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发现 清代“镇瓯炮台”石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龙湾区文博馆工作人员在永兴街道走访时,意外发现一方青石石额,长81厘米,宽44.5厘米,厚约8厘米,上面精刻“镇瓯炮台”四字(如图)。

      据收藏人张积盛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温州发电厂开始建设时,该石额被工人藏在民间。几年前,他经过乐清磐石,从民间购得该石额。据悉,这次发现的是温州第二方“镇瓯炮台”石额。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磐石为温州海上兵防要地,瓯江军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明洪武八年(1375),朝廷在磐石设卫驻重兵;洪武二十年(1837),汤和建磐石城。清光绪十一年(1885),为防法国军舰在东海沿海惹是生非,清廷在磐石设“镇瓯炮台”,在瓯江南岸龙湾山设“龙湾炮台”,两炮台隔江相望,守位着东瓯大门。1939年,日寇侵入温州,炮击炸毁“镇瓯炮台”,后又多次遭到毁灭性破坏,仅存“镇瓯炮台”石额一方,现存乐清博物馆。

      对比两方炮台石额不难发现,两者在书写风格、笔画位置、用笔方圆等方面不同,但差异甚小,应是同一人书写后分别刻字。至于为何有两方,据相关人员推测,或许当时的“镇瓯炮台”有两处入口。另外,当时朝廷设“镇瓯炮台”时,又于磐石南门天妃宫山角筑小城一座,也许亦有一方“镇瓯炮台”石额。此方“镇瓯炮台”石额的发现,成为温州抵抗外来侵略的又一例实证,补充了相关历史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