像砖可知,左侧上部是一推独轮车者,车上置酒,其下一人正挑着酒朝店外走去。 汉代的酒多为粮食酒,酿酒时必...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高41.2厘米、宽46.5厘米、厚6厘米 此画像砖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时蜀地的自然生态和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画面上群山耸立,植被繁茂,其间歇息着禽类和哺乳动物,山间是猎人追射的场面。左下角盐井上高矗着井架,架分两层,每层有二人正用滑车和吊桶汲卤;右下角放置一灶,下有四根管排列,灶上有釜五口,灶前一人正烧火熬盐;井架和灶...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4年四川省彭山县出土 高24.2厘米、宽37.4厘米 汉代人多用桐油照明。桐油是西南特产,种植桐树、摘籽榨油成为当地庄园的主要副业之一。这块画像砖反映了东汉时自给自足庄园经济的一个侧面。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3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宽46.5厘米、高39厘米、厚5.4厘米 此画像砖描绘了汉代妇女乘辎车出行的场面。画面中,辎车车盖呈椭圆形,顶部隆起,车厢为重舆,分为前、后两部分,女主人坐于后舆,御者在前舆中执策驭马。车前驾一马,正扬蹄飞奔。车右一人持杖前驱,后一侍婢手执花状物跟随。辎车多为汉代妇女所乘坐。其最大特点是车厢与车盖相连接,将车厢屏蔽...
汉 东汉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5年四川省彭山县出土 高25厘米、宽39厘米 此砖上部是一座立在四根粗桩上的干栏式粮仓,左下部两人立在矮架上踏碓舂谷,右下部一人持桶倾倒已舂完的谷,另一人持双扇飏风除糠。 关于谷物加工,汉代已有足碓、水碓和畜力碓的发明和运用。为了簸去糠秕以取得精米,西汉末年还发明了装有机械装置轮叶的扇车。此画像砖中使用的是足碓舂米的方式,即利用杠杆原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