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南京保卫战最大炮台——乌龙山炮台遗址被发现。这是继老虎山炮台、清凉山炮台之后,南京又一处被找到的重要炮台遗迹。 南京地方志记载,南京炮台始建于晚清道光年间。1935年后,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对南京各炮台实施了扩建增筑工程,编为龙(乌龙山)、虎(老虎山和幕府山)、狮(狮子山)、马(马家山和清凉山)、雨(雨花台)五座炮台。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前又增设了两座现代化高射炮台。 抗...
【摘要】虎门炮台遗址雄踞珠江口岸,依山傍水,布局严密,气势宏伟。在鸦片战争中虎门炮台为抵御英军侵略、保卫国家海防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该遗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保护力度和开发程度与其本身价值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如何加强对虎门炮台旧址的保护和利用,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和永续的保存,是目前我们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值得我们重视,需要我们...
“两座紧临闽江的山上,分布着完整的炮台群。”连日来,福州马尾琅岐镇凤窝村村民奔走相告,在村后金牌山、烟台山巅,清理出被泥土覆盖七十多年的六个明清时期古炮台群。 记者来到琅岐岛的金牌码头,从山下可看到,山上茂盛的植被已被清理,炮台的模样初步显现出来。 琅岐文史专家杨东汉先生告诉记者,码头后面的山上一直都传说有炮台,但是这里常年植被茂盛,很少有人上去。前段时间琅岐修环岛路从这两座山附近经过,村民担...
很多人不知道,南京保卫战中日军航空兵对南京最后一次大规模轰炸是针对长江边上的乌龙山炮台展开的。近日,金陵科技学院、南航金城学院的大学生地方志志愿者经过多次实地踏勘寻访,终于确认了乌龙山炮台14处遗存,但其中有的位置已经被建筑覆盖,有的只剩下水泥碎块,有5处遗存能较完整看出当年炮位基座轮廓。 在阻击日军进攻时发挥作用 南京方志办研究人员胡卓然告诉记者,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的当...
晚清时期的营口西炮台旧影 如今的西炮台 1858年6月,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位于辽宁省的牛庄(后改营口)被增设成为通商口岸。营口开埠后,英、法、德、日、俄、美等领事馆及各类机构纷纷进驻。一时间,这个东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口岸,一度被赞誉为“东方贸易总汇”和“关外小上海”。 清廷的妥协退让,使大清国获得稍许安定。然而,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执...
虎门炮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珠江两岸和江中的岛屿上,有沙角炮台、威远、靖远、镇远等炮台,素有“中国南方海上长城”之称、“金锁铜关”之誉。 这些炮台200多年长期遭受雨水海风侵蚀,加之山体本身属破碎性碎石,结构层处于不稳定状态,经常出现塌方滑坡的现象。护坡治理就成为虎门炮台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 文物周边护坡的治理,不同于普通山体的护坡治理。文物周边的护坡是文物遗址...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利用暑期时间,充分享受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学习近代历史、感悟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精心设计“观遗址听历史快乐过暑假”主题活动,以期让更多青少年在博物馆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畅游知识海洋、寻访历史遗迹、体验家国情怀、尽享快乐暑假。 据介绍,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推出“2+1”亲子套票,不但包括家庭参观门票,全程还会有博物馆老师专门为各阶段孩子量身打造的特色讲...
日前,由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和平津战役纪念馆联合推出的《津沽御侮——天津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物专题展览,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开展。展期至12月31日。 展览从津沽大地和海河儿女的视角回顾、审视了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凸显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浴血抗战的英勇历史,揭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以真实的文物、档案图片、文件、表格等形式...
清明节来临,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精心设计“清明踏青”系列活动。精彩展览结合丰富的教育内容,让观众进一步了解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近期,针对未成年人群体,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推出“历史文化大学堂”系列亲子教育活动,包括“火器知识与制作”“创意手工坊”“讲解训练营”“知识大碰撞”等,通过知识讲堂、动手实践、主题宣讲、互动游戏、成果展示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
图为我市文物部门在定海发现的清代海防炮台残碑遗迹。 昨日舟山日报二版刊发《定海发现清代海防炮台残碑遗迹》图片报道(上图),引发了众多爱好历史研究的市民热议。“舟山文史地”QQ群一干群友,根据刊发的残碑图片翻检史书,展开一番考证解读。 经过辨识讨论,大家认为该碑正文应是“永清炮台”,碑右书“浙使者茶陵谭□麟建”,左上书“光绪六年秋”,左下并列两列字体较小的落款可辨认“同知衔前知富阳县...
近日,经当地热心群众上报,舟山市文物部门在定海区盐仓街道发现一块反映清代舟山海防炮台名称的石碑。 市文保所与市博物馆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此碑保存尚好,为清光绪年间所立,整体长方形,红色沉积岩材质,上部有残损,现存部分长约143厘米,宽约58厘米,厚约5厘米,无底座,初步判断最初为整体嵌于墙面放置。碑正面刻字,部分已缺失,但主要内容完整,皆为竖排阴刻繁体字,正中为“永清炮台”字体最大,刻痕浑...
炮台被埋 昨天炮台被重新挖出 挖掘后炮台有所损坏 2015年我们将迎来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然而,目前南京境内还有很多抗战遗迹得不到有效保护。日前,鼓楼区老虎山上的两处炮台遗址,就因附近施工被黄土掩埋。扬子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炮台遗址因尚未公布为文物,故无标示,被施工人员忽视。有学者呼吁,老虎山炮台保护完好,应该尽快制定规划保护。 现场探访 炮台经历“埋了再挖”,结构已经...
2014年底出土的海口“秀英炮台”石质门匾。“秀英炮台”门匾发现之地,考古研究者纷纷指认为炮台大门原址。再折上“秀英炮台”门匾发现,炮台南面,确在巷道堵住正上方,现状为房地产小区新修的马路。 2014年12月31日,海口清代“秀英炮台”石门匾重见天日,此时恰距离秀英炮台景区关停7年之后正式开放整一年。 “秀英炮台”门匾发现之地,考古研究者纷纷指认为炮台大门原址。在通过史料推理和对当...
日前,龙湾区文博馆工作人员在永兴街道走访时,意外发现一方青石石额,长81厘米,宽44.5厘米,厚约8厘米,上面精刻“镇瓯炮台”四字(如图)。 据收藏人张积盛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温州发电厂开始建设时,该石额被工人藏在民间。几年前,他经过乐清磐石,从民间购得该石额。据悉,这次发现的是温州第二方“镇瓯炮台”石额。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磐石为温州海上兵防要地,瓯江军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