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山丹县抢险加固新河驿明长城30号烽燧

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市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和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山丹县文物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河驿明长城30号烽燧墩实施抢险加固维修项目于近期顺利完工。

明长城30号烽燧位于距永山高速公路山丹段2641公里处500米的新河驿长城口,永山高速公路由东南向西北横穿而过。由于山丹境内的明长城墙体系土夯板筑,加之年代久远,墙体十分脆弱,高速公路过往车辆给长城和烽燧墩造成了强烈的瞬间震动,致使该烽燧多处出现深度裂隙,墩台整体倾斜明显,并发生大面积垮塌现象。特别是今年7、8月份以来,连续发生两次大面积垮塌,垮塌面积达35平方米,给这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上述情况,山丹县文物管理局将险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做了专题汇报。8月份,国家文物局遗产处副处长刘华彬、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郑兰生、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王旭东到山丹检查指导文物工作时,县文物管理局向他们汇报了30号烽燧的险情,提出了实施紧急抢险加固维修的建议。检查组察看险情后,认为30号烽燧的紧急抢险加固工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尽快实施抢险加固。

山丹县文物管理局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委托敦煌研究院对30号烽燧抢险加固项目进行了科学设计,制定了施工方案,确定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施工单位实施,积极与省路政管理局、永山高速公路管理处、绣花庙中队联系,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到位的前提下,经过20多天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此项紧急抢险加固工程。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