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眼前这个长满灌木和杂草的土堆,竟然有着不同凡响的身世。23日,一批文博专家和大学教授开始对鄂州市华容区五径山三国烽燧遗址把脉问诊。 经初步考证,五径山遗址是三国时期东吴长江沿线烽燧遗址之一。鄂州博物馆文博专家说,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普查工作组发现了一批三国东吴长江沿线烽燧遗址。其中,五径山遗址呈不规则椭圆形台地,残存面积约500平方米,夯筑在五径山顶部正中,长约50米,宽约30米...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对汉代著名的城障遗址——居延遗址群普查时,新发现了18处汉代烽燧遗址,为进一步研究居延遗址群的历史和价值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 据内蒙古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所长傅兴业介绍,这些新发现的烽燧遗址分布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风镇和马鬃山苏木的居延遗址群范围内。受戈壁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大部分烽燧已坍塌为方形土台或圆形土丘,有的烽燧顶部被人们垒起石块,改造...
记者日前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获悉,该县境内发现60余处汉代烽燧,为研究汉代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提供了实物资料。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在汉代是匈奴的进出之地,新发现的汉代烽燧是当地在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文物普查人员对这些烽燧一一进行了调查和确认。 参与现场调查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赛依吉尔格力介绍,这些汉代烽燧主要分布于党河中游、疏勒河上游及马鬃山地区。其中位于马鬃...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近日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16处汉代烽燧及障塞遗址。文物考古专家称,如此数量众多的烽燧及障塞遗址为深入研究汉代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提供了更为翔实的实物依据。 据乌拉特中旗文管所负责人介绍,这些烽燧和障塞遗址位于该旗桑根达来、新忽热、查干温都尔和川井等苏木乡镇,初步统计共有9座障塞、7座烽燧,经考证年代为西汉时期。 这些烽燧和障塞大都依长城而建,由东至西沿长城走向排列...
肃南县文物工作者在最近进行的野外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大量早期烽燧。 据肃南县文物局局长杨永贤介绍,这次共发现了30多座早期烽燧,这些烽燧多为就地挖地堆成圆丘状,大小不一,大的高近30米,周长60多米,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小山丘;小的高不到1米,宽不过3米。大烽燧的泥土中多夹杂着石块,顶上有方坑,坑四周留有门道,坑内发现有畜骨、焦土,烽燧边有蓄水存雪的坑,还散落有绳纹灰陶片和红沙粗陶片。杨永贤说,这些早期...
“西出阳关无故人”让世人牢牢记住了玉门关外的荒凉,近日敦煌考古发现,在玉门关西南约六十多公里处有一汉代烽燧遗址,这表明当时关外还有许多官兵、商人在此活动。 敦煌市博物馆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个汉代烽燧遗址,当地群众称其为“一棵树”。烽燧修建在盆地中一处独立高出地面十三米的风蚀台地西端。烽燧残高一点八米,东西宽四米、南北长四点五米,地面有大量汉代...
记者3月16日从敦煌市政府获悉,敦煌市博物馆近日在进行文物普查时新发现一处汉代烽燧遗址,因所处地理位置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一棵树”而命名为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出土的一枚保存完整的汉代封检,字迹清晰,上下两端书写,左下角题写纪年,为敦煌历年调查长城烽燧首次发现,对于探讨汉代边郡符信的种类、形制及使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
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市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和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山丹县文物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河驿明长城30号烽燧墩实施抢险加固维修项目于近期顺利完工。 明长城30号烽燧位于距永山高速公路山丹段2641公里处500米的新河驿长城口,永山高速公路由东南向西北横穿而过。由于山丹境内的明长城墙体系土夯板筑,加之年代久远,墙体十分脆弱,高速公路过往车辆给长城和烽燧墩造成了强烈的瞬间震动,...
齐市考古工作近日传来喜讯:在碾子山区丰荣古城南100多米的山顶上,又一处金长城烽燧遗址被认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二处金长城烽燧遗址。 今年6月初,区政府副区长李柏春率领来碾投资风力发电项目的有关人员,到碾子山区丰荣古城南100多米的山顶考察时,凭着对访古游事业的关注和考古工作的敏感性,感到了这个山顶的残址和去年发现的金长城烽燧遗址有几份相似。为了慎重起见,李柏春决定对该处加以保护,暂不启动任何...
天山网讯(记者龚喜杰李县君报道)新疆文物管理部门昨日开始对丝绸之路最古老的军事报警设施——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烽燧实施保护工程。 此次保护工程主要是在烽燧遗址建立工作站,具体包括围墙200米、警卫室、地面硬化1000平方米、周围的绿化和供水系统等,另外还有售票室、水冲式厕所等其他附属设施,总投资45万元。 近年来,随着南疆气候的日渐湿润和游客的增多,克孜尔尕哈烽燧周围的坠落物越来越多,在烽燧西...
前天,敦煌研究院表示“可以恢复到原貌”,昨天,敦煌研究院专家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被破坏烽燧无法完全复原 “1200年的文物,现在看来已无法完全复原,这次破坏也大大缩短了它的寿命。”广东强视影业公司投资的《楚留香传奇》严重破坏了吐鲁番境内的古文物唐代烽燧。昨天上午,对烽燧破坏程度进行调查的敦煌研究院专家这样对记者说。 据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